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穷婿
繁体版

第六十七章 最弱组合

    这天下午,陶谦先安排接见臧霸等人,这一波武将之后,便是最后压轴的曹豹、曹宏若干人。

    陶谦到徐州后,因早就听说过泰山四寇的名声,对臧霸等人也算私下了解过。这些人很勇武,如果把他们作为反贼镇压,极难处理。于是陶谦决定实行招安政策,把臧霸及其手下拉拢过来,为他所用。

    臧霸等人下午按照约定进入陶府,和先前的那些人不同,这几个都是粗壮的大汉,进屋后立于堂前。

    “诸位,请坐!”陶谦让过之后,几人依次朝一旁走去,坐定。

    之后,陶谦无非夸赞臧霸等人的勇武,然后是镇压黄巾全靠他们云云。

    一阵寒暄后,酒肉已经下去大半。

    话题逐渐过度到镇压黄巾军的事上来。

    “不知各位对镇压黄巾有何打算?有何难处大可以提出,老夫必全力支持。”

    “陶刺史,请放心,料些许乱民不成气候。”臧霸大声道。

    陶谦闻言,笑道:“好,如此徐州无忧了,老夫敬诸位一杯,请!”

    “请!”几个汉子一饮而尽。

    臧霸是个爽快人,饮完酒后,便将心中疑虑说出:“要论武力,我等并不惧怕他,但是我等皆是粗人,行军打仗还是需要有一位谋士出谋划策才是,就怕中了对方奸计……这些计谋的事,我等的确不擅长。”

    陶谦捋了一把胡子:“嗯……臧霸你说的有理,待我考察一下,今日晚些时候必然要择出一位合适人选,助你讨贼!”

    “好,如此我等就静候刺史安排了!”

    对于臧霸的要求,陶谦其实是有些芥蒂的,臧霸的勇武他知道,但是只是勇武没有智谋,并不足为惧。如果真的按照他的要求,派一位智谋之士去支持他,陶谦其实心怕他有一天羽翼丰满,不受他控制。

    但是随便派一个人过去,意图就太过明显,极易引起臧霸等人的反意。如果臧霸等人真的反了,此时看来对他陶谦也是不利的,所以此时陶谦陷入两难。

    不过,陶谦老谋深算,稍微思考一下对策自然能处理得当,只是此时还不能立即给予答复。

    武将话不多,表表忠心,立立决心,再说说难处,之后便告辞离开了。

    趁着间隙,陶商等必然又询问了父亲想如何处理的事。

    “父亲打算派谁过去与臧霸一同镇压黄巾?不知此事作何打算?”

    “此事……商儿有何看法?”

    “不满父亲,孩儿遍观陶府上下,原来的随从中并没有一个人选,如果要选出一个合适人选,怕是要在徐州这些人中选出了。”

    “的确,陶府之内并无合适的谋士与他,但在徐州选出一位有才之人,可行吗?”

    “父亲的意思是?”

    “臧霸本是游离于我们控制之外的一股势力,在镇压黄巾这件事上,他与我们便是站在同一侧。一旦徐州安定下来,臧霸这股势力必然不受我们的控制,为父的意思是,要用他但又不能让他们脱离我的控制之外,此时如果真的从徐州选出一位顶级谋士与他,臧霸这股势力文武双全羽翼丰满之后,怕是极难控制。”

    “那父亲的意思是,随意找一位文人与他做谋士。”

    “不不不!如果那样,臧霸必然看出我不是真心对他,那样以后就不会为我所用了。”

    “这……”陶商不知该如何接下去了,的确不好处理。

    说话间,家丁禀报曹豹等人来了。

    “先接待曹家的人吧,其他之后再做定夺。”

    ……

    陶府门外,阙宣正随着曹豹、曹宏等人进入陶府,此时心里还在想着早上的事。

    “早上那厮,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陶商……一会儿一见便知!”

    阙宣随着曹豹等进了陶府,一路被陶家家丁引着,朝宴客厅而去,进入大厅扫了一眼,阙宣的心彻底凉了,仿佛掉入冰窟一般。

    “早上那人,竟真是陶家公子,他似乎与曹娟……那我……”

    陶商可是高官的儿子,阙宣思来想去,如果真的是陶商和自己争曹娟,他阙宣怕是彻底没戏了。

    不知过了多久。

    ……

    “阙宣,阙宣啊!”

    阙宣听见有人叫自己,这才缓过神来。原来曹豹等人已经入席,阙宣却痴呆的站在那里,直到喊了好几句后,才缓过神来。

    陶谦静静的看着这个年轻人,只觉得这个家伙似乎有些与众不同。

    众人坐定,曹豹、曹宏等开始不停的拍陶谦的马屁。

    “陶刺史早年……陶刺史在镇压黄巾时随张温,屡立奇功……”

    “陶刺史不畏强权,敢公然辱骂张温……”

    “我等对陶刺史,可谓佩服之极,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

    这些话当然很明显是拍马屁,陶谦在官场这么多年,自然也能听出来。但即便能听出来,抬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对方马匹拍的还很舒服呢。

    这两天接见了很多人,总算有几个说话让自己感觉很舒服的了。

    一通马屁之后,逐渐进入正题。

    关于镇压黄巾的事,自然是这几日的主题。

    “曹豹、曹宏,此次镇压黄巾军……”

    陶谦话还未说完,便被曹宏打断:“有陶刺史在,这些乱民早被吓破胆,要我看只需刺史一句话,他们必然乖乖投降了。”

    “哈哈哈……”堂上一阵大笑,但曹宏此次的马屁明显是拍的有些过。

    陶谦没有笑,严肃道:“镇压黄巾军乃是眼下大事,怎么能我一句话就解决呢,胡闹!”陶谦虽然开始很严肃,但也不想冷了拍他马屁的人的心,于是又缓和了语气道:“快说正事……”

    曹宏厚脸皮的一笑,之后便不再胡说。

    话题进入黄巾起义的镇压上,陶谦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如今黄巾起义在徐州有两股势力,其一是张阖领导的,这一部分人数略少,不到五千,但都英勇善战,极难对付。另一部分是张图领导的,这一部分因前期抢掠的财物多,所以有更多的人积聚在一起,总共有六七千的样子,但张图能力有限,所以手下这些人战斗力一般。

    张阖的军队难对付,张图的军队好对付,大家心知肚明。

    陶谦的意思,把张阖交给臧霸等镇压,其余的由陶谦自己的亲信镇压,这些无非是借此壮大自己的势力顺便削弱臧霸的实力的方法。

    “老夫的意思,张阖一支人数较少,就交给臧霸等人去镇压吧。其余的,交给老夫原手下兵马镇压。”

    如果一般的人,或许会提醒陶谦张阖人少,但极难对付云云,但曹豹、曹宏早看出了陶谦的意思,于是说:“臧霸等兵马较少,正好去对付同样兵马较少的张阖。刺史安排得当,只是怕是亏了自家将士,刺史大公无私,令我等佩服。”

    “曹宏,你这是何话,我等都食皇粮的,理应为朝廷分忧,这些都是分内的事。”

    曹豹补充一句:“确实令我等佩服。”

    ……

    和曹氏兄弟的谈话很舒服,基本陶谦说什么,曹氏兄弟都会顺着他。

    正事说的差不多了,逐渐的又说到一些有趣的话题。这次曹氏兄弟倒是没有提及沈良的事,陶谦自己却忍不住说出来。

    “……听说,徐州有一位叫沈良的名士,你们怎么看。”

    “沈良?我等倒觉的此人言过其实。”曹豹道。

    “哦?”

    曹宏补充道:“一介草民出身,偶尔做了几首诗,且不知那诗到底是不是他亲手所写,我看此人乃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曹宏对寒门和草民的偏见,正好对了陶谦的胃口。

    陶谦心里乐开了花,脸上故作镇定:“但昨日多人提及沈良,对他都十分赞许。”

    角落里沉默良久的阙宣,终于忍不住了,道:“沈良那厮,的确是名过其实了,我与他见过,他就是一个小人,行事缺乏君子风范,丝毫不懂礼义廉耻!”

    “这……”

    陶谦其实乐于听见这样的话,这和自己的意见是相一致的。倒没想到,阙宣能骂出这许多难听的话来。

    旁边的曹豹并没有如此亢奋,他对沈良偏见倒不深,此时眉头略微紧蹙,突然开口道:“陶刺史,何不把沈良作为谋士安排在臧霸军中,沈良既然是徐州名士,让他帮助臧霸出谋划策,似乎也说的过去。”

    臧霸等人虽然号称泰山四寇,也有些勇武,但作为一支军队还是差点意思,所以相对来说,在陶谦手下的这些军队中,这一支其实是实力最弱的。

    陶谦一味的捧他,其实是捧杀,把臧霸捧的高高的,然后让他们去打最难打的敌人,借机削弱他们,仅此而已。

    沈良在陶谦心中,至今也是徒有其名罢了,而且沈良身后也没有什么势力,所以即便是谋士,也是最弱的一位了。

    臧霸配沈良,简直是最弱组合了,陶谦正好借机削弱与自己意见相悖的一支势力。

    于是,幽幽的说道:“臧霸,配合谋士沈良,嗯……”

    “绝配!”

    …..

    呐,最弱组合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