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繁体版

第九十一章 南洋,出云

    在小朱的影响下,以及国家富裕起来之后,大明的卫所正在不断北移。

    只是小朱遇到的阻力也是非常之大的,这个时代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缺少了对外开拓的雄心。

    了解历史的小朱清楚,明朝的版图除了锐意进取的Judy时期在不断扩大之外,一直在收缩之中。

    甚至说放弃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好圣孙被吹成了千古明君,丢失了河套的专情皇帝被吹成了中兴之主。

    麓川之战、嘉靖征安南甚至不为人所知。

    即使是现在的小朱坐镇西京,在北方的扩张速度也并未达到预期。

    本想趁蒙古内乱之际,把卫所设置到外蒙古的小朱不出意外的遭受了挫折。

    不过在小朱的坚持下,还是在鄂尔多斯、呼和浩特、阿拉善、包头、呼伦贝尔等内蒙地区筑城设立卫所。

    但是作为妥协,和林等外蒙古地区的卫所建设被老朱“暂缓”了。

    东北方面倒是传来了好消息,由于女真人的勇猛,老朱开始重视起了女真地区,终于命令冯胜开始扩展东北,并且在沈阳至哈尔滨沿线进行筑城,同时开始了海参崴的建设。

    小朱也明白,经受了几百年程朱理学的洗脑,历史上明朝所重视的也不过是两京一十三省的核心领土而已。

    明初的科技是领先于世界的,但是在奇技淫巧的渲染下,到了明朝中后期开始科技就被西方反超了,明朝的后期已经需要使用更先进的佛朗机炮了,可以说领先了世界上千年的中国,开始落后并不能单纯的怪罪于野猪皮的统治。士大夫集团甚至包括老朱本人的短视也要负很大的责任。

    小朱也只能在尽自己一份力的前提下耐心等待了,好消息是他的思想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多的进展。

    小朱也明白,如果不从根源上改革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那么他也会像Judy一样人亡政息,哪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好圣孙”也会把自己的成果全盘否定。

    此时南方的马六甲卫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新加坡王国的首相兰山·兰朱那·多波对于国王伊士广达沙杀了他的女儿之事一直怀恨在心,便写信给满者伯夷国王,请他出兵攻打新加坡。

    当满者伯夷的军队到达新加坡时,首相便偷偷地打开城门。满者伯夷顺利的占领了新加坡城。

    之后却违背了和首相的约定,在新加坡进行了大肆屠杀。

    新加坡城血流成河,首相一家人也在混乱中被杀死,城中的大明商户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南洋总督常茂闻询大惊,一边命令马六甲卫、巨港卫进军新加坡,保护重要的贸易点,一边上报朝廷,并且请求出兵灭了满者伯夷。

    得知新加坡消息的洪武皇帝勃然大怒,不但下令常茂整军备战,更是命令在琉球备战的舳舻侯朱寿率领一支大型舰队南下,进攻满者伯夷。同时正式将宁王朱权封到了爪哇。

    六月的时候,当怒气冲冲的大明舰队出现在满者伯夷海岸的时候,国王基林特拉瓦尔达纳惊慌失措,在得知是因为自己纵兵洗劫新加坡,导致4名大明百姓身死,才引来大明皇帝的雷霆之怒,更是后悔无比。

    此时想要求和,并且同意支付大明百姓的一切损失。

    但是得到命令的朱权和朱寿根本不给满者伯夷认错的机会,直接发动了进攻。

    之后的进程当然十分顺利,虽说满者伯夷号称大军20万,但是缺少装备的军队对于现在的明军来说和20万头猪也没什么大的区别。

    这次高丽人则是抢到了表现的机会,面对弱鸡一样的满者伯夷,高丽人竟也开启了无双乱杀模式。

    由于还有其他任务,朱寿在摧毁了满者伯夷的几百艘小木船以后,就北返琉球,之后的水军则是由吴高带领的巨港驻军负责。

    朱权以5000明军、5000倭军为基础,开始了他的印尼征服大业。

    洪武二十四年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算是比较平静了,虽说有新加坡之变,有占城征服高棉,有朱棡的北征,有郑和的非洲行。

    但是对于朝臣们来说,这些事情都是发生在海外四夷之地,而且对手实力弱小,他们眼中还不如太孙在北方大搞基建来的影响巨大。

    就在洪武二十五年即将到来之时,大明现在的重要兵源地、产银地倭国发生了震动大明的乱局。

    去年,足利义满以山名时义生前对将军不逊,山名时熙、氏之兄弟对将军不敬为借口,向山名氏清和山名满幸下达了对时熙、氏之兄弟的追讨令。时熙、氏之兄弟被迫举兵,山名氏清攻击时熙本据地但马,山名满幸攻击氏之本据地伯耆。第二年,时熙、氏之兄弟战败。

    战后论功,氏清得到了但马、山城,满幸得到了伯耆,备后则由满幸之兄山名义熙继承。

    后续足利义满又寻找借口,将山名义熙统领的备后之地交由细川赖之管理。

    今年三月,由于斯波义将势力膨胀,足利义满罢免了斯波义将的管领之职,由细川赖之养子细川赖元继任,同时也赦免了细川赖之。

    同年,逃亡中的山名时熙、氏之兄弟潜伏到京都清水寺求见足利义满,请求赦免。很快,义满想赦免其罪行,并恢复其领地的消息四处传开。

    这让山名氏清十分不满,十月之时更是以生病为借口拒不出席义满在宇治举行的红叶赏。

    整个倭国风雨欲来,道衍的石山本愿寺也是门庭若市。

    此时,毛骧却是秘密来到了出云国松江城会见山名满幸。

    山名满幸显然和毛骧已经是老朋友了,这时已经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他也没有了什么讲究。

    山名满幸焦急的说道:“最近将军殿下的做法,是要灭我山名氏啊!”

    毛骧关心道:“大人怎么会去强夺后圆融天皇的御料地—出云国仙洞领横田庄,这不是给足利家送去了开战的借口。”

    山名满幸此时也十分后悔:“不瞒毛桑,我也是受了幕府的挑唆,一时脑热。那足利义满以此为借口下达御教书,不仅剥夺我出云守护职,还命我去京都谢罪。我若是去了京都怕是要被勒令切腹,我若是不去,幕府怕要兴兵讨伐我了。哎,真是一招棋错,满盘皆输。我本想着将军是想让我和岳父对付山名时义那个老匹夫,没想到将军是在图谋整个山名家,早些时候我兄长山名义熙犯了点小错,竟然被借题发挥的幕府夺去了备后守护。”

    毛骧心中虽在冷笑,但是还是假惺惺的开口道:“大人有何盘算吗?”

    山名满幸叹了口气道:“我欲向岳父进言起兵反抗幕府。”

    毛骧平静的问道:“此事只要梳理一下,就会发现是将军故意挑唆你起兵,大人觉得将军会没有准备吗?”

    山名满幸也是无可奈何,不过也没死心:“山名家定当拼死一搏,毛桑在此关键时刻秘密来到松江城,想来不止是和我说这些的。毛桑若有什么计策,但说无妨。”

    毛骧也不再掩饰,直接说道:“山名家这些年积极打击海盗,发展和大明贸易,大明认为山名家就是大明的好朋友,反而是幕府表面臣服实则野心勃勃,此次俺过来就是来全力帮助山名家。”

    闻言山名满幸两眼放光:“毛桑,但说无妨,山名氏今后必为大明赴汤蹈火。”

    “大人客气了,大明只是帮助真心朋友。”

    山名满幸也不多言,只是起身来到毛骧面前鞠了个90°的躬:“毛桑,请多多指教。”

    毛骧也不绕弯子,直接说道:“大人听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吧,现在南朝势弱,但是南朝后醍醐天皇的正统性本就高于北朝,大人若是归顺南朝,那么先前强夺后圆融天皇的御料地之事就可以解释为向南朝效忠的投名状了。”

    山名满幸也恨铁不成钢道:“我们山名家也曾为南朝效力,只是那南朝皇族当道,鼠目寸光,我等才不得以投了幕府。如今南朝早已是风中残烛,我听说这吉野朝廷中的主和派又占据了上风,怕是会向幕府投降了。”

    毛骧意味深长道:“这是长庆天皇的亲笔信,大人请过目。”

    言罢,毛骧向山名满幸递去了一封信,山名满幸见信封完好,急忙打开看了起来,看完竟然哭了起来,又朝着吉野方向重重磕起了头:“陛下,天皇陛下,山名氏一时糊涂,臣定当起兵匡扶社稷。”

    随即,山名满幸又向毛骧郑重说道:“毛桑,请帮忙向天皇带话,山名家必定为了天皇赴汤蹈火。”

    毛骧此时继续说道:“大人,光靠山名家还是势单力薄了。镰仓公方足利满兼也愿意出兵匡扶社稷,另外我与高丽那边关系不错,他们也愿意出兵10000相助山名家。”

    山名满幸当然明白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直截了当道:“毛桑,大明想要什么,我山名家能够满足的请尽管开口。”

    毛骧说道:“秦王想要北九州之地。”

    山名满幸无所谓道:“只要天皇同意,我等自无不可,北九州本就是幕府的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