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儒生,武道通神
繁体版

第三章 文气冲霄 诸圣齐鸣

    经过在昨夜的一番尝试,算是摸清楚了先天石胎的具体用法。

    第一,先天石胎,通过吞噬文气壮大。

    第二,儒道修行每晋升一品,先天石胎则会自行开启一个窍穴,所需庞大的文气支撑。

    第三,使用先天石胎的力量,则同时需要付出大量的文气,以他现在体内的文河来算,维持石胎之身的时间,最多一盏茶。

    因此,刚刚第一次化作石胎之身,表面看似与平时一般无二,平平无奇。

    但内里筋骨齐鸣,血如浆汞。

    几乎可以媲美武道九品大成!

    强归强,但这消耗...沈谨言顿感痛心疾首。

    原本波涛汹涌的文河,而今却只剩一汪浅浅的水流,在向前‘啪嗒啪嗒’缓慢流动。

    刚才的一番操作,所耗费的文气属实是他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即便文气也在自行恢复,但那龟爬的速度,无异于杯水车薪。

    亿万富翁变贫下中农...沈谨言内心一阵轻叹。

    “往后还是好好当个文气工具人吧。”

    “不然这玩意儿,迟早有一天要将老子吸干!”

    ......

    少顷,沈谨言离开侯府,来到京城贡院的门口时,才发现进场考试的时间都还没到,考生们就早早地排起了长龙,乌压压的一片。

    “人可真不少。”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科举确实是寒门子弟致仕良机。

    他背着个行囊,鼓鼓的,里面装着他这三天的口粮。

    “好端端的科举却中止了十年,今年秋闱,怕是近几十年来人数最多的时候了。”

    考生越来越多,不由得三三两两相熟之人,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有人欢喜有人愁,自负腹有诗书的,自然不惧。

    可自问学问还没到家的,心里就已经开始打鼓了。

    沈谨言只是瞥了一眼,就把头转了过来。

    静待入考场。

    “肃静!”

    突然,贡院出来一位礼部官员,朗声宣道。

    “时辰已到,考生入考场!”

    “开始了。”沈谨言紧了紧身上的包袱。

    不多时,在层层的盘查下,所有考生鱼贯入考场。

    待所有考生入场后,贡院大门紧闭。

    永隆十五年,京城乡试。

    正式开考!

    三天时间,共考五门。

    经义,法令,术数,诗赋,策问。

    这三天,食宿皆在考舍之中,如厕皆有人看顾。

    且四处还有官差换班巡逻,几乎是断绝了舞弊的可能。

    此时,沈谨言端坐在考舍中,看着眼前考卷,淡淡一笑,从容落笔。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对于两世为人,且精读圣贤书的他来说,秋闱的题目,并不算难。

    诸如法令以及术数这类题目,俨然是送分题。

    至于其他考生,或蹙眉,或微笑,或严肃,全都一言不发,也开始落笔。

    一时间,整个考场,鸦雀无声。

    倏忽之间,两日匆匆过去。

    第三日,策问,也是最难的一科。

    当沈谨言翻开考卷的那一刻,整个人都麻了。

    策问:百姓。

    百姓...一个乡试而已,考这?

    “超纲了!”沈谨言眉头紧簇。

    这个命题,不论在哪一世,都是个千古难辨之题。

    果不其然,当一众考生看到最后一张考卷时,集体炸锅了。

    “这这这,我等不过区区一介秀才,何以能解如此难题。”

    “难啊,难啊...”

    此时,沈谨言埋头看着考卷,大脑高速运转。

    “百姓...这个政论的题目,范围太大,包含太广,若是不能猜透出题者的心思,几乎等于是抓瞎,必然答非所问。”

    “那么,问题来了,出题者为何在这次乡试整出一道超纲的题,出题者究竟想要什么?”

    “出题者的心思...”

    “开科取士,停了十年,今年为何会突然起复...起复...”

    恍惚中,似乎有一道灵光乍现。

    “有了!”

    与此同时,贡院不远处的一座高楼之上。

    一老一少,皆背负双手,目光注视着贡院的方向。

    “百姓这个命题,对于这些不过秀才的考生来说,难思,难辩,难落笔,难难难...”

    一个身着绯红色长袍子,头发如银丝,眼神有些浑浊的老者轻轻摇了摇头,一连道出六个难字。

    随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哑然失笑道:“公子的心思,愈发难猜了,老朽到底还是老了。”

    “老师,您又不是不知道,如今的这般光景,寒门子弟想要入仕,又是何等不易。”

    “为了重开科举,付出那般沉重的代价,直到现在,我都还有些心疼。”

    老者身旁的青年男子转过身来,捂着胸口,一副心绞痛的模样。

    青年男子身材纤长,美如冠玉,举止浑然天成,有非凡之气象。

    即便身着一身黑色长袍,也依旧掩盖不住他自身的华彩。

    老者闻言淡淡笑道:“一饭尚且需徐徐入口,更何况是这天下,公子莫急,咱们慢慢来。”

    青年男子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贡院的方向,看了一会儿,脸上挂着些许失望。

    “毫无气象,毫无气象啊,可惜了,浪费了这好好的观气术。”

    “倒是有几个入品的学子,虽是难得,但也没什么意思。”

    他摇了摇头,有些兴致缺缺地坐了下来,端起一旁的茶杯,抿了一小口,陷入沉思。

    这时,贡院考场。

    面对最后一卷政论,沈谨言大脑仿佛上了高速,精气神高度集中。

    笔走龙蛇之下,不过顷刻间,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就逐渐趋于完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

    可写到最后一个字的时,无论如何,他都下不了笔。

    似乎冥冥之中,有一股无形的屏障,阻挡着他。

    不行!必须完成!

    但这时,易变陡生,文河之中的文气竟骤然反向操作,飞速上涨。

    原本有些干涸的文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无比充盈。

    “不好!”

    沈谨言心一沉,立马察觉到了不对劲。

    文气的上涨速度,竟然无休无止!

    大脑也跟着出现明显的肿胀感,似乎这股异常的文气,要将他脑海撑爆!

    “完了完了,要炸了!”

    这种情形,完全让他始料不及。

    可这一时间,竟毫无应对之法。

    就在下一刻,文河之中如万载礁石一般的石胎微微颤抖。

    犹如一颗石子落在了一片平静的湖面,引发了连锁反应,文河也跟着颤动起来。

    颤动逐渐增强,到最后,已成惊涛骇浪!

    那磅礴的文气瞬间翻腾不止,全都腾空而起,化作一个巨大的文气水球!

    随后,宛如九天银河,倾泻而下!

    沈谨言感应到文河的异常,似乎福临心至,同时落笔。

    最后这一个‘舟’字。

    完成!

    就在他将最后一笔落成之时,那无穷无尽的文气,似乎找到了宣泄口。

    只是瞬间,便直冲云霄!

    嗡嗡嗡!

    紧接着,远处一道仿佛震彻天地的声音跟着响起。

    仿佛来自远古,振聋发聩!

    高楼上的老者感应到这惊人的一幕,浑身不自觉地颤抖了几分,就连他原本浑浊的眼神,都瞬间变得一片澄澈。

    “读书种子,圣人气象...”

    一旁的青年男子几乎同时豁然起身,惊骇失声道。

    “文气冲霄!”

    “文庙震动!”

    “诸圣齐鸣!”

    “怎么可能?!”

    ‘哐当~’

    茶杯坠地,茶水也洒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