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繁体版

第一百四十章 思伦法的困境

    事情的结果比徐光预想的还要顺利,作为著名的枪械专家,这一次又给晋王带去了最先进的步枪,徐光刚刚为了毕康的事情起了个头,朱棡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更是当场将此事吩咐落实。

    对于朱棡来说,一个研究枪械的兵器局随军人员对他的帮助并不会太大,如果真如徐光所言回到应天之后能够有所成果,那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得到满意答复的徐光,告辞离开之后就去进行一些既定安排,了解枪械在炎热、潮湿气候中的应用问题,并且和当地的兵器局人员交流,了解实际应用信息。

    徐光这边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启程回返。

    西南这边也如同历史一样发生了内乱,甚至说因为思伦法之前在定边的元气大伤,思伦法的处境更加危险。

    一林间小路

    思伦法愤恨的说道:“刀干孟这厮,竟然趁我出巡之际偷袭,不杀此贼难消我心头之恨。”

    一个心腹亲卫进言道:“大王,为今之计只有去应天求援了,只是刀干孟封锁了我等通往昆明和贵阳的道路,而且在这些地方到处设卡,我等即使翻山越岭也困难重重。”

    此时另一人进言道:“大王,现在占城军正在老挝用兵,刀干孟默认我等必定去往昆明或是贵阳,我们何不反其道而行,去老挝直奔制蓬峨处,之后由占城转进大明。”

    思伦法沉吟片刻,也同意道:“好,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诸位舍弃家业跟着我这个落魄之人,将来若是驱逐刀干孟,我等必定共享富贵。”

    现在的思伦法可以说是山穷水尽,亲军在定边几乎死伤殆尽,刀干孟突然地掀桌子更是打得他措手不及,身边的十余人已经是他最后的家底,他也只能寄希望于前几年朝廷册封的麓川宣慰使还能为他转圜一二。

    一边和身边最后的亲信画着大饼,一边朝着东南方向前进。

    十几日后,东躲西藏的一行人早已是狼狈不堪,各个衣衫褴褛,甚至身上多有被灌木划伤的痕迹。

    不过结果还是好的,他们的料想果真不错,刀干孟也没想到思伦法等人会取道老挝,三天前穿越了刀干孟的势力范围以后,众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因为连夜赶路早已红肿的双眼,通过这两日的休息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得益于现在占城国正在进攻老挝,边境上根本没有任何一个守军,昨日一行人也毫无阻碍的穿越了老挝边境,此时众人一边生火,一边商讨着下一步的行动。

    “大王,这几天赶路几个弟兄运气不好,被毒蛇猛兽所伤,现在只有我等8人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找到制蓬峨军。”

    “大王,不止如此,俺听说老挝和刀干孟多有往来,我们还得想办法躲开老挝军队。”

    思伦法叹了口气:“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比起前几日的处境,现在已经好多了,那几天我等不得不趁着夜色穿越深山,我等也算是一起从鬼门关闯了一回,这份恩情我记下了。死掉的几个兄弟,若是还有亲人在世,今后本王必定照顾妥当。”

    兴许是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思伦法也成熟了许多,这几日也在不断反思自己过往的种种。

    抬头看了看这几个忠心耿耿的下属,思伦法继续感叹道:“当年本王年轻气盛,不了解明军战力就贸然发动战争,招致大败,元气大伤,诸位都是当初劝过本王之人,本王悔不当初啊。”

    说罢又是泪如雨下。

    “大王,胜败乃一时之事,现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向明朝求援,大王毕竟是明廷册封的麓川宣慰使,想来明廷是会助大王一臂之力的。”

    “本王这几年也感受到了,明廷怕是早就在图谋西南之地,定边之战以后,明廷虽说从云南召回了超过十万的军队,但是昆明周边的粮仓武库,云贵边境要地的筑城可是一刻都没停过,甚至是之前的孟养等地,明廷的野心不小啊。不过本王这几天也想明白了,明廷以势压人凭我麓川之地是无力抵抗的,此次到了应天本王就请求长居汉地,这样汝等才有可能重回故土,将来汝等若是能够回返麓川,切忌不可和明廷作对。想想那制蓬峨,本王没他看的明白啊。”

    其中一人痛苦流泪道:“大王,小臣世代追随大王,无论将来如何,小臣只求侍奉大王左右,大王在哪臣就在哪。”

    其他人也异口同声道:“臣等誓死追随大王。”

    就在一行人相濡以沫之时,只见林中传来一阵响动,众人也是警戒起来,纷纷拿起武器戒备起来。

    更有两人护在思伦法左右,若是情况不对就准备护卫思伦法突围。

    片刻后,几个身穿飞鱼服的哨骑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来到面前,双方虽说都做好了战斗准备,但是此时还没有人妄动。

    思伦法这边,众人见到为首几人身穿飞鱼服,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思伦法从袖口取出印玺,举过头顶,高喊道:“小臣麓川宣慰使思伦法,有十万火急之事需要前往应天求见皇帝陛下,烦请上使通禀。”

    为首一人示意底下一人放下武器,到思伦法一行人中取来印玺,查验之后,躬身抱拳道:“在下情报局千户官罗峰,宣慰使大人若是愿意,可以随下官回返军营。”

    思伦法肯定没有意见,示意众人放下武器。

    罗峰这边也已经放下了戒备。

    之后两股人汇成一处,罗峰命几人下马,将马匹换与思伦法一行人,看到众人面色饥黄,命人拿出了一些干粮,思伦法众人也是一边骑马一边在马背上狼吞虎咽。

    麓川之事虽说刀干孟至今还在封锁消息,但是情报局早有布置,在刀干孟叛乱的同时就做好了迎接思伦法的准备。

    边境各处都布置了人手日夜巡逻,就等思伦法等人到来。

    之后的事情就一切顺利,除了罗峰赶紧明人八百里加急回报应天之外,思伦法也在军营中歇息了两日。

    两日后,处理了一些伤口,并且恢复了些许体力的思伦法则是不愿停留,开始启程前往应天,迟则生变,若不是前段时间实在过于狼狈,思伦法也不会休整两日。

    又是一段时间的赶路,六月份的时候,风尘仆仆的思伦法终于来到了应天城,望着高耸的城墙,繁华的城市,思伦法感慨万千。

    来到应天以后,早有朝廷人员对接,将一行人直接安排到了馆驿。

    来到馆驿以后,一行人更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外宾区的种种新鲜事物,不断刷新着众人的认知。

    次日,朝会上,虽说皇帝还在“生病中”,但是负责监国的太子还是迅速召见了思伦法。

    来到广场上,看到坐在两侧的二人,思伦法也明白是太子和太孙,行完臣下之礼后,思伦法痛哭道:“罪臣思伦法前些年一时糊涂,冒犯天威,自知罪孽深重,之后一直尊崇大明号令,只是土司刀干孟这几年不断发展势力,更是勾结其他势力妄图叛乱,臣屡有劝阻。但是此贼利欲熏心,不但不听臣的劝告,还袭击小臣,小臣希望朝廷能够出兵,剿灭不臣。”

    朱标并没有直接发言,此时兵部尚书铁铉出列道:“殿下,思伦法毕竟是朝廷册封的宣慰使,如今刀干孟公然袭击思伦法,这是对朝廷的挑衅,臣认为应当出兵平叛。”

    其他人也纷纷发言,这件事情上,绝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高度统一的,出兵平叛,维持朝廷的威慑力是大家的共识。

    在思伦法到达以前,内阁和参谋部早就商量好了方案,因此今天更多的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待大臣们发言完毕,朱标也正式下令:“命黔国公沐春为征南大将军,讨伐叛臣刀干孟。令沐昂为镇远将军,率军三万从应天出发,协助沐春。”

    麓川早已元气大伤,这次征讨并不需要大动干戈,当然太子让自己的女婿趁机刷一波功勋也无可厚非。

    在得知刀干孟叛乱的消息之后,一系列的军事调度早就有条不紊的开始了,甚至包括沐昂此时早就到了四川,只等朝廷一声令下。

    至于思伦法众人,朱标也安排人为他寻了一座院子暂时居住。

    随着朱标的一声令下,对于麓川的征讨正式拉开了序幕,大明不仅仅是要宣誓朝廷的权威那么简单,更是需要趁机加强对于三宣六慰的控制。

    沐春的进军只会是一个开始,后续在昆明集结军队的邓镇、寗正二人也正在磨刀霍霍,准备找几只不听话的“鸡”。

    甚至说驻扎在马六甲的水师主力也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只等皇帝的命令。

    一个月后,皇帝的诏书就传遍了三宣六慰,麓川土司刀干孟藐视朝廷,公然袭击麓川宣慰使思伦法,这是对于朝廷的一次挑衅行为,皇帝降下雷霆之怒,云贵之地出兵讨伐,同时命令西南土司配合朝廷行动,一起讨伐刀干孟。

    接到诏令的众人反应各异,有些人看到了表现的机会,积极响应,有些人则是提供了除实质行动以外的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