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繁体版

第四十九章 “王神仙”

    不少人已经发现了洪武十八年的不同寻常。

    很多人已经感觉到,之前两年的平静像是在酝酿一场大风暴,之前很多人觉得孔府案就是这场大风暴。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层出不穷的事件发生,很多人有了越来越不安的感觉,孔府案好像只是这场惊涛骇浪的开端。

    自从洪武十七年十二月开始,在报纸的推波助澜下,朝堂上根本没有一天的平静。

    某夜

    郭桓府上

    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几人正在一小屋内密谋。

    赵瑁:“郭桓,我感觉最近一直不太平,心里老是不安,今年的秋粮要不就算了?”

    郭桓:“我们现在还能停手?今年的秋粮获利能有两千万担以上,就算是我想停李彧、赵全德、胡益、王道亨这些人也不会同意我停,地方上的士绅更不会同意我停。”

    王志:“还不是那些个武夫,还有文臣中的败类捣乱,现在陛下取消了士人大部分的优待政策,地方上的士绅今年不捞一把不可能甘心。”

    麦至德:“不过我们确实要小心,郭桓你做事没有尾巴吧。”

    郭桓:“上上下下我都打点了。前两个月来了个夏原吉,看了半天税赋记录没看出门道。”

    麦至德:“这么说得除了那个夏原吉了?”

    郭桓:“别人入了皇孙的眼,你是不要命了?”

    赵瑁:“刘三吾说的没错,那位以后要是掌权了,我等士人将水深火热,我们就该支持二殿下。”

    王惠迪:“不该说的话别说,你也别和刘三吾那些人走太近。虽说同朝为官我不去揭发他们,但是他们这么搞迟早祸及家人。”

    郭桓:“别去说那几个,我的意思是今秋做完这一票我们就收手,我最近也隐隐感到了不安。”

    赵瑁:“那大家都小心一点,各自回去都检查下,千万不能出了差错。”

    郭桓:“只要没人乱说,锦衣卫都查不出什么。你觉得拿到好处的哪个会乱说?”

    王惠迪:“小心无大错,还是都回去把自个那块好好查一查,今秋也注意分寸,我觉得弄个二千万担也差不多了,多了容易暴露。”

    郭桓:“好,我给李彧、赵全德、胡益、王道亨这些人都去传话,让他们务必自查一遍。”

    王志:“让我们的人弹劾御史余敏、丁廷,这两条疯狗一直盯着我们,特别是丁廷那厮最近还在国子监学习算学,说要清查六部账目。”

    王惠迪:“朝中还有李祺这个奸臣,广结党羽,詹徽早就是李祺一党,这次李祺还保举他做了左都御史。我怕那个詹徽也会站到余敏、丁廷那边。”

    王志:“李祺这种祸害竟然还有脸活在世上,为了权利连自己叔叔都能诬告。”

    郭桓:“都别管别人了,另外我劝你们一句,少和刘三吾那些人走动。妄言储君,你们能有几个脑袋。好好做自己该做的事。”

    ……

    众人商议完成后自是离去各自准备。

    同夜

    马全府上

    黄子澄:“李祺这些奸臣,竟然如此篡改圣人教诲,着实可恶,真是国贼当道。”

    齐泰:“但是这石碑,竹简我也看了,不像是伪造之物,确实像是先秦之物。”

    黄子澄:“齐泰,你什么意思。你是想不遵圣人教诲?”

    刘三吾:“好了,你们两个别吵了。现在皇上不但废除了我们士人的部分优待,更是要承袭唐制。”

    马全:“那个孔乙己也是个叛徒,要不是他带回的那些竹简。还有那个欧阳伦着实可恶。”

    刘三吾:“说这些已经没用了,既然已经成了现实,只能接受。我们当务之急是要扶持二殿下,只有二殿下这样的贤明之人才会是圣君,子澄你那里有何进展?”

    黄子澄:“二殿下也不满那位的言论,也觉得如果不做出改变,大明会亡于那位。只是现在那位太过于耀眼,我虽常向太子殿下夸赞二殿下,但是效果一般。我更是听二殿下说那位不但常在华盖殿接见朝臣,更是常去武英殿与勋贵接触。”

    刘三吾:“子澄当多努力,二殿下看来也是看不惯那位的穷兵黩武。”

    黄子澄:“自是如此,那位一看就是亡国之相,就是个隋炀再世。”

    刘三吾:“我认识一个江湖异人,此事我来想办法。”

    齐泰:“刘公,这种事情务必小心。”

    刘三吾:“老夫心里有分寸,若无一定把握老夫肯定不会做此事。实话告诉诸位,这王神仙乃是老夫族中子弟偶然间所遇,种种神异数不胜数,画符驱鬼更是一绝。只要我们……”

    ……

    当小朱收到锦衣卫回报时,虽然有所震惊,但是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寻常。

    “江湖术士,倒也有趣,倒要看看这个时代的人如何装神弄鬼。”

    ……

    这几日应天城突然出现了一个“王神仙”,这位神仙的种种神异更是被人争相传颂。

    此时宋忠正在向小朱介绍着这些神异之事:

    “殿下,这位王神仙倒真是神了,此人能在白纸上涂上墨水,白纸竟能显字。”

    “有一日王神仙去给一富户驱鬼,王神仙拿出的蜡烛竟能自己燃烧起来,拿出来的驱魔符只是挥剑一指,竟能自行燃烧,经此事后,那户人家的邪祟退避。”

    小朱不平不淡的问道:“你说的是御史余敏家吧,据说前几日他们家常常半夜时会有鬼敲门。”

    “殿下明察,臣等也前去查看过,但是看不出什么门道。”

    “汝等可去看了那发出声响的门上有无异物?”

    此时宋忠略显忐忑的说道:“殿下恕罪,陛下不让臣向殿下说起。”

    小朱不以为意,直接说道:“是有那所谓的鬼血吧。”

    闻言宋忠直接跪了下来。

    “孤不怪汝,继续说吧,雕虫小技耳。”

    “殿下,那王神仙刚来应天之时,起初应天府也是不信,甚至还准备抓捕此人,但是当日衙役们看到这王神仙竟然能在油锅里洗澡。”

    小朱也没打断。

    宋忠就继续说着,待宋忠说完后,小朱心里暗自盘算了起来:

    这个骗子倒是懂得挺多,纸龟游水,鬼火隐踪,还有之前的种种,那人要来搞事最可能的应该就是显影术了,到时候说我那便宜哥哥才是天命之子之类的。

    要击败魔法,那就使用魔法好了,把龙虎山的张宇初找过来好了,反正洪武二十三年他也会过来建道观。

    想到这里,小朱开口对宋忠说道:“派个心腹去龙虎山,把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给孤请过来。就说孤今日读道德经有所疑惑,请他来解惑。另外和他说应天城的大上清宫也该重建了。”

    宋忠自是应喏退下。

    小朱也不等老朱传唤,直接来到了武英殿。

    老朱显然已经听说了小朱那边的事情,朱标也赶了过来。

    待屏退左右后,老朱开口问道:“允熥,你怎么突然对道教感兴趣了?你可不能信了那个。”

    “祖父放心,孙儿只是一时兴起而已,佛道儒在孙儿心中只不过都是俺们家坐天下的工具而已,只是京中不是出了个所谓的神仙,孙儿也想请张天师过来看看,正好大上清宫也需要重建了。”

    “允熥,你心里有数就好。不过京中的王神仙倒是听说有些神异,俺这几天一直让锦衣卫盯着,也没看出什么门道。俺想着让他进宫来给俺们几个人看看,若有邪祟就让他给驱了。”

    对于这个迷信的祖父,小朱也没多说,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应天城的谈资因为出现了一个王神仙而丰富起来了。

    但是儒学改革的热度,心学的热度,以及心学衍生出的新四民论热度,因为报纸的连续报道,民间的热烈讨论,一直没有消退。

    七月底的一次朝会上,左通政徐增寿突然进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的土地理所当然应该都是陛下的。

    对于现在存在的土地所有问题,提出了将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

    天下土地的所有权归陛下,土地的使用权归土地拥有者。

    闻言洪武皇帝大喜,并且询问群臣,对于这道送命题,群臣只能表示徐增寿言之有理。

    但是建言皇帝于下次修改律令时修改。

    此时右通政常升则是出班为徐增寿站台,直言推诿扯皮的官员心中都是无君无父无国。

    在常升的“诬告”下,洪武皇帝当即处理了几个拖延此事的文臣。

    众大臣见状也只得同意。

    这条政策就顺利的下达了。

    当夜,马全府上

    黄子澄:“现在通政使司被那群武勋把控,整个衙门更是乌烟瘴气。”

    齐泰:“子澄,别说这个了,现在要想办法推二殿下上位。不然我等士人的处境将会越来越糟糕。”

    黄子澄:“要不是那位心血来潮让那群二世祖去科举,哪会有那么多事情。那些读书人也是不争气,科举还考不过几个武勋。看看那个常森在山东做的什么事情,督修个运河死了上千人了。”

    练子宁:“更可恶的是那李祺,颠倒黑白,蒙蔽圣听,导致直言御史反遭横祸。”

    刘三吾:“你们几个别抱怨了,八月初二陛下就要召见王神仙了,子澄你要确保那天二殿下也会过去。王神仙这样的世外高人也是看不惯那位的做派,准备助我等一臂之力。你们切勿拖了后腿。”

    黄子澄:“刘老放心,问题应该不大。二殿下最近学业进步巨大,太子殿下也多有赞扬,要不是那位在,二殿下早就能入太子殿下的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