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逻辑:智人开始进化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 尽量逻辑律对传统逻辑学的否定

    阿梦不顾形象地盘腿坐在地上,“我们已经通过第一、第二知识证明了纯逻辑信仰的正确性,不需要再去研究第一知识了吧?”

    “你不要犯懒。追求尽量合乎逻辑是无止境的。我们确实在第一知识的某些推理方向上做到了尽量合乎逻辑,但是,并没有在所有方向都做到尽量合乎逻辑。对第一知识,尽量合乎逻辑的证明并不必然只有一个。如果逻辑世界不能解释为什么自己必然存在,这是一种逻辑缺陷。经验主义永远无法回答这类问题。即使是宇宙大爆炸,也不是宇宙来源的正确原因,最多是当今宇宙的巨大规模的原因。”

    “你想要在什么方向上推理?”

    我充满自信地说:“让逻辑自力更生,自我创造。纯逻辑信仰只解释我们为什么相信逻辑是不够的,还要解释为什么会存在逻辑。逻辑能为自己的存在提供一种必然的解释,那就是不可否定性。我们曾经从认识论的角度证明了纯逻辑信仰是不可否定的,是尽量合乎逻辑的;现在,我们要证明逻辑的存在性是不可否定的。我可以证明逻辑-不逻辑是先验的存在,也就是逻辑上必然的存在。如果这个世界有某些规则,这个世界就相当于存在逻辑,尽管可能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逻辑,但是仍然可以称为逻辑。所以,只有当世界上没有任何规则,它才是没有逻辑的世界,也就是完全自由的世界。但是,自由最大的世界并不意味着什么规则都没有,因为自由最大本身就是一个规则。既然存在规则就意味着存在某种逻辑,也就意味着不能完全自由。所以,如果存在不逻辑,也就必然存在逻辑。”

    “如果逻辑-不逻辑是先验的存在,就不仅要有逻辑,还要有自由。世界是否可以没有不逻辑呢?”

    “在一个一切都有规则的世界中,一切规则都要面临自己的因果规则是什么的问题。用尽量自由原则以外的规则解释这一规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只会换个问题。这就像用分子、原子、基本粒子解释世界并不能解决物质结构这个问题一样。只有当某个规则B的因果规则是没有规则也就是尽量自由原则的时候,才能结束这个因果关系序列。而规则B就是第一知识,也就是逻辑。所以,一切都有规则仍然无法摆脱不逻辑,不逻辑就是逻辑的根本原因。”

    “可是,还可以有更复杂的世界,可能有的地方有逻辑有的地方有不逻辑。”

    “有规则的地方可以沿着因果规则推理,直到某个没有规则的规则,然后,就可以通过尽量自由这一规则创造规则。同样,没有规则的地方也能创造规则。尽量自由原则甚至可以被称为逻辑世界的第零知识,却无法通过认识论去发现,只能通过逻辑推理去发现。”

    “缺乏经验主义的认识过程的信仰让我有些缺乏安全感。”

    “智人对任何宗教都没有经验主义的认识过程,但是,通过虚构一些过程,就像是有了经验一样。等到很多人相信经验存在,就没人关心缺乏经验的问题了。所以,关键在于你的安全感是建立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当然,尽量合乎经验相对容易,尽量合乎逻辑则很有难度,也就容易出错。但是,这不是拒绝正确的信仰、推理的理由。”

    “所以,你等于是证明了虚无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假设有规则还是没有规则,都必然会有规则存在,必然有逻辑-不逻辑存在。不过,你一会儿从不逻辑推导到逻辑这一结果,一会儿从逻辑推导到不逻辑这一原因,推理难道不应该是从原因指向结果吗?”

    “传统逻辑学是只能从原因指向结果,反向推理不成立。但是,认识到尽量合乎逻辑才是逻辑的最基本规则之后,我对此表示怀疑。反向推理不成立的情况是推理带来了价值增长的情况,就像是熵增长导致的热力学不可逆性。如果原因和结果的价值相等,就应该是可逆的,可以形成逻辑循环。逻辑和不逻辑就是这种情况,两者之间无所谓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逻辑可以推导出不逻辑,不逻辑也可以推导出逻辑。”

    阿梦慢慢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那显然并非对我,我感觉更像是信徒见到上帝的笑容,灵感应运而生,“我现在的宗教观念简单直白:最合乎逻辑的神就是逻辑和自由这两口子。其它一切存在,无论能力多么强大,规模多么庞大,都只能是它们的产物。自由主义原来在我的灵魂中微不足道,但是,我要加速培养这个新的信仰。”

    阿梦说:“我明白了。前人从未能证明任何存在是必然的存在。你用悖论构造了逻辑-不逻辑之间的逻辑循环,这样,逻辑存在就必然有不逻辑,不逻辑存在就必然有逻辑,所以,无论如何两者都是必然的存在。”

    阿正说:“悖论?这我知道。如果逻辑循环就能成为必然存在,所有悖论岂不是都能成为必然存在?”

    我说:“并不是一切逻辑循环、一切悖论都能自我创造,只有彻底的逻辑循环才能形成悖论,也就是A-非A-A-非A这种循环,这只能是逻辑不逻辑之间的循环。其余的悖论都不是彻底的逻辑循环,它们只能形成A-B-A-B形式的部分的逻辑循环。其中的两个命题之间都有公共部分,等于是假定了自身的部分存在。例如,理发师悖论中,无论给谁理发,都有这个理发师。一个命题只是参与某个逻辑循环是无法证明自身必然存在的,必须要和自身的否定形成逻辑循环。”

    阿梦点点头,“所以,你认为在信仰和第一知识上也应该有道理可讲,关键推理就在于让有道理和没有道理共存。逻辑是尽量合乎逻辑;不逻辑是尽量不合乎逻辑。但是,尽量不逻辑仍然免不了有所逻辑。同样,尽量逻辑也免不了有所不逻辑。最终的结果,大概就像宇宙。”

    老爷子说:“所以,纯逻辑主义并不意味着真的能做到只有逻辑,那是无法实现的目标。但是,不会有独立于逻辑的存在。”

    我说:“但是,无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等传统逻辑规律就是独立于逻辑的存在。它们不是逻辑的必然结果。所以,现在的逻辑学规律可能甚至必然不是真理,仍然有待发展。纯逻辑主义不会无条件支持无矛盾律,也不排斥悖论和逻辑循环,甚至不支持排中律。在逻辑究竟是逻辑还是不逻辑这个问题上,正确的答案就是震荡模式,或者说逻辑循环,既是又不是逻辑,既是又不是不逻辑。所以,同一律、排中律、无矛盾律都有问题。”

    阿梦说:“那逻辑学还有什么规律可言?我们还怎么推理?”

    我说:“我也不敢肯定。但是。目前来看,尽量逻辑律和尽量自由律都是比传统逻辑规则更合乎逻辑的规则,它们才是纯逻辑信仰的必然结果。而且,就像对应法则那样,它们能够解释传统逻辑适用的地方,也能说明传统逻辑在有些地方为什么不适用。如果用更有价值代表更逻辑或者更自由,那么,有价值差异的两个态之间是必然可分辨的,不可能共存也不可能形成逻辑循环。所以,宇宙中一个现象是否发生是可以用无矛盾律描述的,因为实际发生的现象一定比没有发生的现象更有价值。但是,如果两件事之间没有价值差异,就像逻辑和不逻辑,无矛盾律就必然不适用。但是,这种不适用似乎和现象无关,无法用经验验证。所以,要让经验主义接受这种观点有很大难度。”

    阿梦说:“你的意思是,现象、经验的是非之间是有价值差异的,一件事的发生和不发生无法等价。但是,除了有价值差异的推理以外,还有没有价值差异的推理。在第一知识的问题上,违反传统的逻辑规律至少是有价值的,当然,我们不知道这是否已经达到了最大价值,所以,我们的观点仍然有错误的可能性。不过,建立逻辑规律的目的是为了更合乎逻辑,既然违反一些逻辑规律更合乎逻辑,就不应该禁止这种违反。如果过于坚持现有的逻辑规律,反而是以规律本身乃至自己的习惯为信仰,而不是以逻辑为信仰。逻辑学就是逻辑学,不能认为必须遵守传统逻辑规则才叫逻辑学,就像不能把遵守牛顿定律的物理学才叫物理学一样。”

    我说:“乍一想会有些难以接受。但是,认真地进行价值判断,就会发现,否定传统逻辑规律的价值很大。逻辑本身并没有要求自己一定遵守这些规则,自然也没规定逻辑只能是逻辑。逻辑要求自己遵守一些规则,导致那些不是尽量逻辑、尽量自由的事件无法发生,但是,那并不必然意味着传统逻辑规律的成立,至少我看不出存在这种纯逻辑证明。而逻辑世界的逻辑规律必须合乎逻辑。”

    “继续!”

    我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居然还有闲情逸致欣赏了一下对面的曲线。这种欣赏很不合乎纯逻辑主义,现在却似乎在给纯逻辑主义注入兴奋剂,给我一种经验主义在自杀的感觉。“逻辑通过自身的不可否定性证明自己必然存在,这将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我现在无法知道逻辑世界的尽量合乎逻辑到底是多么合乎逻辑。但是,关于逻辑起源的推理至少很有价值。对于纯逻辑主义者,这也代表了宇宙起源的基本推理。当然,它算不上纯逻辑主义的必然结果,如果这之后会导致无法合乎逻辑的问题,或者,出现了更有价值的推理,这个理论就要被抛弃,但是,不会回到传统逻辑规律,不仅因为那是经验主义的规律,还因为那些逻辑规律并不是必然合乎逻辑的,也就不是真理。我认为最多是修改我们的推理,而不会完全抛弃。毕竟,让宇宙成为不得不存在的先验存在在逻辑上太重要了,即使是经验主义也无法否定其重要性。而且,这种理论太难找,目前,根本没有和不可否定性竞争的理论。”

    阿梦双手环胸抵挡我的眼神,“有道理。对于拒绝传统逻辑律,我们觉得很别扭,因为这违反了海量的经验,其匪夷所思的程度完全可以和相对论的钟慢尺缩相比。我们以往否定的是人类建立的社会规则,最多是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解释。但是,这次要否定的基本逻辑规律是人类总结的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之一,甚至比时间空间还要基本。我们现在要质疑的是这个规律,这确实让人有些抓狂。”她话风一转,“现象遵守无矛盾律,根源不是因为无矛盾律,而是因为要尽量合乎逻辑。这就像,你表面上爱的是我,实际上爱的是我的身体。所以,无矛盾律是表面上成立的规律,并不是真正正确的规律。”

    我继续我的逻辑推理,同时,用目光的挑衅回报她言语的挑衅,“从灵魂诞生会推理而认定逻辑是信仰,这是尽量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但是,还是有些经验主义成分。不过,这些经验主义成分并不是不可去除的。获得这一信仰之后,将尽量合乎逻辑推进到什么程度,是一个问题。纯逻辑信仰不仅可以向下推理,研究应用。也可以向上推理,研究逻辑的来源、逻辑规律。”

    “你把我们本来很清晰的思想都搞乱了!”

    “逻辑世界不需要那么有条理。我现在是自由主义者。自然不能接受逻辑高于自由。我要让逻辑和自由平等,让逻辑和不逻辑平等。信仰需要让认识的过程合乎逻辑,所以,才有第一知识第二知识。但是,也许这并不是发现信仰的唯一方法。信仰还需要能够自在自为。神、经验都无法靠自己证明自己必然存在,无法靠自己证明自己不可否定。但是,逻辑能。合乎逻辑地成为自我存在是一个逻辑上很强烈的限制条件,我认为,只有逻辑-不逻辑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它的A-非A都不可能以A和非A的方式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甚至离不开逻辑。”说到这里,我感到一阵疲劳,一摆手,“我要休息一会儿。”

    老爷子笑着说:“你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真是惊人,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看一出历史大戏。”

    阿梦说:“我从小最喜欢的就是一天到晚想入非非,但是老让人笑话。老师经常在我魂游天外的时候把我叫起来回答问题,还批评我做白日梦,这太不人道了。可是,我一直坚持和老师斗智斗勇,继续悄悄地做梦。慢慢地我从这些梦中挑选好的,把梦描绘得更美、更精细,有时又会大手一挥重新设计。这大概就是创造力、想象力的萌芽。”

    “在智人社会,你能无师自通地把想象力修炼到这等境界,真不容易。”

    我说:“不仅研究需要,生活也需要。科学研究没有想象力会被传统理论奴役,生活没有想象力则会被传统、肉体奴役。通过想象、创造,才能超越一切。这是终极的解放之路。”

    阿正说:“按照我受到的教育,妈妈小时候是在空想,难道说这是一种才能?”

    老爷子点头,“是最重要的才能之一。逻辑生物的基础是三大能力,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判断力。在我看来,芳芳的局部推理能力很优秀,阿梦的想象力很优秀。说起来,你们的配合是绝配。”

    我说:“想象力其实就是思想突破一切束缚的基本能力,体现了思想的自由主义,应该成为纯自由主义者的标志,可惜的是,阿梦并不是纯自由主义者,我的想象力又不算突出。”

    阿梦说:“爱是思想的自由主义的一种体现。我更会爱和想象力更强是有关的。我不会介意将我的想象力借给你用。有一点很有趣,我的思维方法其实是纯自由的,但是,却成为了一个以逻辑为信仰的纯逻辑的人。你的思维方法是纯逻辑的,但是却成为了一个纯自由的灵魂。生活太奇妙了。我们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就像逻辑和不逻辑之间的关系。”

    我希望引向令人愉悦的话题,“别乱说!我是我你是你。你这人说好听的是积极训练想象力,但是小时候怎么可能那么有目的性,肯定是好逸恶劳,贪图肉体的舒适,反而成天督促我不要怕苦,我估计以后会要求我不要怕死了。”

    阿梦憋红了脸,可能是因为有些话实在说不出口,“胡说!哪有!我小时候至少也有一小部分目的性是为了远大的理想。当然,也有想象比上课、写作业舒服的原因。”

    我说:“我从小就不认为理想需要远大。我只相信好好走脚下的路,走得又快又安全,最后总能找到有价值的最终结果,甚至是最有价值的终极结果。尽管我并不能提前知道终极结果是什么,但是,我相信,当它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能识别出来。”

    阿梦说:“他想靠着努力比别人走更多的路来寻找最终结果。我认为这样是错误的。自古以来,勤奋、努力的人很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并不多,能接近最终结果的人根本就没有。我认为,如果没有正确理想、信仰的指导,真理出现在眼前的时候你也认不出来。人类以前也知道信仰、灵魂、理性、逻辑、理想、现实、自由、悖论、能力、方法。现在看来,它们和终极结果、真理并不遥远,但是,尽管它们在智人眼前乃至头脑里无数遍地出现,都没有受到真正的重视。你凭什么认为你能?”

    阿正说:“还真是。我读名著的时候经常想,这个思想不难啊,要是我生在那个时代多好,就能成为伽利略、亚当-斯密那样的人物了。现在看来,没有逻辑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判断力,自己生在什么时代都做不了什么。”

    老爷子摸摸他的头说:“逻辑生物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想结果,专心寻找、做好眼前最有价值的事情,相信最终会有好的能力、方法、结果。”

    阿梦说:“对,你还小。不要想差距巨大、寿命有限、条件不佳这些经验因素,而要多想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最重要的、最本质的,让自己的注意力逐渐从物质、现实、已知转移到灵魂、理想、未知,进步就自然而然了。”

    我说:“只要敢于挑战价值,认清邪恶并不困难,提高能力的难度也不大,只有逼近了尽量合乎逻辑,开始发现真理,才不是必然成功的。我认为,智人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科学家们太懦弱,由于预期希望渺茫而不敢研究真理。”

    阿梦说:“我不认为关键是勇敢。重点应该是大幅削弱经验主义。学术社会是因为长期的学术研究经验而没有研究真理,研究的课题、方向缺乏宽广的分布,过于从众。智人过于倾向于和现在的事实一致,而不是努力和逻辑一致。”

    我说:“或者,是过于倾向于和现有的规则一致,而不是努力争取最大的自由。”

    阿梦说:“可能的原因还有很多,缺乏能力,缺乏信心,为了利益不愿脱离正统观念。你认为究竟是什么原因?”

    “这是经验,我们最好不要去研究,也研究不好。以后,会有经验主义的历史学家研究这个问题的。”我刚想伸个懒腰,就成了落汤鸡,惊愕之间,阿正说:“这是一报还一报。”

    我不会和小孩计较,但是,很愿意借机把曲线看得清楚些,很快,客厅里一片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