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对错难分,浪漫如期而至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独自流泪(中)

    吃完了饭,黄斌没有歇息一下又准备下地干活了。临走之前对黄明慧说着,“慧儿,一会,等妈妈吃完饭,你就去吧,早去早回,路上慢点。”

    “嗯,我知道了。”目送哥哥离开,照顾着妈妈吃完了饭,黄明慧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出门了。从黄明慧家到镇上,差不多有十五里的路程,来回三十多里。女孩子骑自行车一般都比较慢,再加上买东西的时间,一来一回差不多要两个小时。

    来到商店,黄明慧打量着货架上的商品。看着商品的价格,没有大手大脚花钱的资本,黄明慧只是简单的买了点东西。有几块月饼,一包桃酥,两斤瓜子外加一瓶二两的烧酒。

    出了商店,又来到了一家菜店。在菜店里黄明慧买了两斤猪肉,买了点必备的调料,又买了点便宜的蔬菜。结完了帐,看了看手中余下的,不太多的钱,带着不自信的表情,又来到了,镇上的唯一一家卖鱼的小店。

    “老板,你这鲤鱼多少钱啊。”走进鱼店,黄明慧看着水里面的鲤鱼说道。

    “这个呀,两元一斤。小姑娘,你要个大的还是小的。”老板很热情的招呼着。

    “老板,给我一个三斤左右的吧。我回家要做红烧鱼,太大了不太容易熟。”三斤的鲤鱼,在这么多鱼中是很小的了,黄明慧有点自卑的看着老板说道。

    “好来,我看看啊。”老板并没有轻视的表现,面带微笑的在池子里抓了一条不大的鲤鱼,放在了电子秤上。“这条鱼三斤多一点点,算你三斤,一共六块钱。姑娘你看,这个可以吗?”

    “可以,谢谢啊。老板,给你钱。”看着老板和蔼的表情,黄明慧高兴的点头。

    “姑娘,你把钱放在这个盒子里吧,你稍微等一下,我帮你把鱼杀好。”

    “谢谢。”黄明慧再次谢过老板,把钱放在了盒子里。一会功夫,老板就杀好了鱼,找了个袋子,装好后递给了,黄明慧。

    “谢谢老板,老板再见。”

    “姑娘,下次再来啊。”互相道别后,黄明慧拿着所有的东西,骑上自行车,向家的方向走去。

    回家的路上,要穿过一条河,就是流经我们县的,最大的河流———骇河。在骇河上,有一座全县最长的桥———生产桥。这座桥是八十年代建造的,大约二百米长,平时有不少人在桥上玩。。生产桥,是黄明慧回家的必经之路。来的时候,由于是吃饭的时候,所以人不是很多。可当回来的时候,桥上,以及桥的周围都有不少人了。

    正值放假的时候,那时候的机动车辆很少,没有什么堵车,车祸的情况出现,所以周边很多村的人,都喜欢来桥这里玩耍。桥下河的两边有许多钓鱼的,河里也有几个自制的土船,在水面上漂浮着。桥上有许多散步闲聊的年轻男女,也有一些嬉戏打闹的孩子。桥的两边有很多摆摊的商贩,有卖甘蔗的,有卖气球的,有卖零食玩具的,最吸引人的,是卖爆米花的两口子。

    那时候的爆米花,还是老式的加工方式。把玉米放在一个很厚的,上面装有温度计的,很黑的铁罐子里,烧到一定的温度,拿到一个后面绑有袋子的铁网里,只听砰的一声,伴随着一阵白烟升起,一大堆爆米花诞生了。那声音,那景色吸引了不少小孩子的围观。

    因为桥上的人很多,黄明慧并没有骑着自行车过桥,而是下车,推着自行车向前走着。黄明慧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走到桥的中间停了下来。放好自行车,慢慢的走到桥的围栏边上,扶着围栏,环顾着四周。

    看着在桥上行走的男女,看着在爸爸肩上开心的宝贝,看着吃着甘蔗,玩着玩具嬉笑打闹的孩子,看着烟雾中忙碌的商贩,看着桥下悠闲钓鱼的人们,看着在河面上自由漂浮的小船,黄明慧的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了笑容。

    短暂的微笑过后,黄明慧又趴在围栏边上,陷入了沉思。回忆着那段不堪的童年,回忆着妈妈发病时的疯狂,回忆着爸爸喝酒后,在家打,砸时的场景,回忆着自己无助的缩在墙角时的悲哀。看看别家孩子童年,再想想自己的遭遇,黄明慧陷入其中,一时无法自拔。

    陷入痛苦回忆的黄明慧,眼里的泪不自觉的,一滴一滴的落了下来。伴随着泪珠速度的加快,慢慢连成了一条线。再也忍不住的黄明慧,小声的哭泣了起来。

    短暂的哭泣过后,黄明慧冲着远处的河面大声的呼喊起来。喊声很大,其中夹杂着一丝悲鸣,充满了黄明慧心中的委屈和不甘。喊声伴随着流水,飘荡向远方,足足十几秒过,才停了下来。

    旁边的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听着带着悲鸣的呐喊,好像又听懂了些什么,都静静的看着黄明慧,没有打扰。

    发觉有点失态的黄明慧,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向四周的人鞠躬道歉。随后,骑上自行车,慌张的向家的方向走去。

    看着消失在视线里的黄明慧,四周的人们也发出了一丝悲哀的叹息。(生活在农村的我们,也可能都有感同身受的遭遇吧,惺惺相惜也就成了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