长安的雪
繁体版

第三章 罚你去长安

    这队人马穿着好似庆国商人。穿着庆国衣物,可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竟然受到了刺史大人的暗中接见。往常来大唐偷偷交易的几支庆国商队虽不会被直接驱逐,却也一直不会放在明面上。

    因为他们有大唐天子的密旨!

    看到密旨的那一刻,刺史一边感叹着祖先积德自己如今也算皇帝信任的人了,一边保证自己一定会选出最信任的人送他们去长安。

    想一想,这些人平安到长安后,以后皇帝有什么好处也会记得自己,简直让他乐开了花。

    庆国和大唐积怨已久,也交战已久,大唐东疆的李信王子一个月前传来捷报,斩杀庆兵两千,阵地推进一座山。两国交战向来是唐胜庆败,但是大唐也占不到多少便宜。始终不能大幅推进。

    连年交战,朝廷不堪重负,百姓怨声载道,加之补天阁三年一次的大考即将开始。正好庆国天灾人祸,也想停战,于是达成共识,庆国派质子进京。

    这正是庆国前往大唐派送质子的队伍,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何会绕道几千里来到土木堡,而不是直接由玉门关取道大唐。

    质子的意思很简单。无论唐国还是庆国,都有人不想他安全进入长安。庆国和唐国原定的时间是明年年初。可今天才十一月中旬,他们在十一月初就出发了。由土木堡进入大唐,和玉门关相比,路径完全相反,虽然绕了很大的一个圈子,但是这真的是一个好的选择。

    他们需要一个向导。

    他们需要一个可靠的向导来带他们走到长安。

    刺史大人满口答应了下来。这件事他没办法拒绝,虽然这是一件没有油水的事,办好了没赏,办砸了还有祸,可是他就是不能拒绝。

    按照惯例,大唐北疆土木堡可举荐一人参加补天阁会考,举荐谁,他心中早有定论,可是担心不能服众,这是个让众人闭嘴的好机会。

    刺史府外,高家三兄弟带着几十个家丁跪地喊冤,那架势,仿佛今天不得到个说法就随时会死在这里,王麻子被高老三抓着,两条腿已经吓软了。周围已经站满了吃瓜群众。

    对于逼宫这种事,刺史大人已经见惯不惯了,他能做到这个位置上,不仅仅靠的是两条杀人无数的铜鞭。

    任外面怨气冲天,刺史依然不紧不慢的喝了一杯皇帝御赐的茶。看外面几十个胆敢逼宫的人冻的差不多了,才走了出来。

    事情调查的倒也明白,高家三兄弟下了不少功夫,把人证物证找的齐全。有王麻子的口供,鸽子的羽毛,以及烧的半截乌漆麻黑的火折子。

    江鱼今日轮休,不用去军营里训练出勤,他准备上街买些去长安路上有用的东西。

    刚出门走了不到二里地,就看见几个刺史府的衙役带着一副枷锁走来。

    江鱼被捕了,路上两个衙役给江鱼七七八八说的差不多了,江鱼这才明白自己闯祸了。似乎还是不小的祸事。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当堂对质,案子就此下了结论,刺史大人正愁怎么定罪时,他感受到了一股让他动弹不得的压力,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头站在堂下吃瓜群众里面。

    老头一边快活的喝着酒,一边唾沫横飞的对四周的百姓说着像江鱼这种人,非斩首示众不能服众,他大声宣讲着自己的理由:“身为大唐士兵,行为不知检点,简直给大唐士兵丢脸。”顿了顿,又焖头灌了一口酒继续说:“像江鱼这种士兵,目无法纪,一个堂堂的队长,居然跑去抓鸽子吃,简直是罪大恶极。”

    感觉自己说的过瘾,老头一下子跑到大堂前奋力振臂高生喊道:“乡亲们,我们一起喊“斩首,斩首””。

    听到有人这样喊,高家三兄弟开始还感觉挺高兴,不过立马就转过弯来了,江鱼要是被杀了,他自己倒一了百了,自己家那些草谁来赔呢。

    刺史大人忍无可忍,却也不好发作,老头是什么人,他可清楚的很。只能用力拍了一下惊堂木,让众人闭嘴。

    高家三兄弟连忙道:“大人,决不能判他死刑啊,他死了,小人家的损失谁来赔偿呢。”

    江鱼心中暗骂老头真的欠收拾,一边想着这次回去一定得把他的酒钱全偷了。

    刺史无奈,只得问道:“江鱼,你说说看,如何是好。”

    江鱼看了看刺史,又看了看正起哄得开心的老头,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便道:“大人,我有一物,可抵黄金千两,便拿那东西赔给他吧。”

    “何物?”

    “那老头手里提着一把剑,那剑可是个好东西,绝对值钱。”说着江鱼指了指正起哄得开心老头。

    老头吃瓜吃到自己头上了。想着拔腿就跑,却被人群堵的严实,被江鱼把剑夺了下来。

    高家三兄弟一看宝剑,就知道这绝对是个好东西。怕江鱼反悔,抱着宝剑就离开了。

    最终,刺史大人宣布,江鱼有辱军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带着商队进京。明日启程。并将江鱼所有身家财务一并没收。

    本来车队进城的事情并没有几人看到,可是这么一闹,一下子一个传一个,军营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江鱼惹了祸事反而得到了这个天大的奖赏。

    谁都知道,送商队进京可以直接留在京城,还能参加补天阁的考试。军营中不乏一些很有野心的才干,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自己争了三年,最后桃子让江鱼摘了去。

    一群人就坐在军营中口诛笔伐,大声争论半天,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做出头鸟。几人僵持到黄昏,最终在一个悲观者的的言论下借坡下驴。就此了事。

    江鱼回去收拾东西,刺史从老头的神色看的出来他这件事办的不错,走了老头的肯定,他也开始幻想着自己说不定在这最后几年还能到京城混个京官当当。

    刺史大人前脚刚下堂,后脚就被庆国侍卫叫住。质子派他来和向导交接。

    到底是贵人身边的人,虽然已经沦落到这个地步了,可是这个侍卫似乎依然分不清自己的地位,他的口气让刺史心中有一丝窝火。

    皇宫中的太监,王府中的幕僚,衙门里的衙役。这些人都是官场上最让人头疼的角色。刺史不愿过多纠缠。

    虽然意外,但是终究是不能拒绝,便叫来门前的衙役带他去。

    土木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里面有兵马十万,居民数十万。十万兵马每日的粮草就是天文数字,朝廷每年发下来的粮草原本就不够,近几年东疆战事吃紧,就更少了。刺史大人便把十万兵马分为三批,一批训练,一批轮休,一批种庄稼。每月一次轮换。

    虽然是冬天,土木堡里却没有积雪,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的小摊,让人误以为这是某处繁华的街头,而不是一座军镇。

    虽然天气有些冷,让穿着厚重甲胄的侍卫都能感受到一丝丝凉气,可是这些唐兵似乎不知冷热,一些士兵穿着军队的短裤上半身直接赤裸,堂而皇之在两边吆喝斗酒。

    穿过街口,转入到一片居民区。很难想象,一个普通的士兵居然在这里有自己的住所,虽然看起来那么破旧。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每天喝酒打斗的地痞流氓都不如的一群人,竟然可以在战场上打的庆国节节败退。侍卫从庆国军队里被提拔到皇子侍卫,一路上他所见到的庆国士兵,军容肃整,铁骨铮铮。

    或许,唐国东疆的士兵和北疆的有所不同,以后要打,或许这是个突破了口。

    土木堡是一座重镇,商业并不繁华,与他们庆国相比差远了。侍卫这样想。一生都没出过庆国国都的侍卫,单纯的认为大唐的人都是一群野蛮人,但他同样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们高贵的庆国人能在战场上屡战屡败。

    七拐八拐后,他们终于走到了江鱼的家里。

    这个地方,相比于其他的士兵居住的地方,真的可以算是土木堡的一片净土了,没有大吼大叫的粗鲁士兵,也没有酒气熏天的气味。还有几棵由于到了冬天而没有一片叶子的大树。

    侍卫从小就服侍着庆国贵族,虽然自己也只是个下人,可是眼光却已经高的完全不像下人。

    这里的雪似乎没人打扫,看起来,这个人不怎么勤快。

    屋子里传来罐子破碎的声音,窗花上不断闪过两条人影,江鱼手里提着扫把追着老头满屋子跑。院子里传出一阵阵老头的尖叫声。

    平凡的生活也许才是最宝贵的,侍卫和衙役不知道多少年没有见过自己的亲人了,他们在外面听着屋里的打闹声,陷入了沉思。

    一个军旅多年,虽成了皇子的侍卫,但依然没有任何自由可言,一言一行皆言不由衷,每一个举动都要看别人的脸色。一个家境贫寒,自幼就参军靠着一点点军饷养活家人,阴差阳错走进了刺史府的大门,成了一个人人传唤的下人。像江鱼这样充满欢笑的生活,在他们眼里已经渴望不可求。

    人们总不知道该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看着别人的幸福,想着自己的苦楚。却忘记了自己的生活也被别人渴求着。等到暮年回首真正明白的时候,已经两鬓斑白。再无少年轻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