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庄
繁体版

第十九章 小游戏

    (1)打bia(别称甩方宝,打纸板等)

    刚上学的时候,同学之间兴起一种被叫做“打bia”的游戏。bia的制作很简单,就是用两张纸折在一起,做成一个正方形,可以两个人玩,也可以一群人一起玩。

    我记得,那时候有人为了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竟然丧心病狂的用报纸来做bia,跟我们手中的一比,那家伙的bia可真的是个头巨大了,不过,我们也有对策,就是在打bia的时候,用外套的衣角夹着bia一个劲儿的忽闪(张开合上的过程),当衣服带动的风足够大时,再猛地往地上打去,就可以将对方的bia掀翻,有时也会因用力过猛,本来被掀翻的bia就又会颠倒过来,这样就不能算赢了。

    小时候,家里是没有一本课外书的,像四大名著啊,金庸武侠啦,更是想都别想了,所有的书也只能是学校发的教材。对于教材,学习好的同学往往都会买精美的纸将书皮包起来,而我却不会那么做,因为书本刚发下来没多久,书皮就被我撕下来折成bia了,有时还会连目录一起撕掉,嘿嘿,因为我觉得反正也不影响上课,可是,最后我往往会发现那些有包书习惯的孩子,在上完一学期后,书本依旧崭然如新,而我的书本却破败如“烂铺陈巻(绢,方言发音为卷)子”!

    (2)拍啤酒瓶盖和烟火(火柴)盒

    夏天的时候,大人们在结束一天的繁忙后,总会喝一瓶用井水“冰镇”的啤酒,而我们也是把目光瞄准了酒瓶和瓶盖,那时的瓶子底部会随机有字母A或者B,A可以换一个冰棍儿,而B却可以换两个冰棍儿。

    再得到瓶盖之后,我们会先将里面的塑料扯去,再用砖头将其砸平,这样一个玩乐的素材就制作好了。制作简单,玩法也很简单,就是轮流用己方的瓶盖来打对方的瓶盖,打翻对方的瓶盖就算赢!

    我记得有一次和老秦对战,他有一个瓶盖,堪称无敌的存在,我怎么也打不翻他的,反倒是被他赢去很多,后来终于把他买个赢过来了,结果还没有三五个回合他就又赢回去了,我甚至一度怀疑,他是做了大量的实验才搞出来这么一个王者!

    实验,当然我也没少做,为了将瓶盖表面弄得更加光滑平整,我甚至用压面机一个一个地压它们,最后把压面机都搞松了,好在是结果令我很满意,压出来的瓶盖那叫一个丝滑啊,贴在地上扣都很难扣开。

    至于拍烟火皮嘛,就不得不说彼时的生火方式了,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几乎都是用烟火来生火做饭的,连打火机都很少有,更别说天然气或者电磁炉了,而用剩下来的烟火盒就被我们留下来,盒子被拆开,留下正反面,就可以找人玩”拍烟火盒”的游戏了,在两两对战时,也是有技巧的,先将五指并拢,手心处稍稍凹陷形成一个真空,再用力扣在另一方的烟火盒旁,掀翻即赢。

    (3)掷砖头

    以前盖房子用的砖头,是一块块长方体的样子,从窑里烧制而来,往往呈红色,也有青色。

    而我们玩的“掷砖头”,就是将一块囫囵的砖头立起,然后站到五米开外,再用稍小一些的砖头来砸那块立起的转,这个游戏可以多人一起玩,谁先砸倒就算谁赢,而这个先后顺序是从一开始就通过猜黑白就确定好的。

    “掷砖头”也并不是没有彩头的,当时我们玩的最多的是赌“枪子”,就是BB枪的塑料子弹,每人一次放十颗在竖立的砖头下,赢的人就会收走全部,因为这游戏是个体力活,所以并不能玩太久,大多数时候还不如去迸琉璃疙瘩儿。

    (4)吹大气

    “吹大气”的玩法和赌场里那种庄闲玩法一样,就是每人揭两张牌,不能让别人看到,去掉双王,JQK三张都算十点,九点最大,同为九点时,以红方黑梅的顺序来比较大小。

    而赌注则是瓶酒瓶盖,毕竟这东西量大还不用花钱,后来在不经意间中悄然发现,原来琉璃疙瘩儿也是可以用来作为赌注的,而那时,大家手里的钱似乎都多了一些,而琉璃疙瘩儿却仍然还是一毛钱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