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照夜
繁体版

十二章 狐仙还乡

    再次坐下吃席,伍陌的待遇可不一样了。四下里无论是幽魂鬼魅,妖仙精怪,都轮番过来敬酒攀谈。

    原因正是钟馗帝君临走的一句调笑。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能得到钟馗帝君的赏识,即使只是一句赞语,在这些幽魂精怪看来都是不得了的事。更何况钟馗帝君断言,未来伍陌的本事不会弱于那儒生孙卿。

    孙卿的本事大家刚刚都看在眼里,硬捍钟馗帝君两剑,尤其是最后这一剑斩春秋,惊天动地,骇人听闻。

    虽然第二剑孙卿没有接下,但妥妥的虽败犹荣。

    于是各类妖魔鬼怪纷纷上前找伍陌套近乎,纵是刚正不阿,不喜欢钻营的,也远远点头致意,遥遥举杯,表达善意。

    伍陌疲于应付,全靠话唠鬼一张无敌大嘴帮忙。

    昔日听闻儒门有大儒舌战群儒,辩的一众大儒哑口无言,怕也就是这般情景了。

    有话唠鬼帮忙应付,伍陌抓紧时间胡吃海塞。

    正吃着,一只狐狸精站在了他的面前。

    这狐狸精可不是美女,而是个老头。

    狐狸老头长的慈眉善目,一把山羊胡子飘洒胸前,身材瘦瘦小小,显的杏黄长袍空空荡荡。他左手拄着一支楠木拐,拐上满刻云纹,拐头上雕着一只探云而出的仙狐;右手端着酒杯,亲切而来。

    “看小兄弟身负剑匣,师承哪位剑仙呀?老狐狸对这附近还算熟悉,可没见过小兄弟。”狐狸老头看着苍老,声音倒是中气十足,不过有些尖细。

    伍陌被问的一愣,瞥见敬酒的狐狸老头背后的六根尾巴,站起身来。

    虽然伍陌魂魄重塑记忆不全,但基础的常识一点没忘。

    妖仙修行方式与人族不同,重点是觉醒血脉神通。随着修行血脉越纯净,神通越高强。

    但凡狐狸成精的妖仙,想知道它本事高低,看看尾巴就知道了。昔日九尾天狐,法力通天,险些亡灭一国。最后还是道门几位祖师一齐出手,才镇压九尾天狐,让她皈依了道门。后面为了安置她,还在道门专开一门灵狐法派,赐了箓印,让她安心修炼赎罪。

    这狐狸老头六只尾巴,放在一众普通妖仙里也是老祖级别的人物了。

    伍陌不敢怠慢,抱拳自报家门:“在下伍陌,无门无派,也没有师傅。正准备前往临安城参加仙考,拜师金乌宗呢。敢问老仙名讳?”

    见伍陌有礼有节,还没有门派师承,狐狸老头眼睛笑成月牙,笑道:“好啊,伍陌兄弟气宇不凡,定能仙考夺魁,平步青云。承蒙大家抬爱,都唤我一声胡三太爷。”

    “借胡三太爷吉言。”伍陌知道是对方客气奉承,但是听着就是那么舒坦。

    胡三太爷举杯,又开言道:“一会酒席散去,伍陌兄弟如何去呀?”

    伍陌饮了一碗酒,如实回答:“一会酒席散去,晚辈就要继续赶路,沿岷江而上。”

    “恰好顺路,我刚好可以捎伍陌兄弟一程,也请伍陌兄弟去我梦仙乡坐坐。”胡三太爷不容置否,也不等伍陌回答,点头致意而去。

    说走就走,酒足饭饱之后,依依惜别话痨鬼大哥,伍陌搭着胡三太爷的车辇再次上路。

    与胡三太爷攀谈,伍陌这才了解到胡三太爷还是一族之长。狐仙当中,因为九尾天狐出身青丘山,所以青丘狐最为知名。胡三太爷所在的梦仙乡也是狐仙中的一支大族,除了没出过九尾天狐,规模上丝毫不输青丘山。

    一族之长要有一族之长的派头,别看胡三太爷在钟馗帝君面前毕恭毕敬,一上路也是有几十名狐子狐孙侍奉左右,连带伍陌也沾光享受了一把。

    就说这架车辇,内里几乎就有寻常百姓家一间北房宽窄,锦云缎面的座椅,内里不知填充了何物,坐上去如坐云端。车辇里还有饮茶的茶座,议事的小桌,以及伍陌与胡三太爷之间的丈余大桌,上面放着些伍陌叫不出名字的点心果品。

    四下更是摆放着绿植鲜花,壁上还挂着一副长卷,画的正是梦仙乡盛景。

    壁立千仞云生处,一梦仙乡绘千川。

    见伍陌直勾勾盯着长卷发愣,似是感兴趣,胡三太爷开言道:

    “传闻画圣吴希孟要画千里江山盛景图,于是神魂出窍夜游神州。

    行至此处,见此地云雾渺渺,仙气飘飘,以为到了神仙故里。就挥笔留下了这幅《一梦仙乡图》,于是此地得名梦仙乡。

    这里悬挂的一副是小老儿闲暇无事的临摹之作,伍陌兄弟见笑了。”

    伍陌虽然不懂画作,但大为震撼,追问道:“那此画真迹现在何处?”

    胡三太爷笑着摸摸胡子,答道:“此画真迹正是供奉在梦仙乡,为我族至宝。伍陌兄弟感兴趣,到时我引你去观看就是。”

    “如此先谢过胡三太爷。”

    车撵行的飞快,不多时就来到岷江水边。拉车的是一只两丈的大小的三尾狐妖,此刻停下脚步,卸下车撵后化成一个青年模样,跟在胡三太爷身后。

    梦仙乡陆路不通,要么飞过去,要么从水路过去。

    水边早有胡家的楼船等候。

    妖仙家的楼船自有神异,胡家楼船载着伍陌与胡三太爷一行,顺大江逆流而上。

    不见风帆,也无人划桨,楼船划破不停拍打的浪头与激流,平稳的逆岷江而行。

    楼船上挂着许多胡字大红灯笼,映的江水血红一片,妖气十足。

    回首楼船灯火处,踏歌一曲走天涯。

    伍陌与胡三太爷坐在船头,有乐师一队,和着浪声晚风奏起雅乐。

    另有狐女献舞,翩然若兰草舒卷,矫捷如流云逐风,妩媚似香风醉人。裙裾翻飞,罗袖流转,玉足动人。

    胡三太爷突然惊讶的发现,伍陌的眼睛居然跟先前传令的大头鬼有些相似,浑圆硕大,像要飞出去一样。

    一路欢歌不提,楼船一路逆行,又拐进一处支流,七转八转,伍陌早就不能辩清方向。

    两岸大片的桃林密不透风,落英缤纷,颇有些仙乡神韵。

    四面渐渐迷雾丛生,胡三太爷站在船头,迎风而立,对伍陌道:“再往前行,就是梦仙乡了,夜晚每家都会挂一盏狐火,无比壮丽。看到灯火,我们也就到了。”

    伍陌也爬到船头打望。四面迷雾厚重如墙,什么也看不到,若无人引领,怕是神仙也找不到他这个“家乡”了。

    船又行了片刻,四周豁然开朗。

    水面又变得宽阔,天也变得高远,明月映照下,远处一片仙山尽在眼前。

    胡三太爷面色大变:“不好,梦仙乡有变,伍陌老弟你随他们过来,我先行一步。”

    话音未落,胡三太爷一跃而起,半空中化做一只十丈左右的大狐,在空中飘逸的盘旋一圈,轻飘飘的落在水面。

    这大狐毛色雪白,无一根杂毛,六只长尾迎风而长,似要遮蔽天穹。

    大狐前爪一挥激起大浪,胡三太爷乘着水雾化成的云气一飞冲天,身体收敛成梭型,长尾也拢在一起,在空中不断摇摆,飘逸而去。

    顺着胡三太爷飞去的方向,伍陌凝聚目力打望。

    梦仙乡死寂一片,并无半点灯火烛光。

    这正是,狐鬼惊鸿舞,楼船逆江还。夜深千烛火,一梦仙乡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