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陈年无悔
繁体版

第一章

    “喂,坐上公交车了吗?之前说让你爸过去接你你非不肯,现在行了,又搁车站那儿候着呢吧?”

    耳机里传来的那道女声听上去有点儿幸灾乐祸。

    沈应撩开眼皮朝前面看了眼,只见一堆背着各色书包、穿着红白相间校服的男生女生们正一窝蜂地往公交车上挤。

    正值八月,本来就天干物燥,加上最近又没怎么下雨,一堆人凑在一起,愣是起了电风扇的效果,在空中鼓噪起了一阵尘土。

    沈应抬手,把原来因为嫌热而扯开的黑色口罩又拉了上去,同时收回视线,边继续玩手机上的“桥牌游戏”,边一心二用地回道:“宋女士,我知道你宰相肚里能撑船,但也不能这么个操心法啊。你与其操心我搭不搭得上公交车,不如操心操心我爸从市里开到这‘荒郊野外’得被堵多久。”

    被沈应尊敬地称为“宋女士”的人正是他的“母上大人”。

    “母上大人”被这四两拨千斤的几句给噎得一时间没想出来反驳的话,毕竟这地处“荒郊野外”的桥中是她给自己儿子“钦定”的。沈应成绩不错,中考那次更是超常发挥,分数高出桥中分数线二十多分,宋女士原本没对自己家这熊孩子抱什么希望,结果沈应成绩一出来,她就按捺不住地产生了这个“非分之想”——让沈应上桥中。

    桥中是十四年前桥城教育部主办的公立高中,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市级高级中学”,于是盖这座“高级中学”的时候,他们特意把位置选在了离市中心“十万八千里”、当初还没开发的市郊。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无非是觉得市中心太聒噪,市郊清净、诱惑少,最适合高中生静心学习。

    不过就现在看来,当初建桥中的人显然没考虑到这所“市级高级中学”的交通问题,于是直接导致了沈应坐不上回家的公交车,间接导致了宋女士被自己儿子呛住这双重“惨案”。

    “哎,对了,我听说你们学校附近有人专门向你们这些高中生出租房子,是真的吗?”

    沈应看了眼现在的牌局,知道自己胜局已定,说不定还能打成大满贯,于是眉毛一扬,说话口气跟着也好起来了:“是啊。怎么?难不成宋女士您愿意从您那口红钱里拿出点儿,来赞助我租套房?”

    宋女士:“……”

    怎么好话从这小子的嘴里蹦出来就变得这么阴阳怪气?

    沈应撇撇嘴:“看来宋女士是没这个意思了,唉,我还以为我在自己亲妈心中的分量终于要比口红重一次了,没想到又是我自作多情……”

    宋女士嗤笑一声:“你爸还不如你呢,这么说行了吧?”

    沈应:“好了一点点。”

    宋女士:“行了行了,别搁我这儿贫了,赶紧坐车回来,我今天煲了鲫鱼汤,你要回来晚了说不定就被你爸给喝完了。哎,要实在搭不上公交车,你就找辆出租车,回来你爸给你报销车费。”

    沈应:“遵命。”

    宋女士笑着挂了电话。

    沈应出完最后一张牌,看完比分,摘了耳机,又开了一局。

    他一向是把桥牌当成益智小游戏玩,打出第一张牌之后,他就开始一心二用起来。

    站在他旁边的几个女生正在不亦乐乎地讨论着祛痘问题,讨论讨论着几个人便争了起来。一个说“xx牌子的祛痘霜”好用,另一个说“xx牌子的祛痘膏”有效……

    眼睛盯着手机然而耳朵却显然没有的沈应:“……”

    他无声地叹了口气,心想这几位十七岁少女和自己家早已超龄的中年妇女宋女士共同话题一定不少,于是搁心里真心诚意地感慨了句:“女生真是神奇的物种。”

    沈应正要重新戴上耳机,就在这时,旁边有个女生忽然说:“哎哎哎,你们看那人是不是祝铭?”

    沈应手一顿,略略抬头,撩开眼皮,视线逡巡片刻后,落在了一个男生身上。

    男生高高瘦瘦,穿着红色校服,踩着双白鞋,戴着双无框眼镜,正走到校门口和站牌之间的公路边,他脚步顿了顿,朝两旁扫了眼,然后才重新抬脚横穿马路。

    “我的天,他好帅……”

    这话也不知是哪个犯了花痴的女生说的,沈应听罢,喉咙里冒出一声微不可察的“哼”。

    不过不用沈应出马,另一个女生显然也看不下去了:“快拿纸擦擦你的嘴,口水都流出来了。”

    “你要真喜欢人家那张脸,怎么不加把劲儿,努把力,争取考进文科A班,这样不就能天天见到人家了吗?”

    “诶,他是文科A班的?那不是和沈应一个班了吗?我的天,文科A班是要包揽光咱们桥中所有美少年吗?”

    不知道该不该对这位“我的天”姑娘绅士地来句“谢谢”的沈应只好慎重地选择了沉默,然后,视线又移回了祝铭身上。

    祝铭是复读生,之前也是在桥中上的高中,比沈应大一届,说来应该算他的“学长”。

    桥中师资好,生源好,加上又是市教育部直管,以至于桥中除了颇高的一本率和令人咋舌的清华北大录取率之外,每隔几年的尖子班——也就是A班——总会出现那么一个两个天分高得有些耀眼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