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乃是大汉太后!
繁体版

第三百零七章 噱头

    “陛下当真觉得那陈禅说的事情可以做到?”

    当刘隆带兵再次离开汉中准备进入河西四郡的时候,那一直沉默不语的虞诩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他不会再跟随刘隆继续前往西北了,他已经得到了全新的任命。

    会代替邓成担任汉中太守,和马续一起平定汉中的贼寇,同时巡视西川之地,将这些世家豪族解决掉的同时,也会将某个道士给直接带走

    而后面的战事,自然就交给刘隆了。

    只不过,此时的虞诩还是忍不住拦住了已经准备离开的刘隆,并且问出来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臣相信陛下的能力和决定,但是臣更加相信以陛下的眼光肯定能够发现,他陈禅所说的那些事情可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

    这武都的事情的确是有些骇人听闻,若是能够让武都郡恢复如初那也是相当不俗的。

    而且的确是可以让武都郡成为我大汉的另一处粮仓,并且给日后的西北战场提供大量的粮草和辎重。

    甚至还有兵源!

    但这代价却是可以称之为巨大的,就以如今我大汉的局面来说,如果要拿出那么多的钱帛,粮草还有徭役

    陛下,秦是怎么亡的,你不是不知道啊!”

    虞诩此时说出来的话语的确是有些.生硬的,他们曾经探讨过很多次暴秦是否暴的问题。

    因此,虞诩也知道刘隆对于暴秦这两个字有着很深的理解。

    今日自己直接将这件事情放在暴秦这个话题上,果然是让那刘隆顿时停下了自己所有的动作。

    脸色也变得沉默了起来。

    “你升卿啊.”

    “臣在!”

    “你觉得朕,是昏君否?”

    “陛下说笑,臣断不甘如此想!”虞诩此时再次躬身行礼,然后朝着面前的刘隆解释了起来。

    “臣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也知道武都如此模样如果不管不顾日后恐怕还会让这武都的情况更加的严重。

    甚至会影响到日后整个西北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而今日陛下将武都整体修复不但会让武都的百姓受到天大的恩惠,更是会让日后这西北的战事.减少很大的压力!

    臣知道陛下的不容易,但是臣还是想要劝说陛下三思而行啊。

    这件事情断然不能不能不能急于求成。

    这耗费当真是太大了。

    虽然我大汉这些年有了些许恢复,民生和底蕴都算是得到了些许喘息。

    可如果继续这么折腾下去的话.”

    “再这般折腾下去,这武都军是否能够恢复原状真不知道,但是我大汉一定就会分崩离析了。

    你是想要说这件事情么?”

    “.陛下果然是看得到的.”

    “朕当然是看得清楚,这种事情朕若是看不明白那朕也实在是有些太过愧对太后,亏待太傅这些年的教导了。

    那陈禅是想要在那史书之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朕可不想如何的折腾。

    修缮武都,若是最终侥幸成功了,那陈禅最起码也是名留青史,日后少不得要被供奉一二的。

    但若是因为这件事情让这百姓哀声载道,那朕就真的距离昏君不远了。

    这种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事情,朕又不是傻子。你觉得朕会做么?”

    “.陛下既然都明白,为何还要”

    “为何还要同意是么?”刘隆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觉得陈禅此人如何?”

    “一个颇有几分本事,而且十分刚硬的老匹夫!”那虞诩听到了刘隆的话语,立刻就给了陈禅一个评价出来。

    而这个评价,很明显让这刘隆非常满意。

    “升卿说的不错,这陈禅的确是如此,说他年迈无用那自然是胡说八道。

    但若是说他本事不俗.此人却又是个重威之人!

    从他的评价之中也看得出来,这陈禅的出身不太好,加上性格刚正不阿,说实话是一个不知道转弯的家伙。

    在他治下,这世家豪族也不敢太过于放肆,这说明他颇有几分本事。

    但这些年他做事也有些横冲直撞,那些百姓也好,那些羌胡也罢,是没有和他相争的,对他也颇为畏惧。

    但这并不是说他能够让地方富饶。

    无论是当年在巴郡,还是在益州,亦或者是在汉中与三辅之地。

    朕并没有在御史交上来的奏疏之中看到他的名字,来此汉中也看得出来。

    平稳是平稳了,但是.这富饶二字却是什么都没有看到。

    另外朕也看了这汉中的情况。

    当年这陈禅离开汉中的时候,程信还活着呢,身为汉中的府君,单单说在这地方上的威望和表率之心。

    他恐怕还远不如程信。

    有句话说得好,自建武以后,群儒修业,开按图纬,汉之宰相当出坤乡,可见这汉中也是一般无二。

    当年这汉中大乱,那羌胡畏惧陈禅并不是因为担心陈畅将他们剿灭,而是因为知道了陈禅的名声,知道他不惧死。

    所以并没有想要鱼死网破的羌胡最终选择徐徐后撤,放弃这已经没有了什么希望的汉中之地。

    之后,还是程信结故吏冠盖子弟严孳、李容、姜济、陈巴、曹廉、勾矩、刘旌等二十五人共同盟誓于汉中。

    这群汉中的官宦子弟以及后代们直接招募兵马,组成了如今的汉中精锐,挡住了那羌胡数年的时间,最终他们活下来的那真的是难寻一二。

    由此可见,这陈禅虽然能力手段不俗,但真正论及这拉拢人手,收复民心的本事,他远不如程信。

    不过好在他威望足够加上性格不错,朕用他也是因为他可以帮助朕。

    这一点你可要想明白了才行。”

    听着那刘隆的话语,一旁的虞诩也是忍不住变换了自己的脸色,似乎是终于有些明白了过来。

    “陛下的意思是利用那陈禅.”

    “谈不上利用,只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刘隆直接轻笑了起来,“他想要名留青史,从此成为真正的天下名士。

    而朕也想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将兵马留在手中,同时让任尚等人可以放松警惕。

    这样朕才可以继续清剿那些羌胡,才可以寻找机会将这战线直接送到西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