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繁体版

第一百四十四章 粮食公司

    现在的大明有那么亿点点乱。

    在皇帝灵活的标准执行下,对于一些礼法上的区别让一众官员是一头雾水。

    这次的太孙出行,除了送行队伍中没有一帮以徐达为代表,在应天养老的武勋以外,以及内阁首辅郁新“因为公务”没有到场,其他大小官员该到的都一并到齐,很多人已经无法区别太孙和太子的规制到底有什么大的区别。甚至能够区别皇帝和太子、太孙的点也就是武勋之首的徐达和文臣之首的首辅是否到场而已。

    当然最难受的还是礼部,安排的过于隆重会被御史弹劾,安排的不够隆重则是会被皇帝斥责。

    这些烦心事肯定不在小朱的考虑范围,这会小朱已经登上列车,等待发车。

    长江以南的这座应天南站和北边那座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目前正在扩建的站台。

    铁路的发明极大的便利了物资调度,现在的大宗物资已经开始大量的使用铁路进行运输。

    甚至在小朱的建议下,铁路局下属的货运业务更是红红火火,皇家背书,不仅仅提高了物资运输的速度,更是极大的保证了物资的安全性。

    也并不是没有人打过火车的主意,但是一想到以谋反论处,为首者更是被枭首传示各个州府,部分人那颗躁动的心也不得不冷静了下来。

    后续的发展结果也不出小朱所料,物流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商贸的进行,虽说还没有无线电这种科技,但是以铁路局为货运、以大明银行为结算的商贸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大明的商业也自然而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不过对于现在的商业模式,小朱也并没有过多干预,缺少了小朱心中最重要的无线电技术,其实小朱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模式,所以也只能相信当代人的智慧。

    不去管这些烦心事,小朱一路上也是走走停停,虽说目的地是杭州,但是现在的应天至杭州沿线无疑是大明的核心赋税区,这次出来,自然也是需要视察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地。

    一路上更多的还是和太孙妃互动,随着小朱身上担子的加重,小两口能够独处的时间也不算太多。

    随行的官员也都是老油条,自然很是识趣。

    看着窗外不断划过的农田,小朱也是看的饶有滋味。

    徐妙锦在旁问道:“我们的太孙殿下好像特别喜欢看这些农田。”

    虽说小朱是因为看惯了后世的钢铁森林,所以才对成片的农田产生向往,但是在妻子面前,肯定要煞有介事:“农田俺当然喜欢,民以食为天,有了这些良田,才能养活无数大明百姓。中原历来以农耕为生,祖父更是每年躬耕以示重视。”

    听小朱这么解释,徐妙锦也没有多想,毕竟这个时代的农田有多重要,她也心中有数。

    这会李进忠则是进来通禀:“殿下,武定侯来请示,前方有农民正在耕种,是否需要叫过来问话。”

    小朱没有直接答应,反而问了起来:“为何会有大量的农民集体耕种?莫非是因为孤要路过此地,故意做给孤看的?”

    李进忠慌忙解释道:“殿下,并不是因为殿下过来,故意为之。奴才刚刚已经了解过了,这里的几个村落都把农田租给了粮食公司,由粮食公司统一进行耕种。粮食公司不但支付固定的租金,还根据每年的收成提供部分分红,双方的协议都是在苏州府备案的,目前运行了两年,说是效果卓著。周边一些地方也开始借鉴这种模式。”

    小朱继续追问道:“那你可知这些粮食公司背后的东家都是哪些人家?”

    此时李进忠则是吞吞吐吐起来,小朱直接说道:“无论是谁,但说无妨,孤并没有怪罪的意思,只要百姓过的更好了,其他人赚点钱孤又不会说什么。百姓收入提高,朝廷赋税增加,这些粮食公司也能赚到钱,孤非但不会怪罪,还会高兴。”

    李进忠用余光撇了眼徐妙锦,缓缓说道:“目前的粮食公司在大明各地都有,特别是东北、新疆、直隶、安徽、浙江等地。大大小小的粮食公司,在朝廷登记造册的已经超过50家,这些公司或多或少都有武勋人家的影子,特别是魏国公府参与最多,其次是开平王府。”

    小朱倒是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如果不涉及到这两家李进忠肯定不会有那么多顾忌。

    “继续说,把知道的事情都和孤说说。”

    这会徐妙锦正要离开,小朱倒是一把拉住了她:“坐下来一起听听吧,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话虽如此,但是徐妙锦还是如坐针毡,心里已经骂死了自己的几个哥哥。

    李进忠则是满头大汗,不过既然太孙吩咐了,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这些粮食公司的成立、运营都是遵从大明律法的,并没有以势欺人之事发生,因此也没有向殿下汇报。”

    “确实不用报予孤,只要是正常的商贸往来孤哪有这么多精力去过问这种小事,今天也就是正好看到了,才问问你们。”

    “殿下,据奴才刚刚了解到,粮食公司运作以后,种植成本显著降低,水利农垦等统筹规划,成效显著,更是间接的降低了当地百姓的徭役之苦。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这些公司都背景深厚,通过公司将百姓联合在一起,地方豪绅无法像以往这样欺压百姓。”

    小朱点了点头,并没有对此有什么评论,而是吩咐道:“你亲自去办:第一让列车停一停,第二随机找两个当地百姓过来,切忌要自己找,而不是让下面人安排,明白孤的意思吗?”

    “奴才明白,奴才这就去办。”

    李进忠还没退下,小朱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又说道:“你带几个亲卫,骑上快马,去旁边的农场找,这里的人一个都不要,列车会停许久,汝安心去找就是。”

    李进忠退下以后,小朱和徐妙锦简单交代了几句以后,就走到前面的车厢,这会随行的官员都已经等在这里。

    小朱也没有绕弯,让他们详细介绍起了粮食公司的种种。

    这段时间,小朱的面色古井无波,底下人看不出太孙的想法,肯定也紧张了起来。

    待众人介绍完税赋、监管等一应事宜以后,小朱则是开口道:“总体上来说,这个做法孤是赞同的。不过有以下几点希望你们参详一二,看看是否可行。第一,需要加强对这些粮食公司的监管,粮食不同于工艺品,不得马虎,若是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上报。第二,根据这些公司的运营要不断验证现在的各种法律是否适应,是否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第三,税赋上要制定更详细的方案,也需要考虑地方的一些利益,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第四,部分工作可以更大胆的使用外国劳工,大明人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租用土地是租用土地,进行劳作换取报酬是劳动,两者不可合二为一。最后,在粮食公司问题上,不得变通,所有粮食公司都必须进行登记造册,未经登记的粮食公司皆为非法,不得从事任何关于土地租赁的营生,各地官府要加强监管,若是有官员玩忽职守,严惩不贷。”

    对于太孙的话,在场的官员肯定是一字不差的记了下来,下去后更是会仔细琢磨推敲,现在的朝廷,太孙的话可比皇帝的话更加需要被一丝不苟的执行,能站在这个车厢的官员可没一个傻子,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小朱示意其他人退下,这节车厢只剩下了夏原吉等几个随行的内阁大臣。

    简单的聊了几句以后,李进忠带着两个人匆匆返回,在郭英确认无误后,几人来到小朱跟前,一番见礼则是没那么讲究,对于朴素的农民,小朱肯定是十分宽容的。

    小朱温和的问道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人:“今年多大了,家中有几口人?”

    “小民赵四,四十有二,家中6口人,2个儿子1个女儿,尚有老母在堂。”

    小朱这会则是故作严肃的问道:“俺听说这个粮食公司巧取豪夺,欺压你们,俺特地来为你们做主,你有何冤屈但说无妨。”

    夏原吉等人先是一愣,随即心中冷汗直冒,他们对于太孙的不按常理出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凡这家公司平日里有一些有失偏颇的做法,今天怕是难过关了。

    赵四显然没那么多的心思,他只知道他眼前的是个通天的大人物,不过听到有人说粮食公司的坏话,也是着急,赶紧解释道:“大人不知道是听谁在胡说八道,俺猜八成是城里的那些富户。粮食公司来了坏了他们的好处,俺们种地的得了好处,那些人急眼了,大人可千万别信那些人胡言乱语,这粮食公司可太好了,旁的不说,俺现在压根就不担心有富户敢欺压俺,俺睡觉都踏实了。”

    小朱装出很有兴趣的样子,问道旁边一个人:“你来说说看,粮食公司哪里好了?若是说不出道理,俺就得好好查查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