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穷婿
繁体版

第九章 宴(下)

    王严的宴席之上,当沈良站起来向大家作揖示意的时候,竟然几乎无人站起来回应,足以说明众人对于寒门出身的沈良的轻视。

    此时,有一人却站起来。

    只见那人身高有八尺,四方脸,浓眉阔口,声音洪亮。

    “在下赵昱,字元达,琅琊人。见过沈兄。”

    赵昱也是寒门出身,虽然现在被举孝廉而出仕,仍然因出身寒门不被重视,此时见了同为出身寒门的沈良也是惺惺相惜。

    沈良拱手一笑,两人算是认识了。

    宴会开始,王严先站起举杯,向大家敬酒,道:“我为家师服丧期日已满,前几日有人举孝廉欲让我出仕,被我拒绝了,未来的事我还没有打算,但我想家乡的朋友还是要赶紧聚一聚,见一见。所以才有了今日的高朋满座,来大家举杯共饮!”

    此时,在席众人也都站起来,举杯然后饮了一杯,饮完坐下。

    酒宴开始,大家也是互相的攀谈聊天,有人时不时的向王严敬酒,也有人向大家敬酒的。重要的人物向大家敬酒的时候,别人都会站起来回敬。非重要人物向大家敬酒的时候,别人只会便跪起示意一下,并不站起来,世态炎凉尽皆显示。

    席间不免的谈论起当今的天下大事,比如去年的旱灾,旱灾之后收成大减,但赋税不变,后来已经发展起来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之后,朝廷将部分周刺史已任命为州牧,如此将兵权下放,导致各地的地方官佣兵自重,这些都是危险信号。

    还有朝廷内部,皇帝年幼,外戚和宦官交替干政的事,也是令人担忧。

    宴席上的人都有雄心抱负,谈起这些事都不免唏嘘。

    最后,见气氛太过凝重,王严才赶紧提议,大家不再讨论政事,改为饮酒作诗。

    王严说道:“好在,徐州境内还没有黄巾军,你我还能在此饮酒,倘若黄巾之祸传至徐州,你我皆无宁日了。”

    “是啊。”

    “是啊,是啊”

    ......

    “希望山河早日无恙,国家早些太平吧。今日家宴,你我就不要过多的谈及政事了,倘若有机会,我等都要为国多做贡献才是。下面,由我提议作写诗歌为乐,大家但有才学的,便可在此展示自己才华,今日家宴莫要拘束。”

    “好啊。”

    “好啊,好啊”

    ......

    既然主人提议,大家也都要给王严一点面子的,而且这种场合如果自己能有一些出色的诗歌出来,获得有才学的美名,对以后的仕途也是大有裨益。

    不时的也有人站起来,吟诵一些诗歌出来,或好或坏,在场的地位较高的人也会站出来评价一下。

    武华在众人之中也算是文采出众的,等几个人吟完诗歌,慎思之后,武华吟诵出来如下诗歌: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

    这首诗歌也算是本次宴席之上的一个小高潮了,此诗一出,众人都频频点头。

    “好诗啊,好诗!”

    “武县令之才名不虚传啊!”

    ......

    武真在父亲一侧,听见别人夸奖父亲,十分得意。

    等大家都差不多作完诗了,王严见沈良并没有主动作诗,又知道他的文采不错,于是主动邀请。

    “沈小兄弟,是否要作诗一首啊。”

    沈良见宴席之上,身份最卑微的也是一县之长,自知还是稍微低调一点。

    “今日实在无诗词灵感,惭愧惭愧。”

    作诗这种事,不是强逼迫就能行的,他要真的没有灵感,逼他也没用。

    既然沈良已经这样说了,王严自然不好再强制要求,便就作罢了。要是平常,这事也就这样过去了。但对面的武真见沈良推脱,料想对方定是心虚。

    “沈良本是农民出身,识不识字尚且另说,更别说作诗了,不知道他是如何诓骗的王严先生。”

    武真认定了沈良是沽名钓誉的假才子,决定这次要拆穿他,同时把上次张萍受到侮辱的那口恶气出还给沈良。

    “沈公子,在下不才愿与沈公子斗诗一次。”

    武华见武真突然就站起来,待要制止已然来不及。

    武真称呼沈良沈公子,假装不认识对方,料是不想别人知道他们的关系,如此则可以肆意发挥了。

    沈良站起来,也假装不认识武真,回道:“今天实在无诗赋灵感,请武公子见谅。”

    武真听闻这话,更是认定了沈良本身不会吟诗,只是通过某种手段骗过了王严先生,便拿话语激他:“沈公子是今日无灵感,还是从未有过灵感,方才沈公子来之前王先生一再向我们转述沈公子擅长诗赋,怎么现在一直推脱,难道是王先生所说都是假的,或者沈公子的诗赋都不是自己所作?”

    这话,沈良自然听出其中的意思,只见他并不生气,微微一笑道:“不知武公子想怎么一个斗法?”

    “不如这样,我们各作诗一首,由席上各位前辈评价,若是输了的,就自己罚酒三碗,如何?”

    武真说完,见沈良摇摇头,说道:“作诗即可,又何必要惩罚呢。”

    见沈良似乎有所畏惧,武华更加得意。

    “那沈公子是要现在就认输?”

    “这倒不是。”

    武真见沈良不愿服输,又似乎很心虚,料定必然能胜过他,于是变本加厉。

    “哈,那就是沈公子嫌三碗太少,惩罚力度不够,不如罚三坛酒,如何?”

    武真咄咄逼人,沈良见是躲不过去了,只好答应。

    “好。”

    “好,那……我先来?”

    沈良点头微笑,示意武真先来。武真想了片刻,突然面露喜色,道:“沈公子,请听!”

    举酒言豪迈,悠悠草路长。

    我欲乘云去,但恐不胜寒。

    ......

    武真也算作出了一首诗来,但诗歌只是平仄押韵而已,意境大概是说今天喝酒很高兴,心神爽快,和仙人共饮云云。

    说是诗,但很一般,碍于他父亲的面子,大家也都夸赞几句。

    接下来,就到了沈良了,武真赌定了沈良必做不出什么好诗来。

    沈良欠身示意了一下,缓缓的将诗吟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第一句,听着有点意思,众人继续听下去。

    ......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这一句的时候,有人开始默默点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全诗吟完,王严带头抚掌,笑到:“好诗啊,好诗!”

    众人意犹未尽。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说的好啊。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听这一句,似乎沈公子野心不小。”

    “可能这一句不是说他自己的。”

    沈良欠身补充道:“此诗虽然是我所作,但所指之人乃是王老。”

    王严听罢,扶须大笑:“哈哈,此诗甚好,但其中志向高远,王某不配啊!”

    ......

    听闻这诗写的是王严,而非他沈良自己,众人才觉得诗的意境写的还算合理。

    “哦,这就合理了,......好诗啊!”

    “好诗......”

    “好诗,好诗……”

    斗诗结果不用再多言了。

    ......

    日已过午,天已偏西。

    宴席之上,突然人生鼎沸起来,一个身材略肥胖的男子,拿起一坛酒,大口大口的喝着。

    来来来,喝完这一坛,还有两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