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繁体版

第六十四章 各方反应

    回到国宾区的众人则是心情不同。

    年前鸿胪寺则是按照制定的时间表,有序的接见了各国使团。

    琉球三国直接上疏,表示琉球自古是中华的一部分,恳请大明能够接受琉球国土,他们本人则是希望常驻应天城。

    正在筹划倭国事宜的老朱闻言自是十分高兴,随即大手一挥,给了三位琉球国王三个侯爵,之后传家的也是世袭罔替的伯爵。

    后续也命朱寿安排船队,正式接手琉球防务,并且整合了琉球当地军队,设立琉球卫。

    作为大明重要基地的琉球,在未来几年内更是建起了船厂、军械厂等设施,成了大明经略倭国的重要基地。

    高丽使团这边,在观看了明军操演以后,李芳远则是彻底下定了决心,他李芳远要做明人。

    一日

    李芳远来到魏国公府,拜访魏国公徐达,好巧不巧的是小朱“恰好”在魏国公府。

    小朱正在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个朝鲜版李二,同样是为了江山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同样是杀兄证道、囚父得道,小朱一直看好的不是李成桂,而是这位野心勃勃能屈能伸的朝鲜太宗。

    “臣李芳远,参见皇孙殿下,殿下千秋。”

    小朱则是富有深意的问道:“汝乃高丽之臣,为何向孤称臣?”

    “高丽乃是大明属国,小臣自然也是大明臣子。况且臣的祖父李子春本就是中原之官,只是为了反抗蒙元暴政才转投高丽,全州李氏一直以中原汉人自居。当今圣上驱逐蒙元,恢复中华,李氏自当奉大明为主,委身于高丽实乃权宜之计。”

    小朱知道这仅仅是李芳远的托词,不过也并未说破。

    转而说道:“大明素闻李氏之名,昔日汝等先辈起兵抗元,也属义举。这双城总管府孤认为自当是李氏经营为好。孤在想汝父当为双城总管,今后汝更是当继承汝父衣钵。”

    “臣谢殿下垂青。”

    之后小朱和李芳远也聊起了高丽的种种,慢慢的李芳远收起了对小朱的轻视。

    李芳远终于明白为什么位高权重的魏国公会对这位不到十岁的皇孙毕恭毕敬,终于明白今天见到的为什么是这位皇孙,而不是他原本料想中的燕王。

    最终小朱和李芳远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协定:全州李氏要联合高丽的其他世家除去崔莹,并且促成出兵辽东。作为回报,大明会帮助李氏装备一万名私兵,之后更会想办法让李芳远去镇守双城总管府之地。

    达成目的的李芳远自是十分开心,不但完成了父亲交待的任务,更是得到这位未来天子的许诺,自己将来会继承家业,并被默许在双城地区以半独立性质存在。之后的子孙更将世袭双城卫都指挥使。

    李芳远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魏国公府,小朱则是学习完军务,与徐妙锦玩耍一会后,自行回宫。

    另一边,临安公主府。

    安南使团由胡季犛的儿子胡元澄以及心腹范巨论率领,胡氏一族锁定的巴结对象自然是传闻中位高权重的韩国公李祺。

    而且碰巧太子朱标今天来看望临安长公主。

    胡元澄和范巨论向朱标行礼问安后,不等二人开口,朱标抢先责备道:“孤今日听闻安南国废除汉字,推广喃字,安南国想要自立?”

    范巨论闻言惶恐道:“请殿下明察,实乃上皇听信小人谗言,吾等回朝后必定向上皇言明利害。”

    “孤听闻汝等常自夸昔年抵御蒙元百万大军,汝等观吾大明军锋比那蒙元如何?若孤发兵10万从广州水陆并进讨伐汝等不臣,辅以属国占城向安南进军。汝等能抵当否?”

    范巨论闻言大惊,跪下重重的磕头道:“太子殿下明鉴,安南国自是不敢抵挡大明天军,之前国内之事实乃奸臣挑唆,家主胡季犛虽为辅臣,奈何大小事宜皆由上皇决断。胡氏一族一直心向大明,吾等皆以汉人自居。且那占城国主制蓬峨野心勃勃,一直图谋我安南之地,望殿下明察。”

    “孤只关心安南之地是否尊于王化,至于汝等内部之事,汝等自行处理即可。”

    闻言范巨论终于明白了朱标的话外之音,沉吟良久后开口道:“殿下,胡司空对大明心驰已久,奈何上皇听信谗言。且司空常言安南本就为中原跤州,实乃汉土,司空多想归附大明。”

    “孤只看结果,汝所言也甚是有理。若如汝所言,大明可重设跤趾布政使司,安南国自制便可,不过沿海要开放几处供大明水师停靠补给,若如此安南与占城之事大明也好从中调解。”

    范巨论闻言大喜,回道:“太子殿下,若如此安南可将顺化、清化二地献于大明,供大明水师停靠补给。”

    “看起来胡氏倒是忠于大明,若是将来有需求孤可令制蓬峨及云南、广州明军为外援。”

    之后的气氛自然还转,胡季犛早有篡位之心,只是目前上皇陈暊健在,并且害怕大明问责,所以一直不敢下定决心。

    此番得到了朱标的保证以后他们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朱标更是派遣锦衣卫千户贾竹涛入安南“帮助”属国,胡氏自然许下了更多的好处。

    范巨论更是保证回朝后必将游说安南,尽快将顺化之地租借给大明,用以避免占城国频繁的侵扰。

    另一边的曹国公也接见了占城使者,在得到一些好处之后,大明也将派遣部分教官去往占城,帮助制蓬峨训练军队。

    送走占城使者后,李文忠也是一阵恍惚,没想到不费一兵一卒,仅仅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演习,以及一些在他眼里堪称破烂的过时、劣质军械,竟然换取了占城南部的驻军权。

    回去后李文忠竟然向他那理论极好的儿子李景隆求教起了小朱多有提及的殖民主义。

    接下来几日,李文忠也是在不断接见各个国家派来的使臣,收到的各种进献自然先给老朱过目。

    其他几个国公的情况也基本相同。

    几日时间里,朱标在开平王府、曹国公府、魏国公府、临安公主府“偶遇”了许多国家的使臣。

    海西女真、建州女真不但同意了大明的册封,并且将会在明军出征辽东之时在后方骚扰纳哈出。

    大明也明确了和女真通商的一些框架。

    明确了以采买貂皮、东珠、人参、木材等,出售茶叶、布匹、绸缎、铁锅、粮食等,以大明宝钞为货币的贸易体系。

    同时也将雇佣女真人或是建设大明,或是从军。

    和女真情况类似,面对蒙古诸部,大明也通过通商、军事援助等手段开始了对蒙古部落的全面渗透。

    特别是卫拉特部的代表更是表示,将来若是对北元用兵,卫拉特将全力协助明军。

    倭国这边北朝室町幕府更是直接上表称臣,老朱大方的封足利义满为倭王。

    南朝皇室虽说并未正式上表,但是使臣以属国自居。在小朱的影响下老朱也并未深究这个面子工程,而是对南朝有所安慰。

    南洋诸国部分受海盗袭扰,请求大明驻军,并愿意提供驻军的一切开支。

    老朱表示近期会向北用兵,待扫清北方后会考虑诸国的请求。

    最后还是经不住南洋诸国热情相邀,老朱最终同意派2000人在满刺加招募当地汉民,设立马六甲卫。

    南洋诸国自是欣喜无比。

    只是众人不知道的是大明今年一直在和陈祖义接触,希望招安这位在南洋凶名远扬的大海盗。

    东南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吕宋岛的铜矿,目前正是大明急需的,目前根据锦衣卫陆续传回的报告,大明已经越发重视南洋问题。

    自然而然的广东受到了老朱的重视,之后更是在小朱的建议下常设了两广总督,由可靠心腹担任总督。

    国子监和将来成立的一些学院则是新开了矿物勘探课程。

    整个十二月,老朱都是十分开心,大明在外交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老朱觉得,就算是那些战国的纵横家,也没有取得过如此辉煌的外交成就。

    老朱更是坚信不出十年,大明将会真正的掌控周边四夷。

    对于孙儿提出的舰炮外交,老朱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原来扩张并不只是简单的征服,而是需要根据情报收集,制定合适的策略,进行不断蚕食。

    原来还在担心孙儿将来可能穷兵黩武,但是通过此次事件,老朱彻底的放下了心。

    特别是高丽和卫拉特的明确表态,让老朱对于兵分两路解决北方问题充满了信心。

    年底的时候,整个大明朝反而开始忙碌了起来。

    由于巨大的官吏缺口,老朱不得不颁布政令,将在接下来两年连续举办恩科。

    这让地方上刚要反对朝廷高压政策的读书人直接分裂。

    毕竟大部分的读书人不可能无视做官的诱惑。

    新成立的对外贸易公司,以及轮船制造局则是效仿兵器制造局,对外招生。

    由于部分兵器制造局的优秀匠人,根据贡献被老朱赏了九品到七品不等的散官,民间的匠人、商人无不积极响应。

    整个大明朝都像是焕发了活力一般,时间也是来到了洪武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