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穷婿
繁体版

第一百零二章 长恨歌(下)

    沈良的这首诗在宴席上的大放异彩,一时间将牛辅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当然也埋下了嫉恨的种子。

    之后这首诗便在董府下人间首先传播开了,有些时候下人在汉代倒是活的自在一些,无权无势,也就没有什么压力,尤其在大户人家的,如果主人对他们还行,能吃饱穿暖,因为少了许多的烦心事,倒显得比主子还自在。

    就比如这次沈良的诗歌,如同董媛这种深闺小姐其实开始的时候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倒是她的丫鬟杏儿,在一群下人的八卦中,首先知道了这首诗的事。当然杏儿知道这首诗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要告诉小姐,因为据说沈良要把其中一句送给小姐,是全诗的那句精华,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类的。

    在杏儿来到小姐闺房之前的时候,董媛此时正在接待一个她的堂姐,名叫董慧儿。

    说起这个堂妹,便要从董卓之母,那个被后世称为池阳君的女子说起来。池阳郡育有三子,董卓行二,也就是说董卓其实还有一兄一弟。董卓虽然被外人传的及其残忍,但对待母亲却是及其的孝顺的,自从董卓进京,便带了母亲、弟弟一同过来,这时其弟董旻被封为左将军。

    此时,这个董慧儿便和董媛同是池阳君的孙女儿,董卓的弟弟董旻家的孩子。

    其实,和这个姐姐在一起,董媛往往便有些压力,这个姐姐自小便性子要强,便在很多地方,都远远的超过了董媛,她也就成了董媛小时候父母嘴中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

    当然,此时的董慧儿,更是在婚姻大事上做出了更加大胆的一步,选择嫁给了大才子陈琳,陈琳本来是反董卓的,不知为何便答应了和亲的事。这事虽然有些蹊跷,但董慧儿却欣然答应了婚事,毕竟嫁给了名誉京师的才子,与一个女子来说,也是极大的脸上有光的事。

    今天,董慧儿来找董媛,自然是因为听说了董媛要出嫁的事,而出嫁的对象据说是一个“一拳打爆了别人脑袋的家伙”,也因此董慧儿感觉沈良应该是有暴力倾向。

    如果传言的关于沈良的事是真的,那董慧儿自然要安慰一番的,女子之间便是极其喜欢互相安慰。安慰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另一方面一遍遍的对比,如此便彰显了自己的优越感,其实也是令自己暗爽的事情。

    干净的女子闺房内,白色的帷幔,低矮的木床,简单的些许家具,有缕缕的清香在屋内弥漫。此时差不多是午后,便是在这种环境中,两个妙龄少女盘坐在这闺房内,开始攀谈起来。

    在这种私密的空间内,其实什么事都是开的了口的,以至于房中之事也都可以手口相传。当然,此时他们的话题还不至于此。

    董慧儿已经在几句寒暄后,迫不及待的问道:“听说,妹妹你要被伯父嫁给一个叫沈良的穷小子,只因为……因为他打仗很厉害?”

    董媛道:“父亲对外是这么说的,但是最终……最终其实还没定下来。”

    其实,董媛对沈良的第一印象倒是不反感。这对于古代女子来说,某种程度上说已经足够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少女子,在成亲的时候其实都不知道丈夫的真实秉性,甚至明知不喜欢,还是要嫁过去的。

    “听说,那人是一个粗莽的武夫,今日上午,便一拳打死了一个华雄的旧部……这等粗人,怕是要苦了妹妹这金枝玉叶了。”董慧儿说这话的时候,面目扭曲着,似乎是沈良打人的事就在眼前发生着一样。

    董媛抿嘴一笑:“姐姐这是听谁说的?我倒是见了他出手,只是当时的情形下,倒也能理解。至于相貌上,倒也不是那样的面目可憎,看上去倒像一个文人。”

    董媛其实也是这么想的,自己未来的夫君,即便狠一点,总比一个窝囊废要好吧,就在这件事上,董慧儿的丈夫陈琳虽然算是才子,但董旻对他的诸多轻视,此时陈琳都是逆来顺受,倒感觉一个男人没了骨气。

    董慧儿愣了一下,如此说倒显得自家丈夫有些窝囊了。也没想到自己这个妹妹此时说出这种话来,看起来倒像是挺满意这个沈良的,但转而一想,可能是故意装的,在她面前挽回面子罢了。

    之后,董慧儿道:“妹妹,姐姐知道你自幼被伯父管教的比较严格,凡事也都是伯父安排了,从来没有半点反抗过,不过婚姻乃是人生大事,也不要太听话,关键时候,还是要学会反抗的,总不能委屈了自己不是。”

    当然,董慧儿这话意思是,董媛不要逆来顺受,听起来其实是为了董媛好。但仔细品读一下,大概还有另一层意思,妹妹太弱了,给你安排这样的婚姻都不敢反抗吗,细品之下,也便有了一种站在优越处嘲笑讽刺的意思。

    “这……”董媛也不好再说别的,总不能坚持说沈良很好,于是干脆顺着董慧儿道:“姐姐说的是,妹妹会考虑一下的。”

    “嗯,女人啊,有时候选择也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你看当初姐姐嫁给陈琳,当初也是有不少的反对声的,大部分的意思,陈琳和董家不是一条心。但是陈琳的才学、相貌,若是女子谁不心动,所以姐姐我就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陈琳,如今怎么样,这不是过得很好吗?婚姻的事,终归是冷暖自知,别人知道什么,所以自己去做选择,这很重要。”

    董慧儿这会儿极力的将陈琳的优点呈现出来,其实某些程度上,是想掩饰一下陈琳窝囊的实时。

    “嗯,姐夫的才学的确是极少有人能及的。”

    “要不说嘛,你也羡慕了不是。”董慧儿笑道:“如同沈良这种,听说没什么家族背景,怕是连寒门都算不上,这种人估计是连字都不识,更别说诗词歌赋了,这种粗俗的人,怎么能配的上妹妹你这种大家闺秀呢。”

    董慧儿这一番话,其实有点让董媛下不来台,如果沈良真是这种粗俗的人,董媛都不好意直接接受这段婚姻了,但父亲又已经安排了,到时候就免不了要和父亲对抗一番。接下来,嘁嘁喳喳的,董慧儿开始历数陈琳才学如何厉害,以及对比之下沈良如何的相形见绌。

    当然,这一切都在片刻之后,被重重的打脸了。

    之后,在这一片嘁嘁喳喳声中,杏儿敲门进了屋。杏儿是董媛的贴身丫鬟,所以董慧儿的言语并没有在杏儿进来后收敛起来。

    片刻之后,杏儿似乎听出了董慧儿的话外之音。

    不过,这话说的,好像也太过分了,和实际也不符啊。

    就在董慧儿某句“我家陈琳如何如何擅长诗赋”之后,杏儿终究是忍不住道:“沈公子,他的文采也不错啊。”

    这一句之后,董媛和董慧儿同时看了过来,董媛眼神中带着些许的期盼,董慧儿脸上是不屑和些许反感。

    “小丫鬟懂什么,别瞎说。”

    杏儿虽是丫鬟,但除了董媛,其他人也不怎么畏惧的,且这个董慧儿本身对自家小姐就不太友好,此时便越发要证明沈良文采斐然。

    “是真的,方才下人之间都传疯了,说是沈公子在中午的家宴上写了一首,这么……”杏儿的两手往两侧延伸出去,比划着“长”,“……这么老长的一首诗,宴客厅内的人,都在忍不住叫好呢。”

    如此一说,方才似乎的确是传来了隐约的叫好声。

    不过,董慧儿依然想推翻杏儿,于是道:“你们这帮下人懂什么。”

    “不过,叫好声是有的啊,而且……对了,我这里还有别人抄来的诗,不信慧儿小姐可以看看。”

    杏儿说完,将一张纸递了过去。

    董慧儿拿过那张纸,缓缓打开了,董媛也凑过来,饶有兴趣的看着。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董慧儿读完这一句,然后看了一眼董媛,似乎真的不错。

    然后继续: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之后的句子读出来,一字一句,华美无比,便令董慧儿臊红了脸,之后她读诗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竟如同蚊子嗡嗡般了。

    一首诗读完,董慧儿再也说不出话来。

    倒是杏儿补充了一句:“怎么样慧儿小姐?”

    慧儿尴尬一笑,道:“似乎不错。”

    杏儿得意笑道:“对了,沈公子还说了,此诗只有一句是要送与小姐的,便是那句“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话一出,董媛的脸轰的一下红透了,这种明目张胆的表白,在那个时代怕是无法拒绝了。

    之后,董媛红着脸,说道:“那这个沈良,倒还有些文采啊。”

    董慧儿尴尬笑着,强说道:“应……应该是吧,不过我……我要让你姐夫陈琳去确认下,这个我拿走?”

    杏儿道:“慧儿小姐拿去便是。”

    之后,董慧儿强作镇定的,把那张写着诗的纸叠好,然后匆匆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