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余旧梦
繁体版

第四章.入校一事几多愁(上)

    日子过得很快,一下子就到奶奶带着小浅夕去报名的日子了。

    因为太想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小浅夕天天数着日子。小学报名是有两天的,她心太急切,急急忙忙地拉着奶奶非要第一天去报名。

    那个时候奶奶还在收稻谷,背上还背着个弟弟,红色的带子十分打眼。

    迎着太阳,大汗淋漓。

    小浅夕一眼就看到了她。

    “奶奶——”小浅夕蹦蹦跳跳地跑到她边上,知道她农活多,总会忘记时间,“你上次说今天要带我去报名。”

    儿时奶奶总会拉着小浅夕的手,一步一步看遍邬镇的山和水。邬镇有一望无际的稻田,秋日时一片金黄,奶奶手中握着弯月似的镰刀,移动得飞快,小浅夕就站在奶奶身边。

    那是一段惬意的时光。

    奶奶抬了抬头,看着刚出的太阳,周边的红色还未褪完。

    这个时间,才八点多。

    小丫头倒是积极。

    奶奶手中的动作未停,她看了小浅夕一眼,今天是打算把这亩早稻收完的,“明天再去。”

    “不!”小浅夕不乐意了,她脸上瞬间就不高兴了。

    “我就要今天去报名!”

    “不行,”奶奶走到另一边,避免伤到这丫头,埋头工作。“等一天。”

    小浅夕不肯,她的性子自小就被家人宠得骄纵。

    想要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想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到。

    她不乐意就开始哭闹,奶奶没有办法,又实在心疼这从小自己养大的小孩,只好同意了。

    “好。”

    小女孩立刻欢欢喜喜地跑过去拿东西,奶奶在身后看着她,也笑了。

    ……

    漫长的陡坡上,旁边高大粗壮的一排枫树叶微黄,拱卫着正中间的校门。校门并不破,只是有些旧。

    从底上抬头往上看,一眼便觉震撼。

    但只能看到威严的校门和周边的树,以及几栋教学楼的点点身影。那排枫树高大,比四层的教学楼还高些。

    小浅夕心中欢喜极了,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幸好奶奶牵着她的手,不然怕是要跑上去了。

    “奶奶,以后我就在这里读书,我喜欢这里,又大又漂亮。”小浅夕笑着说,满是憧憬。“我一定会好好学习。”

    奶奶脸上也堆满了笑,满是粗茧的手微动,“好。”

    “小夕是最棒的孩子。”

    奶奶稳稳当当地牵住她的手,大手牵小手,一个粗茧遍是,一个稚嫩微小。

    她们一起向上走,向学校走去……

    “小夕,进了学校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不可以闹脾气耍性子。”

    “知道了,奶奶,你说了好多遍了。我记住了。”

    “你啊,小孩子一个……”

    “奶奶,你以前也在这里读书吗?”

    “不在。”

    “那在哪里啊?”

    “在我的家乡。”

    “可是奶奶的家不是邬镇吗?”

    “不是,嗯,但也可以这么说。我像你这么小的时候,是在另一个地方读小学,不在邬镇。”

    “另一个地方?那里有这里好看吗?”

    “嗯。”

    ……

    小学门口的大陡坡绝对是令人难忘的。从下往上走,费力,又累。

    后来在课堂上学了两句诗,才发觉其用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此后,每每上学走这条路,都会想起这两句话。

    ……

    到底是小孩子,好动爱热闹,一下子就跑上去了。小浅夕站在上面往下看,人来人往,一片的都是大人带着小孩子。

    四处皆热闹,欢喜极了。

    也有不高兴,有些较大点的小孩愁容满面,一旁的家长不停地数落着,他们口中常出现“成绩”“作业”“考试”等词汇。

    小浅夕听不太懂,有些好奇,但奶奶走得快,她只好跟上奶奶的脚步。

    进入校园。

    学校里有四个大花坛,里面都种着两棵大松树,旁边都是些花,带着无限生机。围墙有些破旧,但靠校门的那墙角边,没有数枝梅,但有满墙的爬山虎。

    一墙的绿色,满是朝气,是新生,也是希望。

    ……

    很快奶奶就带着小浅夕到了负责报名的老师面前,小浅夕停止了东张西望。

    老师很温和,长得清秀,年纪挺大了。她似乎是察觉到了小浅夕的注视,回以一笑,平易近人。

    她看了眼奶奶拿过来的户口本,却不自觉皱起了眉头。

    一时间,奶奶也有些担心了。“怎么了?”

    “奶奶,您孙女的年纪不符合,不满6周岁,上不了小学。”老师抱歉地说,她继续向老人家解释,“今年严格规定了,必须要满6周岁才能报名。不是我不想,是不能。”

    小浅夕是农历九月十六的,户口本上写的是新历十月十五。刚好差了一个月。

    “老师,”奶奶不乐意了,只是一个月,难不成还要把小浅夕带回幼儿园再读一年?“就一个月,报不了名的话我孙女要跟我在田里过了一年再去读小学吗?”

    老师也知道难办,可是今年查得厉害,也实在没办法的事情。

    小浅夕在一旁,看了下微怒的奶奶和纠结的老师,她不知道怎么回事,但只听到一句读不了书。

    她看了看周围的教学楼,心里难受极了,鼻子发酸,眼睛红红的。

    老师叹了口气,去找过校长来商量这个事。

    校长很高又很严肃,五官俊挺。年纪看起来也就三十多,但奶奶路上说他已经四十五了,天天跑步锻炼身体,所以身体健康显年轻。他皱起眉显得很凶。

    小浅夕有些怕他,但奶奶不怕,她上前与校长理论。

    “小孩读书是大事,而且我孙女就差一个月,就因为这个不让她上学,那她去哪里?”

    “邹奶奶,这是规定,不在于一个月,就算差一天也不行。”

    校长一板一眼地回答,中气十足,不徇私情。

    “黄校长,你这样害了多少孩子。幼儿园他们读完了,去读什么?再说,幼儿园的学费可比小学贵多了,这个钱你去付吗?”

    奶奶也不客气,松开了小浅夕的手,和校长争执起来。

    校长据理力争,认为自己有理,浑然不怕。

    吵得很厉害,你一句我一句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周围越来越多人聚在一起看热闹,但很快知道情况,有很多小孩也是十月以后的家长纷纷加入进来。

    争执越来越激烈。

    小浅夕被挤出了人群,她在外围听着大家的争吵,显得茫然无措,特别是身边没有奶奶,她心很慌,眼泪不要钱地流了下来。

    可惜,没有人注意到一个小女孩的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