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水力镗床

    兵仗局内常开森和刘瑾自然是十分开心。

    大匠们也是一个个神清气爽。

    在和皇帝一番见礼后。

    常开森让手下人拿着一个个托盘等待着,准备依次向皇帝呈上新物品。

    老朱看到有这么多东西,也是十分开心,问道:“这次的新东西不少,你真是费心了。”

    常开森赶紧回道:“禀陛下,奴才不敢居功,一是因为丘聚改良了钢铁,二是张永弄出了新机械,更是皇孙殿下的指点。也有匠人们的辛劳,奴才只是做了自己的本分。”

    “你这奴才,倒也谦逊。等俺看完,有功的俺都赏。”

    闻言小朱心里也是很开心:看样子丘聚已经弄出一些合金了。就不知道离建造大烟囱还差多远。

    说罢老朱就让下人一件一件的将新东西呈上。

    一把宝剑被第一个呈了上来。

    老朱也好奇道:“这剑有何特殊?”

    此时负责此剑的大匠回复到:“启禀陛下,此乃骑兵所用之剑。根据骑兵的作战习惯有所改良,并且使用了最新的钢材进行锻造,更为锋利。”

    闻言,老朱赶紧命人准备木桩、稻草人,并且亲自试了起来。

    在挥砍了几下后,老朱十分满意:“俺看这剑比那倭国的武士刀更为锋利。以后我大明骑兵有此宝剑,将无往不胜。”

    在对匠人一通鼓励并许了两个国子监功监以后,第二个物品被呈了上来。

    一套铠甲透着些许反光,出现在了老朱面前。

    老朱看到这种新型铠甲后直接问道:“这胸甲有什么门道,怎么和俺之前看到的不一样。”

    负责此事的大匠回道:“禀陛下。这套铠甲乃是用最新的水力压床压制而成。不但能够快速生产,而且成本较之前大幅下降。由于铸甲材料改进,铠甲的防护能力有所提升,且较之前甲胄更为轻便。四夷之国使用的旧式火铳,此甲有很好的防护效果。”

    徐达闻言也是大喜,向老朱进言道:“陛下,根据北边的战报,后续骑兵还是需要装备重甲钢盔,步兵为了预防流矢也需要披轻甲。此压铸之法甚好,甚至可以让士兵全员披甲。”

    老朱自然也是非常开心,也大方的许了2个功监。后续的几个大匠见此也十分高兴。

    一些还没有做出成绩的匠人也握紧了拳头,暗暗下定决心,就算是为了子女的前程也要拼命工作。

    在这样的心思中,一把复合弓,并着几只箭矢被一起呈了上来。

    老朱和随行众人双眼瞪大,看着这造型怪异,花哨无比的弓箭。

    匠人见此也明白怎么回事,直接向老朱解释道:“回陛下,此乃新式复合弓,使用了滑轮结构,能够发挥更大的威力,并且改良了箭矢。”

    老朱还是不解的问道:“这箭矢俺看的明白,你们改了一点。但是这弓俺看着就觉得花哨的很,这威力会更大吗?”

    匠人则是自信的回道:“容草民卖个关子,陛下可以亲自测试威力。”

    老朱也是十分好奇,在兵仗局匠人的指导下快速的掌握了使用方法。

    此时下面人也准备好了靶具,只见20步外放着一片钢板。

    旁边的匠人解释道:“陛下这个钢片是我军目前的制式铠甲所用的材料,防护力可以等同于披甲的战士,陛下可以一试。”

    老朱也不回复,拉弓、瞄准。“咻”的一声,一支箭矢破空而出,只听一声金属撞击声后,箭矢直接射穿了钢片,并深深地嵌入其中,此时仅有不到一半的箭身还露在外面。

    周围人见此,直接高喊:“陛下神威,陛下神威。”

    “陛下威风不减当年。”

    ……

    闻言老朱也笑了笑说道:“你们别骗俺了,俺都一把年纪了,哪有年轻时那样,这弓好,天德,你也过来试试。”

    闻言徐达也上前,射出一箭,钢片上又多了一支箭矢,不过这支箭矢,只有约莫四分之一的箭身射入钢片。

    徐达试射之后竟然一时间也被惊得说不出话来。徐达自己清楚,他刚刚那一箭是收了力的,竟然还能这么轻易的射穿钢片。

    随后向老朱说道:“陛下,有此弓箭,50步内将对敌军产生致命威胁,我军战力又将大幅提升。”

    老朱也是十分开心:“说得好,你们给俺说说这复合弓。”

    此时匠人回道:“陛下,这弓有重型、中型、轻型。陛下所用是中型弓,可以破制式铠甲。重型弓可破重甲。轻型弓可破轻甲,也可用作前期训练。皇孙命我等造些轻型、中型弓,用于诸位殿下平日练习射箭,目前还在赶制中。不过此弓制结构复杂,一对偏轮制造困难,因此目前全年不过千数。”

    由于有了燧发枪,老朱倒也没有对复合弓有着急切的需求,因此听到产能不高也不太在意。他的关注点明显转移到了轻型弓上。

    于是问道:“你说的轻型弓皇孙这个年纪拉得开吗?”

    匠人回道:“陛下,轻型弓比现在所用软弓更为省力,不说皇孙,稍大一点的女童也可以使用。”

    老朱闻言大喜:“送一把轻型弓到魏国公家。”

    接着转身继续和徐达说:“天德,你家闺女也得多练练射箭,还有火铳,短铳等都得学。”

    徐达自然开心的应是,小朱则是一阵无语。很多知道情况的武勋也是五味杂陈。

    最后老朱看到了一支新型火铳。

    在老朱把玩的同时,匠人也在一旁介绍到:“禀陛下,此枪是基于洪武十六式步枪改进而来,为洪武十八式步枪,准备批量制造。这枪有效杀伤距离更远,更重要的是30步内可以保证射击精度。改进了工艺以后,只要能保证质量,勤于维护,不易炸膛。”

    老朱闻言大喜,亲自试射了三发过瘾。

    随后问道:“你们说由新机械制造这种火铳,那么现在一年可以造多少?”

    匠人回道:“禀陛下,现在因为镗床还是不足,所以产能还没有完全上来,今年应该能生产一万二三之数。若是有大量此等镗床,草民预估一年可产新式步枪3万支,马枪万支,短铳也不下万支。”

    闻言后,老朱赶紧把一旁的张永喊了过来,问道:“张永,这种新式机械制造有何困难吗?俺需要你大量制造此种机械。”

    张永闻言答道:“启禀陛下,此乃新式镗床,专用来生产枪管。相较于传统的制造,借助水力代替人力,这样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工作,而且现在枪管的质量也得到了长足的提升。”

    张永一边说,一边把老朱他们带到了一台水力镗床前。介绍了一下这个机器的大概情况和工作原理。

    听得老朱啧啧称奇。

    接着张永也说起了目前的困难,张永指着一个大型的圆盘说道:“陛下,此乃是齿轮,齿轮的精度和强度是机器的关键,目前只能使用青铜制造这种齿轮,因此这台机器造价昂贵。奴才等也想过改用铸铁,但是铸铁目前易断裂,暂时还没有想到好办法,除非丘聚那边能提供更好的铁。其次使用的镗刀制造麻烦,价格也很高,且镗刀属于易耗品,需要经常更换。因此目前制造进度缓慢,而且内宫监人手不足,每年怕是只能生产不到10台。”

    老朱闻言也不以为意,新东西有困难也很正常,老朱说道:“太子,最近琼州发现了大量的铜矿,你来协调此事,铜矿要保证这种机床齿轮的制造。工匠让工部那边想办法抽调一点过来,具体的你和下面人议一议。”

    对于张永的抱怨小朱也表示无可奈何,又是材料学科技拖了后腿,不然更先进的枪钻原理他也懂个大概。

    不过小朱也知足了,比起历史上带嘤的水力镗床,已经早了将近四百年,还要啥自行车呢。

    接着老朱又参观了水力压床,看到一件崭新的胸甲,一顶钢盔被压床冲压出来以后老朱很是高兴。

    甚至老朱还拿着一顶刚刚造好的钢盔戴了起来。

    所有人都在心里快速的盘算着每年大明还能制造多少套盔甲。

    随后兴致不减的老朱又参观了兵仗局各个车间。

    当看到匠人们在炮管内用刮刀刻画的时候,小朱告诉他这是膛线,要是研制成功了,火炮可以打的更准,这让老朱满怀期待。

    看到正在制作的颗粒化火药,老朱也询问了一些新的问题。

    又看到了一些新的火药研究。

    不过此时的小朱却被惊呆了:这是哪个天才,竟然开始研究褐火药了。

    忍住了直接告诉答案的冲动,小朱还是选择让匠人自食其力。小朱明白他不是样样精通,更无法亲力亲为,后续的苦味酸炸药他就知道来自于染料,更后面的TNT更是只知道个化学式,怎么造硝化甘油这些原材料他更是一无所知。

    小朱觉得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科研体制,比时不时叮一下的科技跳跃更为关键。

    参观完整个兵仗局后,老朱又赏了几个功监名额。

    其中一个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匠,由于子女都已在国子监求学了,老朱直接赏了个诰命给他年迈的母亲。

    感动的匠人差点晕了过去,更是决定为了皇帝死而后已。

    今天一下午,老朱和身后武勋的笑声就没有停过。

    他们所有人都明白,有了更好的装备意味着明军将会更强大,意味着会有更少的弟兄死于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