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照夜
繁体版

第十章 真是见鬼

    漫江碧透舞玉带,星汉盛景一河中。

    杂家大圣所著《水经》有云:“岷江水势浩大,奔流而下,其间多携昆仑泥沙碎玉,月光映照,反射莹莹星光,真有星河浩瀚之意。”

    伍陌身负剑匣,沿岷江羌水北上已有三日,晓行夜宿,饥餐渴饮。

    “阡阡已经入定五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醒来,我一个人赶路好生无聊。”伍陌衔着个草茎,溜溜达达,也不着急。

    吴阡再次入定前为他做了详细的规划,从剑冢出发,沿岷江北上,而后向东翻过秦岭龙脉,抵达临安城。三月之后,临安会举行一年一度的仙考,各地英才汇聚一堂,共襄盛举。

    通过仙考之人,就可以拜入金乌宗,有机会“位列仙班”。

    这天下,早就不是人皇治世的天下。

    自懿王天子身故,儒门扶持幼主登基,偏安一隅。

    各地诸侯与宗门林立割据,把控各地。

    虽有百家争鸣,但是金乌宗一家独大,统领亿万妖仙,又开仙考吸纳人族英才,早就成了实际上的天下共主。

    如今剑炉覆灭,金乌宗更是得势,伍陌一路上听说金乌宗正在筹划封禅,确立“天庭”名分,意欲封神,统御万界。

    于是本次仙考成了香饽饽,无数英才趋之若鹜。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路之上伍陌感慨连连,各地诸侯和宗门对百姓层层盘剥,更有各路妖仙批黄挂彩,自封神圣,要求供奉。

    百姓不过风中之粟,只不过是落入谁口的问题。

    “乱世之中,求生不易。阡阡还说我不求上进,须知一日三餐才是世间难得。”

    伍陌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生火露宿。

    走了一日,此刻已是月上柳梢。

    伍陌一边打坐观想,一边顿感腹中饥饿。

    阡阡的计划非常好,但是也漏洞百出。

    比如说伍陌自剑匣中出来,发现自己陷身百丈深渊之中,叫天不灵,叫地不应。

    最后伍陌无奈的爬了两日才回到平地,其间还遇到天星坠地,险些要了他的命。

    再比如说,阡阡选择的路线人迹罕至。虽然偶有村镇可以补给,但伍陌的九窍炼仙炉日夜不停的熔炼真气,凝练炉身,淬炼伍陌的神魂躯体,消耗极快。伍陌最近感觉食量大增,几乎一顿可以吃下两头牛,简直与妖仙无异。

    正待去寻吃的,伍陌忽然耳朵一动,听见远处有人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循声而去,伍陌拨开树丛,却是看到一队送亲的队伍。

    只不过这只送亲队伍着实有些诡异。

    虽然鼓乐齐鸣,唢呐震天,好不热闹,但迎亲队伍中却人人严肃异常,面色冷峻。

    领头开道的人足有百余位,有的手捧人头大小的元宝、有的抱着惨白的象牙笏板、有的带着童男女侍奉左右,个个脚不沾地,形态各异。队伍后面还飘了许多宾客,各自捧着礼物。

    最诡异的是新娘坐的轿子,四下无人抬轿,却浮在空中,与众人亦步亦趋。仔细观瞧,轿子一边飞行还一边上下颤动,恰似有人扛着一般。

    慌忙揉揉眼睛,伍陌发现不是幻觉,赶忙把自己的宇宙无敌大宝剑廿三握在手中。

    上次被铁人折断之后,伍陌也没有重铸它,反倒是觉得断剑也挺趁手。

    见众人各行其道并未理他渐渐远去,伍陌不由的摸摸下巴心道:“这怕是有鬼仙嫁人,高低算一桩喜事,我不如跟上去蹭顿酒席吃。”

    伍陌正欲上前,又心觉不妥:“空着手去吃席,怕是不妥当。”

    灵光一闪,伍陌拉过剑匣,伸手进去摸索半天,掏出几锭吴阡扔在里面的金子。动念观想烈火,伍陌的掌心腾起烈焰,顷刻间掌中的金锭化作金水,被真气拘在半空。

    伍陌摸摸下巴,略一思索,金水随着他念动塑成一对龙凤金镯和一只凤钗。

    在心门洞天,伍陌也没少见到金银首饰,照猫画虎,还算顺利。

    把一对镯子收好,伍陌又拿起凤钗伸手进剑匣,小心翼翼的别在吴阡的发髻上。

    “镯子当收你的手工费,我当真是童叟无欺呀!”不要脸的夸赞自己一番,伍陌连忙背好剑匣,匆匆赶上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

    “老弟也是瞻仰帝君风采的嘛。”一个话痨鬼目不斜视的在伍陌旁边走着,忽然传出铁屑摩擦般的声音。

    伍陌被吓了一跳,连忙四下打望,发现确实是在跟自己说话,连忙敷衍道:“是呀是呀,谁不想一睹帝君风采呀。”

    话痨鬼见伍陌搭话,喜上心头,打开了话匣子:“帝君这妹妹可是不得了,一连嫁了十八次,次次都有波折,生生熬成了老姑娘。要我说帝君也是,每次都都由着妹妹自己挑亲,早早亲自为她定下一门好亲事,哪有这么多事端。不过话说回来,谁要是真娶了帝君妹妹,绝对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帝君在阴间权势滔天,提审一切幽魂,还能代阎君巡狩褚天长夜,神通大了去了,谁娶了他妹妹还是直接鸡犬升天。我若是年轻两百岁,绝对也要试试,想当年我也是个白面书生,风流倜傥的很。不过话又说回来……”

    “大哥,您先等一会……”伍陌被话唠鬼连珠炮一般的语速震慑住,瞬间头大如斗。

    话唠鬼闻声沉默了片刻,又开言道:“话又说回来,帝君妹妹不知道为啥眼光这么差,不是寻到短命鬼夫君,还未过门就一命呜呼;就是遇到道门子弟受到长辈阻挠;不是遇到浪荡子弟逃婚而去;就是遇到父母以死相逼拒之门外;不是遇到……”

    伍陌昏昏沉沉,听话唠鬼念叨了一路,几乎神魂出窍,刚刚修好的神魂好悬没被念碎。不过托他的福,总算是捋清了这桩婚事的来龙去脉。

    嫁人的是钟馗帝君的妹妹。

    钟馗帝君生前乃是当世大儒,死后真灵不灭化为鬼神,依然嫉恶如仇,四处诛邪荡恶,查冤辩屈。后来得到阎君赏识,这才成了现在的钟馗帝君。

    钟馗帝君在世时有个妹妹,帝君最为疼爱她。即使死后化为鬼神,帝君也放心不下,与她相认,为她操持婚事。因为种种原因,之前的十八次嫁人都出了岔子,未能成愿。帝君妹妹一连转世十八次,每一世都孤独终老。

    这次帝君妹妹不知怎么想的,看上一个姓杜的老儒生。帝君虽然恼怒,但是拗不过妹妹,只能又为她操持了这次婚事。

    于是才有了伍陌看到的百鬼开道,精怪贺喜的诡异情景。

    话痨鬼犹自喋喋不休,但是队伍却停下了脚步。

    伍陌侧身伸出脑袋打望,前方有一间茅屋。

    茅屋土胚泥墙,围着一圈破破烂烂的篱笆,门窗紧闭,不像有人居住的样子。

    浩浩荡荡的队伍停在茅屋前,无人出来迎接,也无人敢出声。

    伍陌装模作样的跟大家一起站着,难受之极,只能转动眼珠四处打量。

    “帝君有令,开席!”声音远远传来,伍陌望去,是一个身高不过三尺的大头鬼。

    这大头鬼脑袋足有两尺大,细胳膊细腿,一只大眼倒是圆滚滚的很有精神,几乎要瞪出眼眶。他扛着一个比它还大一号的令牌,连滚带爬,一路烟尘而来。

    “开席——”四周瞬间涌出许多小鬼,奇形怪状,形态各异。

    小鬼们手脚麻利,片刻间,几道长席将茅屋围个团团转,个个铺着大红桌布。

    小鬼们又分门别类,把宾客和送亲队伍引到席中坐下。

    幽魂与幽魂同座,妖仙与妖仙同座,精怪与精怪同座。

    看到伍陌,小鬼有点犯难,在场的除了伍陌无一个活人,一时不知道如何安置。

    “我就坐我大哥旁边吧!”伍陌看出他的为难,主动寻到话痨鬼在他旁边坐下。

    看到宾客们全都入座,小鬼们哇哇乱叫,喜不自胜。

    不消片刻,传膳开席。

    幽魂们的桌上每人面前摆上一个香炉,点燃香火。又在桌上布一个大鼎,盛上稻谷,插满香烛,供他们各自取用。

    妖仙的桌上堆满各类血食,还有小鬼赶着一群牛羊鸡鸭,在旁边伺候。

    精怪们的种类比较复杂,但是水果、青草、玉石、露水等等,依据每个人的喜好,安排的妥妥当当。

    虽然伍陌与话痨鬼坐在幽魂一桌,小鬼却特意把桌子给他空出一角,上了些烤乳猪、烧鸡烧鸭,酱牛肉之类的人间吃食。

    伍陌看的大为感动,对着上菜的小鬼比个大指。小鬼极为受用,乐的嘴角咧到了后脑勺,这显然是个贪吃鬼。

    大家各自进食,其乐融融。

    幽魂们吸食烟火,啃些香烛;妖仙精怪们也各自现出原形,大快朵颐。

    至于伍陌,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吃的不亦乐乎。

    此刻又有小鬼送上美酒,幽魂们各自敬酒,浇到地上,瞬间飘飘欲仙;妖仙们鲸吞牛饮,直接对着酒缸吹;精怪们饮些果酒甘露,文雅许多;伍陌面前则摆了一坛女儿红,配了个海碗。

    不远处的空地上,又有小鬼扛来一个巨大的火盆,堆满纸钱元宝和各类纸扎,点起篝火。

    许多幽魂与妖仙精怪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真是一片欢乐和谐的阴间景象。

    “帝君到!”众人正是欢乐之时,又有小鬼先锋大喊着急奔而来。

    忽然间,茅草屋金光四射,屋门洞开!

    这正是,光阴如梭青丝白,红颜迟暮君莫哀。平生何以失意苦,阴间自有真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