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大汉,贫道张角
繁体版

第一话 仙人传经张孟凌,三人治病初入世

    诗曰:

    千年之人反古来,万世太平从此开。

    仙人传经治天下,苍天应死黄天立。

    社稷从今云扰扰,兵戈到处闹垓垓

    且看风云如何动,变得苍生雾开来。

    东汉天子刘宏在位,嘉平三年五月五日五更三点。

    巨鹿郡,某林中。

    张角站在林里,略有茫然的看着手中的经书。

    他在身死之后来到汉末,本以为仅仅是与那位大贤良师名字相同而已。

    却没想到真有一天自己能够得到这卷太平经。

    张角前些日子举茂才不第,没有当上那千石县令,便想来山中采些药材,舒心散情。

    直到碰到一个在御风而行的老人。

    他或听说或从书中读到过这世间有些人具有异于常人的能力。

    如那汉高祖刘邦斩白龙起义、楚霸王项羽拥有一人在数十万大军中横行的故事。

    但他一直觉得只是古人所幻想的神话,直到他今日亲眼所见。

    那老人鹤发童颜、手持黎杖,将他引入洞中,赐给他这卷太平经,告诫他要拯救天下百姓,随后化作清风而去。

    张角看了一眼那老人飞走的位置,又看了一眼手中的太平经。

    心中并无多少惊慌,毕竟此事再奇,也没有他重生穿越来到此奇怪,他甚至还有些好奇这经书。

    随后双腿盘坐在地面上,他想要看看这太平经中到底记载了什么。

    这卷经书用的是玉简而非常见的竹简。质感精美,尽管是炎热的夏季,但摸起来还是冰凉凉的。

    经书很薄,常理来说应该记载不了几百个字,这令张角不解,据他所知,太平经应该有二十多万字才对。

    带着疑惑,张角将太平经拉开,刚一打开,整卷经书便发出耀眼的光芒,飞进了张角的脑海里。

    有诗为证:

    路通还道非侥幸,仙授天书岂偶然。

    仙人赐经竟入脑,今日方知我为谁。

    张角一愣,随后感觉脑海里一阵剧痛,仿佛有人将他脑海里的记忆平白增多了一段一样。

    太平经分天卷、地卷、人卷共三卷,里面记载繁杂,囊括诸子百家学说、医术、占卜等因果循环术数。

    张角现在只觉得脑子要被分成两半,他捡起一旁采满药材的草袋子,背在身上,跌跌撞撞的向山下跑去。

    回到张家,张角方才觉得脑海里的剧痛略微缓解。

    张角坐在椅子上,为自己倒上一杯热水,饮下后刚要观察一番脑海里太平经内容,便听到一声呼唤。

    “大兄,你回来了!”

    一道兴奋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张角放下杯子转头一看,正是自己的三弟,张梁。

    “兄长莫要为茂才之事伤心了,我带你去雅舍放松一下如何。”

    张梁一脸坏笑,兴高采烈的看着张角。

    雅舍是巨鹿青楼的别称,大多去听女子弹唱跳舞的地方,他们三人可是那里的老顾客了。

    但如今的张角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哪有心情再去青楼。

    张角瞄了一眼自己采回来的药草,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上山采药,然后下山免费救人。

    一是为了练习自己的医术,二是尽他自己所能,帮助这些穷苦人们。

    这也是他能被举茂才的原因之一。

    随后盯着张梁,脑中活络了起来,缓缓地开口说道:

    “叫上张宝,今日下山治人你二人也一起。”

    “兄长,我又不会医术,何故来此?”

    三人骑着马匹,来到了巨鹿治下的一处小村庄,村庄不大,约莫有一百多户人家,因村庄内人们大多性韩,故称韩家村。

    张家本是巨鹿的小族,虽然不知道真正的豪强生活如何,却也见不了底层百姓的疾苦。

    张角自然要出来带着他们见见世面。

    “你二人以及冠,岂不知着天下之大,怎可行事。”

    张角牵着马绳,眺望着不远处的村庄。

    待三人走进村庄,入眼便是在天地间辛勤劳作的百姓,如今天刚蒙蒙亮,约是寅时,但大部分人已经开始在田地间忙碌了。

    此时是炎热的夏季,农民们大多愿意在丑时末寅时出开始劳作,这样刚好可以避开一天中最炎热的午时,然后在酉时趁着天未黑继续劳作,戌时回家睡觉。

    田野间很少看见成年的男子,大多是些幼年的孩童、妇人和白发的老人。

    朝廷常年讨伐西羌,打了百年,成年的男性大半都在边关,导致如今田地只能由他们来打理。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或姑,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田地间的小孩子嘴里唱着童谣,大约五六岁的年纪,一旁的老人见三人骑着大马来此,连忙捂住了他的嘴巴。

    随后向着三人鞠躬道歉:

    “小老儿孙子,乡野村人未有教养,还请大人勿怪。”

    一旁的张宝闻言饶有兴趣,向着那老者问道:“父老,您贵康?”

    “不敢不敢,小老儿三十有三,原为巨鹿西曹掾下属,年事已高,便回来打扫田地。”

    一旁的张梁闻言笑了起来:“大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马上也要而立之年了吧。”

    虽说年龄相近,但两人外貌差异巨大,张角皮肤细致、面容英俊,一头乌黑的长发,而反观老人一头白发,手上褶皱枯槁,面容憔悴。

    张角瞪了张梁一眼,刚想说些什么,便听见一旁的儿童大哭。

    “大父,我想阿翁了,娃儿好饿,好饿好饿,我们到底还要做多少工才能买下一处田产啊。”

    “那野草好难吃,我想吃栗米。”

    那孩童在那里大哭,说出来的话令三兄弟沉默了好久,一旁的老人连忙将那孩童抱起安慰着孩童。

    “娃儿莫哭,等你阿翁回来,我们天天吃栗米。”

    过了良久,张角脸上才挤出一道笑容来,转过头来:“张宝,将笼饼分于他们些。”

    “不可不可,我等村夫,吃些野菜即可,哪敢享用这种吃食。”

    一旁的老人吓得跪在了地上,低着头,对三人说道。

    张宝伸向口袋的手一顿,举在空中的手停在那里,像是木偶一样不知所措。

    张角连忙将那老人扶起,“老人家,我们是下山治病的道人,有什么苦难与我们说便好。”

    一旁的张梁也插话道:“对对,我等乃是......”

    在一番解释后,那老人才接下几张笼饼,放入自己的怀中,有些肉痛的掰下一小块,递给旁边眼馋很久的儿童。

    “娃儿莫要贪吃,这些饼搅碎了泡汤,够我们吃七八天了。”

    ......

    三人在送饼给他们之后,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连忙牵着马逃离了那里。

    进入了村庄中心,三人便看见一名衣着破烂的中年人,向着几人奔来,来到他们面前,拱手向着三人行礼。

    “在下韩家村里魁,不知几位是谁家公子,哪位高人,前来韩家村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