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闲余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 人之初,性本善?

    放下手机,在回忆中睡着,睁眼看到的是经过我耕耘劳作后的田地,隐隐已经有绿芽冒头,付出之后看到了希望,我的心里还是有点开心的。

    没一会儿,看到东山挑着水回来,笑着走过去调侃道:

    “这咋还亲自动起手了。”

    “我迁海康,实编于民。少而躬耕,老复其真。乘流得坎,不问所因。愿以所知,施及斯人。”东山好似没听到我的话,挑着水念着诗走进了田中。

    看他那认真的模样,我的心里好似有了自家孩子快被别人拐走的想法,拿起一边的水桶,也开始了忙碌,在水塘和田地之间不断的往来,心境慢慢有了变化,好似除了等待田里的庄稼长成,其他的事和我没了多大关系,浇灌完一遍后,我蹲坐在了田艮上,等着它们的成长。

    “有什么感想?”忙碌完的东山走近问道。

    “先且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而已。”我笑着说道。

    “就准备在这种一辈子地?”东山继续问道。

    “这样不也挺好,学学古人,咱也来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沉浸在了想象之中。

    就这样在美好的想象中被东山一巴掌给打回了现实,这深沉还没保持多久,就被东山这一巴掌给打破功了,不待我翻脸,东山轻声说道:

    “这才安逸了几天,就准备摆烂了,不要忘记了你的初衷。”

    沉默了一会儿,收起了安于现状的想法,起身默念醒字,再睁眼已经回到了现实世界,起床出了密室,洗漱一番后,径直下了楼。

    大厅里除了子规再没看到旁人,吃过子规带来的早餐,刚准备出门转转,迎面就碰上了一个人,抬头一看原来是好久不见的小晨,简单打了声招呼就准备走,却听她说道:

    “老板有没有兴趣和我去狗市收个东西。”

    说起狗市,很多我市人民听说过,不一定去过,只有常去这里的人才知道狗市不光是一处买卖狗的市场,鸡鸭鹅兔鸽子猫咪花鸟鱼虫古董旧货石头剪刀布,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说不上应有尽有,却也是五花八门。

    狗市形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是一个野生市场,在官方的市场名录中,狗市是不存在的,但它却顽强地生长在市井陋巷里,是一些宠物爱好者买卖猫儿狗儿鸟儿的去处,也是收藏者淘换古董旧货必去的一个地方。

    如今的这个狗市,依然没有名称,没有基础服务设施,没有城管撵,也没有人收摊位费。狗市位于泾河北路距离广成大桥不远的北山根下,一片露天空地上,晴天尘土飞扬,雨雪天泥泞不堪。每到周末,这里是人欢狗叫,鸟鸣花香,热闹非常,前来赶集的市民络绎不绝。这里是爱狗爱猫爱花鸟爱鸽子爱古董爱收藏人士的乐土,说实话我也是众多只是听过,却没去过的人之一。

    反正没什么事,索性就答应了她得邀请,两人打车到了这个传说中的地方,这里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跟在身后的小晨说道:

    “还得等一会儿卖家才来,老板你先随便看看吧。”

    嗯了一声后,就钻入了人流,对这个只闻其名的‘圣地’好奇心让我迷失,只是随便转了一圈,口袋里就多了几个讨喜的小物件,还在逗弄一只小法斗的时候,小晨打过来了电话说卖家到了,挂了电话几个转身就看到了小晨,走过去之后,她把我带到了一个角落,和我们交易的是一个面带笑容的中年人,客套几句后,他从随身背的包中拿出了一个镜盒,我小心接过打开后,里面是一个很少见的鼻烟壶,此时就听这大叔叙说着关于此物的来历,从身世到传承,再到工艺的不凡之处,随便听了一耳朵,我就知道都是些江湖中人的套话。

    他说他的我看我的,从它的工艺不难看出这是出自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的,笑着把东西递给了小晨,她接过之后看都没看一眼轻声说道:

    “老板你觉得这个多少钱收合适。”

    我只是知道这个东西,可价格如何我自然不懂,思索一番把我看出来的情况,小声说给了小晨,至于价格我没能给出意见。

    说完这些我就退到了一边,看着小晨和这位大叔小声交流,我则把目光转向了人群,大概过了十多分钟,大叔一脸憋屈的拿出了二维码,小晨付过账后,本还想在看看的,小晨说青秧姐有事要宣布,就等我两了,只好先回茶楼,有时间再来这里就是。

    进入大厅后,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菜,青秧看我进来,就张罗先吃饭,等我坐到主位,青秧做到了我的左手边后,其他几个人才坐了下来,果然青秧在哪里,规矩就在哪里。

    吃过饭,小晨和升卿自觉起身收拾碗筷,等她两再坐回原位,青秧看向我开口说道:

    “既然老板你已接手W,那我们也该让你了解一下W的运作根本。”

    说着她递给了我一个账本,当我打开,只是看了第一页,我的后背都微微一紧,在这期间没有一个人说话,我只能听到自己粗重的呼吸声,等我看完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合上之后,我咽了一口唾沫,低声说道:

    “你们在这个世界的阴暗处所做的这些,是那位授意?”

    几人同时点头,我继续问道:

    “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青秧低头作沉思状,轻声说道: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给我说过:有些事论心不论迹,有些事论迹不论心,计较的深了,这世间就没了完人,闻人善则疑,听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他们做错什么,自然有法律去制裁,善恶到头终有报啊。”我轻声说道。

    “这世间的腌臜之事太多,迟来的公道还能算公道吗?”青秧轻声问道。

    是啊,迟来的公道,如何能挽救那些受害者在这期间所承受的一切,在这个以人为主的社会中,还有多少人心里有礼仪廉孝耻的概念。

    可能是现在的法律太仁道,让心中有鬼的人愈发肆意妄为。

    等我从这杞人忧天的状态中回过神,身边就只剩青秧一人,她轻声说道:

    “老板,你可能一时无法接受,今天就先这样吧。”

    说完她起身要走,我试探的说道:

    “以后若是还有这类事,我可以参加吗?”

    她头都没回道:

    “再看吧。”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好似看到了行走在阴暗处的光。

    起身上了三楼,心里的沉重让我陷入了纠结,纠结这世间为何有这么多恶人,纠结这些恶人是否真的从小心里就住着魔。

    脑海里全是那账本上的事迹,我深深的怀疑起了这人之初,性还是善吗?

    现如今大多世人可能只会善我者善也,恶我者恶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