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锋三尺空泛寒
繁体版

第30章 落蛮城

    四日后。

    辽州北部,漫天寒风萧瑟的平原风景中,一条笔直平坦的官道如利剑般插了进来。官道的一端匍匐着一座雄伟坚实的城池,另一端与天边相连,将无尽的荒草一分为二。

    此时的官道上,有一队人马在赶路。前面五人骑着六匹马快速行进,后边四人则全力倒腾着自己的两条腿。

    原来,抓了田痦子后,第二天谁也不想背着他赶路,推来推去,最后还是余渊出了一个主意:他们在兴安府驿馆租了六匹马,几个老的一人一匹,再把他扔在马背上驮着。至于四个小的,就在后面跟着锻炼脚力。

    高在洲对此第一个表示不同意:又不是没钱,凭什么你们坐着我们跑着?甚至还不如那个被绑在麻袋里的狗官田痦子。当即便要冲去抢余渊的那匹马,不料孟窈淑却一巴掌将他打了下去。

    既然说也说不过,打也打不过,只好乖乖认命。华知仇却对此无所谓,他的脚力本就够,一路赏景过来,并不觉得累。

    远处落蛮城逐渐显现,估摸着一个时辰便能到。余渊等人便下了马,对几个少年道:“我们先去探探路,看看南宫仁怎么样了。你们这几天表现不错,上马吧!跟着孟掌柜走。”

    说完,高君逑、余渊、范择亦、孙若笑四人便下了马向前继续赶路,眨眼间身形便已远去。

    “不如……咱们再比上一场吧?”待几人都上了马,高在洲眼睛滴溜一转,提议道。

    “可以啊。”柳诏东欣然同意,补充道:“那就以一刻钟为限,看谁在这条路上跑的更远。”

    随后二人便将目光转移到华知仇和肖星雨身上。肖星雨断然拒绝:“我可没那么无聊,你们去吧,我陪着伯母在后面慢慢走。”

    华知仇头一次坐上马背,双脚腾空的感觉却令他很是激动,当即便答应道:“来啊,谁怕谁?”

    “嘿,这回你可使不上劲喽。星雨,还是你来喊开始!”看来高在洲企图为上次赛跑输掉的事扳回一城。

    待几人将马头调转到同一起跑线上,肖星雨便下令道:“三……二……一……出发!”

    高在洲手上鞭子一抽,大喊道:“驾!”便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

    却不知柳诏东手上如何使力,胯下骏马竟然高高站起,嘶鸣一声,继而后腿一蹬,登时便窜了出去,后发先至地赶上了他的身影。

    华知仇没有二人那样熟悉骑马,只能装模作样地学着也将鞭子一抽,嘴里喊着“驾、驾”,可驮着自己的马却只是慢悠悠地起步,慢悠悠地跑着。

    这一幕逗笑了后面的婆媳二人。孟窈淑大声传授着经验:“趴下身子,站起来,腿夹住马肚子。花小子,加油啊!”

    华知仇试着照做,屁股下的马果然提起速度来,心中兴奋不已。待适应了那种律动的感觉后,干脆放开缰绳,双手轻轻扶住马脖子,喊道:“驾、驾!冲啊!”

    那是一种与自己全力奔跑时完全不同的感觉。感受着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头发疯狂在脑后舞动的肆意,只觉酣畅淋漓,不禁长啸一声,此刻他早已忘了这是一场比赛,只想随着这个生灵一起融入风中。

    ……

    落蛮城是辽州第一坚城。

    由辽北特有的黑土壤混合石块夯实而立的城墙,颜色浑厚深邃,墙角下摆着一排闲置的拒马等守城器械,更为这座大岚王朝最北的军事重镇添上一笔庄严肃杀的气氛。

    华知仇同几人缓缓而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种高足六丈、宽近两丈的巨型城墙,扑面而来的压迫感令其满心震撼。

    城门口处的人群往来络绎不绝,门口站着一小队身着铠甲、手持兵刃的士兵负责维持秩序。几人随即下了马,牵着缰绳步行走向城门。

    在城门守卫队外,另有一名行伍之人,笔直地站着,皮肤呈现出常年晒成的小麦色,身着带有莲花纹样的闪亮铠甲,肩头扛着两只张着血盆大口的虎头肩甲,气势逼人。

    从其他士兵艳羡崇拜的眼神中便知,此人正是最精锐的部队——莲花军中的一名虎头将军!

    这名将军已在城门外站了一炷香的时间,不时地张望着,似是在等人。见到华知仇等人牵马走来,他立即上前询问:“打扰几位,请问你们可是余渊老先生的同伴?”

    “对,我们就是。”走在最前面的孟窈淑答道。

    “太好了!”虎头将军十分高兴,抱拳道:“我叫王文猛,各位直呼大名即可。张将军派我来此等候诸位,那就请随我入城吧!”

    “有劳了。”

    进了城门,王文猛解开拴在驻马处的坐骑,骑上马带头向城内走去。

    王文猛的马长着一身枣红色光滑油亮的皮毛,身型更是大了华知仇他们的马一圈不止,体态匀称,马蹄粗壮有力,看着便是匹百里挑一的骏马。

    高在洲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匹马,眼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不禁捅了捅身边的柳诏东,低声问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神驹千里马吧?”

    柳诏东打量了一眼:“确实是一匹少见的上等骏马,草料喂足,日行数百里不在话下,不过要说神驹还算不上。”

    “嘁……就你见多识广,早知道不问了。”高在洲翻了个白眼。

    听到二人的对话,王文猛笑着解围:“两位小兄弟见笑了,我这匹马确实算不上千里马。千里马数量太少,可遇不可求,作为行伍军马实在是太奢侈了。我们两千莲花军,规定所有马的大小和脚力相似,这样冲起阵来队型才能保持得住。”

    “不瞒你们说,辽州平原甚广,水草丰美,天然适合建立养马场,如此才能供得起这么多的军马。不过,终究只是一州之地,养马场出来的马大部分都进了军营,仅剩些良驹也几乎被朝廷征收干净。”

    ……

    谈话间,众人便已来到城中心指挥塔的门口。

    这幢指挥塔共有七层,十余丈高,是全城最高的建筑,顶层便是天然的瞭望台,保证了指挥将领能够第一时间看到城外敌情,从而快速做出反应,传令大军。

    在门口下了马,王文猛吩咐站岗的几名卫兵将华知仇等人的马牵去驿馆还了,又差了一人扛起装着田阎的麻袋,便率先踏入大门。

    走进指挥塔一楼,最显眼的是一个大型沙盘,上面囊括了整个辽州、大半个洋州甚至小部分雪州的全部地形和城池位置。后面墙上挂着一张地图,看样子是将领们讨论作战计划的地方。

    王文猛带着几人直奔楼梯,走上第六层。

    第六层看起来更像一个家。

    楼梯口立着一套厚重的莲花狮头铠甲和一柄极长的狮头吞月大刀,旁边案几上搁着一把佩剑。再往里走是三排书架,密密麻麻的各类书简上千余本。穿过书架,便来到内部区域,里面一张不大的木板床,还有一张看起来比床还要大的案几。

    此时的案几周围正坐着六个年龄不一的男人在交谈着什么。

    其中有五个华知仇都认识,便是高君逑、余渊、范择亦、孙若笑,还有已经在落蛮府度过了数月近百个昼夜的南宫仁。

    剩余一人坐在主位上。此人身型高大健硕,面容刚毅,神情坦然自若,虽着一身便衣,也将身上的威势几尽收敛,但举手投足间不经意透露出的气势,却让任何人都不敢小觑。

    虽然素未谋面,但华知仇见到他的第一眼,心里便顿生熟悉之感。

    他明白,这个人,就是他的亲舅舅——张长青。

    张长青也感应到什么,在华知仇刚出现的时候便迅速望了过来,二人眼神交汇的刹那,种种复杂情绪喷涌而出。

    “将军,客人都接来了,还有一个麻……”王文猛准备行礼汇报,却看到张长青摆了摆手,立刻心领神会地不再说话,示意卫兵将田阎放在地上,便与其一同退下。

    张长青起身一步步走向华知仇,神色动容,满室皆静。

    站着看了半晌,他语气颤抖地道:“像,太像了……鼻子嘴巴,还有耳朵……和长雨一样……眉毛眼睛,还有脸型,跟迎樽一样……好,好啊……”

    张长青一连说了几个“好”,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温情。

    华知仇轻轻地叫了一声:“舅舅……”

    “诶!花宝,好外甥!”听到舅舅两个字,张长青再也忍不住,流下两滴眼泪,将其紧紧抱在怀里,惹得华知仇也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待情绪有所平复,张长青才松开臂膀,擦了擦脸上的泪痕,有些害羞地说道:“没想到我都这个岁数了,眼窝子反而变得浅了起来。”

    满心都是见到外甥的喜悦,张长青转过身向余渊道:“老余,你帮我培养了一个好外甥,这份恩情,张某没齿难忘!”

    “哎~张小子,说这个就外道了不是?”余渊顶着自己一张老脸倚老卖老:“花小子,他不光是你的外甥,我从小把他养到大,那就和我亲孙子一样……不,他就是我亲孙子!”

    听到这番话,张长青也潇洒一笑:“好!花宝就是你孙子,我也愿意给你当侄子!”

    “既然大家都到了,那就让我尽一次地主之谊。来人!”

    王文猛循声而来。

    “你去一趟辽江烈,定下他们最大的房间。好酒好菜都给备上,一样也别落下。银子从我那里拿。”

    王文猛又领命而去。

    “不急,张小子。还有件事,等办完了再去喝酒也不迟。”余渊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努了努嘴,将其疑惑的眼神引向地上的麻袋。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