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繁体版

第七十七章 思伦法之乱

    整个洪武二十一年,小朱都是在中都凤阳府及其周边地区度过。

    名义上小朱是在观摩肇业之基,但是事实上,整个中都的辖地小朱都脚踏实地的走访了一遍。

    一年来随着小朱不断地呈上一些奏报,朝廷上下对于小朱的治国水平有了高度的认可。

    黄子澄、马全、赵思礼等人则是目瞪口呆,这些年全力为朱允炆营造的治国能手人设,在小朱实际的表现面前,被像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样捅破了。

    部分黄子澄拉拢的正直朝臣,更是因为几次妄言小朱,被杨士奇、黄淮为首的朝中新奸党“诬告”流放。

    在小朱都不知道的时候,杨士奇等人就在无意中,处理掉了之前刘三吾、黄子澄等人集结起来的一股势力。

    洪武二十一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份。

    大明在南洋攫取了巨额的利益,并且皇帝正式规定了四夷收入如何充入官员年终奖金池的方案。

    更是发布了正式的开海令,在受到严格审查之后,民间也可以出海经商。第一批开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洋,后续又开放了高丽之地。

    出台新政,鼓励移民辽东,并且推出大量扶持政策。同时又允许女真人、蒙古人、高丽人、倭人在一定程度上迁移到内地发展,并且已经开始在招募女真、高丽、倭人为大明作战。

    辽东的运河项目已经开始挖掘,得益于新来的印度劳工,工程进度只能用飞速来形容。

    现在的大明劳工圈,一条鄙视链正在逐步形成,高丽劳工作为最早的劳工,又精通汉语,自觉高人一等。已经全面替大明肩负起了管理其他劳工的工作。

    倭人由于作战勇猛,劳工数量急剧减少,之后更多的被作为“先锋部队”使用,自然被开除出了劳工圈。

    南洋劳工以及新来的印度劳工,由于不通汉语,不遵中原礼法,高丽人觉得尊贵的大明人见了他们会污染眼睛,所以对这些人做了最大限度的压榨。

    高丽劳工认为这些低等人,能为尊贵的大明人服务,已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任何的偷懒行为都会被高丽人及时制止。

    云南的大捷更是奠定了官员们今年丰收的基调。

    虽然早些年冯诚逆天改命,击败了思伦法,但是洪武二十一年如同历史上一样,麓川还是发动了一次大型的叛乱。

    思伦法集结大军30万,进攻云南。

    小朱在北伐归来之时,就断言思伦法未来3年内必反,同时认为思伦法会先进攻马龙他郎甸的摩沙勒寨,之后更是会大举进攻定边地区。

    虽说之前冯诚的山地部队曾经大败思伦法,但是思伦法实力尚存。麓川国拥有百姓过百万,且民风彪悍,麓川之势可比肩当年西夏,朝廷必须重视麓川问题。

    出于谨慎考虑,更是由于北方战事提前结束。老朱早已调英武、神武两个近卫步兵师入云南,同时将大量的轻型火炮调入云南,兵器制造局目前最新研发、制造出来的20门500米射程的迫击炮也被老朱调入了云南。

    对于明军的增兵,思伦法则是无所谓,在刀斯郎等人的鼓动下,大举起兵。

    先是进攻马龙他郎甸的摩沙勒寨,又一次被冯诚的山地部队击败后。疯狂的思伦法决定一波Allin,率军30万向定边进发。

    此时,定边府

    西平侯,云贵总督沐英早已在此坐镇,申国公邓镇,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寗正,右军都督府右都督冯诚率军6万御敌。

    沐英率先开口道:“皇孙殿下真是神机妙算,虽然未曾来过云南,竟对西南之事了如指掌。”

    邓镇则是满脸崇拜的说道:“小朱公子许是不知,殿下不但对西南之事了如指掌,去年北伐之战整体战略也是皇孙的手笔。甚至现在高丽、倭国、南洋的经略也多出自皇孙的谋划。”

    沐英闻言也是大受震撼:“申国公如此说来,我倒是期待见到殿下了。”

    邓镇继续说道:“殿下北伐归来后就断言思伦法必反,所以俺才领着两个近卫步兵师入云南,。同时殿下也说了,这麓川国力与当年的西夏所差无几,虽说号称数十万,实际作战人数不过二十万之数。这次思伦法号称三十万,根据锦衣卫探明实际上的战斗兵力也就十几万之数。”

    沐英感慨道:“殿下如此,大明无忧。之前殿下也给俺来信详细介绍改土归流之法,同时建议俺今后改土归流,土流并举,逐步推进汉化。”

    正在几人热烈讨论之时,一传令官来报。

    “总督大人,思伦法大军预计明日可到定边。”

    沐英示意传令兵下去,又对邓镇说道:“申国公,明天俺就看看你带来的近卫步兵作战了。”

    邓镇毫不在意道:“小朱公子放心,要是躲去深山老林,俺可能也奈何不了思伦法,但是他竟然敢主动来犯,那就给他来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沐英还是不太放心道:“申国公,不是俺不放心,只是这25000人是否需要俺再加点人,以保万无一失。”

    邓镇自信的说道:“李九江带着12500人就硬抗阔阔帖木儿5万骑兵,就算没有燕王的冲锋,阔阔帖木儿的失败也只是时间问题,俺现在不但有2个师的兵力,更是有火炮支援,小朱公子把心放进肚子里就行了,明日定可大破思伦法。到时候还需要小朱公子包抄、堵截思伦法叛军。”

    沐英也当机立断:“那就按申国公所言,李九江的战绩俺这一年都快听出老茧了,俺也信得过天子亲军。冯诚、寗正,汝二人率军两万,从两翼秘密绕后,围堵思伦法溃军。”

    冯诚和寗正自是应喏。

    这两年随着军工的长足发展,云南作为重要边镇,驻军的装备自然也是多有更新,特别是北伐归来之后,老朱更是将武汉兵器制造局的装备全部运往了云南。

    思伦法营帐

    思伦法忧心忡忡道:“那个冯诚着实可恨,三番两次击败我军,此次我等倾国之力而来,必须成功。”

    刀斯郎鼓励道:“大王放心,前方探得明军不过5万,我军兵力占据优势,必定一击功成。”

    思伦法闻言也是愤恨道:“这明朝真是看不起我等,这一年都没怎么向云南增兵。”

    刀斯郎也生气道:“前些年冯诚的几场仗,让明人看轻我等,这一次一定要让明廷知道我们的厉害。听说这次统兵的云贵总督沐英是那明人皇帝的义子,抓到他到时候找明人要点赎金。”

    思伦法闻言也大笑道:“说得好,定要抓了那厮。之后俺更要北上洗劫大理,攻陷昆明。”

    刀斯郎恭维道:“小臣还听说那沐英极度膨胀,冯诚、寗正的山地部队还在大理待命,大王必能马到成功。”

    思伦法闻言大定:“哈哈,马龙他郎甸的摩沙勒寨看来输得好,让明军麻痹大意,这次攻破大理,汝等可以自由劫掠。”

    得到思伦法许诺的麓川军队,之后又得知了明军在定边仅仅只有不到五万人,士气空前高涨,毕竟消息闭塞的他们还是单纯的认为战斗大概只是个加减法罢了。15万对5万,优势在我。现在麓川军中已经在讨论之后洗劫大理的利益分配问题了。

    至于明军这边,也得知了思伦法的兵力在15万左右,从京师而来的明军也认为25000对15万,优势在我。甚至英武师和神武师觉得他们一个师就能解决这支叛军,指挥官之间还发生了一些口角之争。不过部队抢着当先锋这种事情也是时有发生,因为没有发展到内讧的程度,沐英也只是严厉批评了几个指挥官,并且提醒他们不要麻痹大意。

    就在双方都觉得这把稳了的情况下,第二天两边各自在定边摆开了架势。

    思伦法、刀斯郎看到只有2万多明军应战,一股怒火油然而生。

    思伦法看到这支明军竟然还是以步兵为主,愤怒过后已经开始和刀斯郎商量洗劫大理之后如何进攻昆明了。

    思伦法命令前锋率领30头战象,一万人出击。

    邓镇看到这群人竟然还带着移动缓慢的战象作战,只觉得这一仗想输都难。

    现在的明军明显是武德充沛的最佳代言人。

    麓川军围绕着行动缓慢的战象抱团前进,明军的炮兵自然火力全开。上百门火炮调整好射击角度后开始了射击。

    随着两轮火炮洗地,30头战象仅有2头逃窜,其余皆被炸死。

    2头逃窜的战象反过来冲击麓川军,前锋军在火炮的轰炸下,在战象发疯般的踩踏下,瞬间大乱。

    邓镇当机立断,命令骑兵出击。2个团的骑兵通过远距离的火铳射击快速收割着麓川兵的生命。

    由于骑兵身披重甲,又在50米开外进行射击杀敌,麓川兵的标枪对此毫无作用。

    沐英看着邓镇作战,只觉得一阵恍惚,他发现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都要没用了,之前入云南的飞雷炮手已经让他震惊了一次。此次天子亲军的火炮部队则让他彻底开了眼界。

    一万先锋军竟然以这种前所未见的方式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