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繁体版

第九十九章 徐妙锦

    接下来一段时间小朱则是又一次开始了观政之旅。

    不过朱标和老朱的身体最近都不太好,隔三差五的会请病假,处理朝政的事情就自然落到了小朱头上。

    小朱也无所谓,反正大多数朝廷奏报都有定制,小朱其实也不用费心,总结起来无非也就是多听少说,保持神秘感,对于小事保持警惕。

    看着小朱对于几次朝会处理的有模有样,老朱和朱标听闻以后也是非常开心。

    特别是对于小朱的老辣处理手段,老朱更是无比开心。

    坤宁宫

    老朱正在向发妻吹嘘:“妹子,你看,俺家孙儿就是个天生帝王,这帮朝臣本来觉得俺孙儿年幼可欺,没想到被俺孙儿几个来回杀得丢盔弃甲。”

    “重八,你还说,俺孙儿小小年纪就要去独面满朝文武。”

    就在马皇后还在抱怨的时候,小朱在门口大声的嚷了起来:“祖母,俺回来了。”

    马皇后此时也不去管朱重八,关心的问道孙儿:“允熥,今天可曾累到了,快让祖母看看。俺家孙儿又长高了。去年济熺大婚后去了印度,平时也没孙儿陪俺说话了。”

    小朱此时说道:“祖母,高炽和有燉都在应天,平日里祖母可以召见他们。俺这两年也能收了西域之地,情报局回报,帖木儿之前帮助金帐汗国脱脱迷失继位,但是不知为何二人反目成仇,现在正兵戎相见,这两年也到了俺收复西域的时候,等俺收了西域,俺就回应天陪祖母。”

    由于出兵西域之事,早已经谋划妥当,老朱也不多说其他,只是开口道:“这次让你二舅、长兴侯耿炳文、武定侯郭英都跟过去,平安、盛庸、瞿能、余通渊是你推荐的,这次你也带过去,现在俺们国力蒸蒸日上,俺已经在向洛阳、西安运粮,你说的郑国渠你三舅也在修复。俺本来想给你30万大军,但是算来算去,粮食只够维持25万军队开销。俺让几个近卫师都过去,给你20万精锐。”

    小朱也深知古代的粮食问题才是关键,这也是唐代只能在安西养24000军队的重要原因。不过小朱结合后世经验直接说道:“祖父,孙儿在回来前实地走访了河套地区,加上之前的河西走廊。并且邀请了诸位院士、学生去实地考察河西、河套,目前的反馈是此二地适合屯垦,孙儿建议在此两处设立军屯,同时鼓励大明公司也来此处屯田。”

    老朱夸奖道:“这个法子好,西北之地能够屯田意义重大,你做的很好。之前你说要去东北看看,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祖父明鉴,孙儿早年也随魏国公学习兵法,孙儿对于粮食供应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不止如此情报局这两年对于西域也多有探查,回报称天山南北和塔里木皆有绿洲,应该可以进行耕种。”

    老朱更是满意:“好,俺孙儿做得好。这个粮食尤为关键,若是当地屯田能解决哪怕是一石粮食,那么对于大明来说节约的可能是几十石之数。”

    “孙儿谨记祖父教诲。”

    此时马皇后则是埋怨道:“朱重八,你再谈国事就给俺出去,俺这些年都没怎么见到孙儿,你,你。”

    “哎,妹子,俺的错,俺朱重八的错。”

    马皇后也不去理老朱,和颜悦色的和小朱说道:“明个魏国公夫人贾氏会入宫问安,你明个也别去观政了。”

    小朱肯定只能应是,然后马皇后又让小朱讲起了他在西北的见闻。

    今天的小朱讲到了他见到过形色各异的胡商,讲到了他在河套策马驰骋,讲到了他在敦煌登上阳关,讲到了他见到藏地喇嘛……

    虽说这些故事已经被讲了一遍又一遍,但是马皇后显然是不会听厌的,每次总想着发掘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

    一直讲到了就寝时间,马皇后才放小朱离开。

    第二日

    顺理成章的,小朱和徐妙锦见了面。

    由于小朱的魔改,现在的应天城贵族圈中早已流行起了麻将,马皇后拉着郭宁妃,贾氏,常蓝氏一起去花园里打起了麻将。

    坤宁宫的观星殿现在只留下了小朱和徐妙锦二人,一旁的太监、宫女早就识趣的退下。

    现在的观星殿不仅有3台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更是有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样。

    自从徐妙锦被册封为太孙妃以后,两个人也是第一次见面,只是二人都有点尴尬,虽说很早就知道对方将会是自己的夫君(夫人),但是官宣过后总有不一样的感觉。

    几分钟后,小朱率先打破了沉默。

    小朱拿着一支温度计说道,此乃水银温度计,置于腋下可以测量一个人的体温,并且根据这个给徐妙锦示意了一下。

    徐妙锦则是好奇道:“俺记得去年俺娘得病了,太医就用这个东西给俺娘量了下,说俺娘生病了,开了点新药,俺娘就好了,应该就是这个东西吧。”

    “是的,就是这个东西,而且还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现在大明的粮仓,种子仓库也多有使用。”

    小朱又拿出了一门火炮的模型,自豪的说道:“这是新式火炮模型,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研制出来。”

    将门虎女的徐妙锦自然知道火炮,好奇的问道:“这个火炮好像和之前的火炮有所不同。”

    小朱也不卖关子,指着火炮后部一个特殊的东西说道:“这是炮闩,能够保证火炮的密封性,同样的炮管也可以装入更大的炮弹。”

    小朱早就知道了这个东西,不能说很像,只能说和带嘤的阿姆斯特朗火炮一毛一样。小朱觉得之后继续研究下去,楔式和螺纹式肯定会被自然而然的研发出来。至于说更先进的气压式复进机,小朱表示做人不能太贪了,现在的火炮如果能够达到漂亮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水平,他还要什么自行车。

    徐妙锦显然很感兴趣,自然而然的和一个好奇宝宝一样凑了过来。

    小朱又指着炮身内部说道:“你看到那一条条的线了吗?这个就是膛线,虽说这个东西很贵,但是目前测试下来,有了这东西就可以真正做到指哪打哪。”

    小朱醉心武事,理所当然的徐妙锦也没有少受军事教育:“那就是说,以后俺们军队里有些炮得有膛线,大部分又和现在一样没有,需要相互配合?”

    小朱也好奇道:“你也懂这么多啊。”

    徐妙锦则是自豪道:“俺爹爹以前也没少教俺。”

    之后徐妙锦走到一艘模型船上问道:“这船怎么这么多大炮,我数了数有五十几门门炮吧。”

    小朱则是欣慰道:“这船两面都是炮,一共有110门炮。”

    闻言徐妙锦戏谑道:“太孙殿下说过大炮是用来丈量国土面积的,那么以后俺们的新式宝船航行世界,太孙的日不落伟业又能更进一步了。”

    后面小朱又和徐妙锦介绍了很多新东西,有些已经有了应用,有些只是设计的模型,被老朱统一放在了这里。

    这些年徐达一直坐镇北平,徐辉祖陪着小朱坐镇西安,徐增寿级别不够,显然很多新东西也是小姑娘第一次见到。

    看了许久,徐妙锦开口说道:“俺们大明现在真是日新月异,不过俺们的太孙殿下莫非只是醉心武事。俺可听哥哥说了,殿下的文采极好,这次快到南京之时,太孙更是做了一首临江仙,俺可会背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听着徐妙锦把自己抄袭后世的作品直接背了出来,小朱也是有点不好意思了。同时也听出了小姑娘的弦外之音,虽说她也是将门之女,但是一直带女孩子看各种讲道理的道具肯定是不合适的。

    小朱也表示遗憾,刚刚确实是自己过于专注了。

    小朱开口道:“走,带你看看别的东西。”

    徐妙锦自然是跟了上来,此时小朱带着她来到了一台显微镜之前,一旁的徐妙锦还在好奇,此时小朱已经调节好了显微镜,并且介绍道:“这个叫显微镜,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看到微小的东西,你可以去一看究竟。”

    徐妙锦此时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看了起来,不由得赞叹道:“这布匹竟然是这个样子,真是厉害。俺以前就只用过爹爹的放大镜,和这显微镜比起来差了好多。”

    小朱则是介绍道:“现在的显微镜能看植物、昆虫、布匹。不过俺相信以后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东西。”

    徐妙锦对显微镜特别感兴趣,小朱则是耐心的教导使用方法。学会后更是亲手放了一片树叶观察了起来,更是发出各种赞叹,到了最后小姑娘甚至把手指放上去看了起来。

    对于用过光学显微镜的小朱来说,这个显微镜过于落后了,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早已是黑科技一样的存在了。

    发现了小姑娘对于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小朱则是给她做了几个初中物理小实验,由于大部分理论目前的大明科学院还在论证研究之中,所以徐妙锦眼中的小朱就成了神明一样的存在。

    一下午的时间,在小朱的带领下,参观了堪称科学博物馆的坤宁宫偏殿,徐妙锦像是被小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更让小朱意想不到的却是因为今天下午,这位未来的大明国母对于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