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大汉,贫道张角
繁体版

第三话 细品经书分三卷,教学三人欲远行

    张角坐在正厅前,右手拿着一杯茶水,左手拿着竹简,津津有味的看着。

    手上的竹简,正是自己脑海里《太平经》的手抄版,在张角察觉到法术的存在后,便仔细阅读了几日《太平经》。

    他发现,自己在阅读《太平经》时,往往能够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仅仅几日,他便能熟练运用《太平经》上的法术。

    《太平经》共十部,一百七十卷,以甲乙丙丁等分类。

    根据张角几日来的整理,《太平经》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控天象、掌道法、符水治病、撒豆成兵,假鬼神以为助,张角根据特性,将其称为天卷。

    二是控地势,改地脉,掌杀伐,善用兵,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张角将其称为地卷。

    三是掌人心,看面相,善治人,习手足,便器械,安邦定国,以利民便治国者也。张角将其称为人卷。

    经过这几日的研读,张角便能将这一百七十卷全部记住,并且融会贯通。

    张角本以为这些经书没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学习无法理解,却没想到这些法术,常理,只要他稍加练习便能掌握。

    仿佛《太平经》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样。

    一旁的张梁跑了进来,自从韩家村一行后,张梁、张宝二人原本嚣张跋扈的性子便消失不见,也再也没去过雅舍。

    反而是每日出门都会拿些大钱,赏赐给路边的百姓。

    张角的父亲常年在外跑商,一年也不会回到家中两次,俗语到:长兄如父,从小开始,张宝与张梁,便是由他照看长大的。

    对于两人能有如此改变,张角自是开心。

    “大兄,我也想学那日你施展的术法。”

    一旁的张梁跑了过来,见张角的茶杯空了,连忙给他满上,然后一脸殷勤的朝着张角说道。

    “你啊!”张角笑着:“去吧张宝也叫来。”

    “好的大兄,我这就去叫二哥来。”

    张角本以为这经书难学,本想过几年自己能够融会贯通之后,在教与兄弟二人,但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快。

    “对了,把波才也叫上。”

    ......

    张宝、张梁、波才三人席地而坐,张角则在他们的面前,坐在了重席上。

    波才近些日子才吃了几日饱饭,张角按照《太平经》上的用膳之术,为波才定制了每日的吃食。

    同时每天用气渡三人的经脉,为以后的修行练气打基础。

    四人的身体也没落下,张角为了防止自己十几年后病死,每日除了看《太平经》外,便按照养生的法门来锻炼。

    “这是《太平经》,也是修行法门,你等先看一遍吧。”

    张角一挥衣袖,四卷经书便飞到了四人面前,让几人看了起来。

    “大兄,你这经书,只有这地卷上有字,其他两卷都是空白。”

    “是啊,我这里只有人卷有字......”

    张角眉头一皱,结果两人手中的经书,观察了一番,发现并无异常:

    “你确定你们看不到其余两卷?”

    见两人郑重的点头,张角摸了摸头,随即释然的笑道:

    “缘法所至,你等二人专心学好那一卷便好,莫要贪心。”

    随后将头转向波才:“波才,你可以看见几卷?”

    “师傅,我这三卷都有。”

    一旁的波才已经沉浸在了书中,听闻张角的问话,方才清醒过来,连忙答道。

    对于波才的天赋,张角很是了解,那日带着他回到张家,便请了一教书先生叫波才识字。

    令他惊喜地是,波才有过目不忘之能,仅仅几日,便能熟练掌握文字。

    张角笑了起来,随后对着张宝、张梁笑道:“你二人莫要羡慕,看多看少,皆由天定,非人之力也。”

    “这《太平经》上的每一卷,都够常人参悟许久。”

    《太平经》含有三种修炼气的法门,张角按其特性,分给了三卷。

    平常人体内并没有气,都需要修炼而来,像张宝、张梁、波才三人体内有气,但气的量远远小于张角。

    没有法决,气便没法产生或者增加,没有法术,气便没法施展。

    张角哪怕是不修练,体内的气也在增加,他观张梁三人,每日也是如此,但增加的要少于张角。

    与其说是气,张角更认为这是“天命”。

    他读过《三国演义》,但现实与那部小说略有不同,自己是真的可以符水治病、撒豆成兵。

    通过里面的剧情来讲,这三国,正要由他来开启,而如今的天命加持,每日体内的气不需要修炼便会增加许多,更能印证他的想法。

    他也观过其他人,无一例外,体内皆无气,而天地间的气也是如丝如缕,似有似无。

    他推测,应是如今乱世未起,天地未复苏。

    当然也可能是他的层面过低,接触不到真正有修为的人。

    但他每天依旧会修行练气,毕竟每日自然增长的气远没有自己修炼来的气安心。

    张角想着,便被张梁、张宝二人的问题打断。

    “大兄,此处是何意?”

    “大兄大兄,这段法门好晦涩啊......”

    整整一个半时辰,张角在两人的提问声中度过。

    人与人之间确实有差距,对于他而言,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吃饭喝水呼吸般畅快。

    一旁的波才虽然偶有问题提出,但却在一个半时辰内,没有询问超过五个问题。

    而张梁、张宝二人,悟性极差,无论是修行法门,还是在经文的理解上面,都远逊色与波才。

    “今日先到此吧,修行法决可都记牢了?”

    对于张宝、张梁,张角勉强让他们记住了地卷、人卷的修行法门,而一旁波才已经记住了三卷的所有修行练气法决。

    “回去之后,莫要擅自修炼,以免出了岔子。”

    张角面色严肃,他们才学会法决,如果不在他的看管下擅自修炼,出现意外可不好。

    “尤其是你,波才,凡事莫要心急。”

    张角深深地看了波才一眼,对于张宝、张梁,他与他们相处二十多年,自然明白他们的秉性,虽然爱玩了些,但是对于他这个兄长的话,还是很服从的。

    但波才眼中充满仇恨,一个被仇恨蒙蔽的人是最心急的。

    波才天赋很好,张角不能让他擅自修炼,毁了他的修炼。

    “尊师长命。”

    一旁的波才身躯一抖,随后恭敬的朝着张角行礼。

    张角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摆了摆手,让三人离开。

    见三人离开,张角陷入了对未来的思考中。

    他有过十几年的高等教育,自然明白,农民起义少有成功,先行者只是为真龙铺路。

    他还在考虑未来要不要立太平道,传教众人,最后发动那场史诗级般的起义。

    但他又想起了那孩童的话、波才的话。

    张角心里很复杂,不过片刻,便又大笑了起来:“罢了,考虑未来十多年甚至二十年后的事情未必有些太早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史书之事毕竟只是史书之事,这大汉到底如何,我还要亲自看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