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我假太子的身份曝光了
繁体版

第368章 无心之作

    “昏君,你够了啊,我就是出来逛逛而已,干什么就又打又骂的,内室那点地方,能呆得住人吗,你这破行宫,穷得和市井小民一样,你还怕我偷什么东西吗!”

    杨勇还在想着裴婉儿的事,独孤静却已经又是娇喝起来。

    杨勇看看她,没有回应,只是想着,这家伙既然看了沙盘,那她就真的走不了了。

    那沙盘上有太多的秘密。

    甚至还有他和草原上的颉利可汗,通过刘武周之间,走过的贸易通道。

    这也是这个家伙狂妄自大,到了江都还以为独孤家一手遮天,无惧无畏,怪不得别人!

    这回倒也不用问,裴婉儿到底有没有跟她泄露过什么了。

    跟裴婉儿聊了一会,又看看独孤静,这家伙怎么还不走,看不出这里的情况吗!

    “你好奇心这么重,知道的多,可不是什么好事!”

    杨勇又是一声威胁。

    独孤静淡淡一笑,“因人而异吧!”

    杨勇没再理会,这家伙好奇心重,又仗着独孤家,肆无忌惮,难道不知,他独孤家两代家主,都被自己分别弄死了吗!

    一个侍女突然在殿外张望,“陛下……”

    “什么事!”杨勇问道。

    “回陛下,虞老大人求见……”

    杨勇愣了一下,虞世基怎么突然来了,他是不会轻易来这里的啊。

    “让他去外书房……客室觐见吧!”

    杨勇吩咐一声,也起身走向客室。

    外书房虽然郑重,但他却不想和虞世基这样拘谨,反而客室更像是闲聊,对于老臣,更合适一些。

    虞世基款款而来,“老臣……”

    “快起来,说多少次了,不必行礼,记住了,这是常例!”

    杨勇挥手让虞世基坐下,又好奇问道,“爱卿此次来……”

    虞世基尴尬一笑,“陛下,是点私事,否则老臣也不会不知礼,来麒麟阁找您了。”

    “哦?”杨勇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他和虞世基,虞家几个子弟,都没有私事,也不知道这是闹哪出……

    “陛下,你也知道,老臣治家,也就是对一个人没有办法,那就是世南了,他个呆子,找到老臣,老臣也没法推脱,催的又急,老臣就被催过来了,还是因为陛下那首诗……”

    虞世基尴尬笑着。

    杨勇明白他对虞世南的无奈,他家财万贯,府宅豪奢,可虞世南就在隔壁,却偏偏是片瓦遮顶,四处漏风,虞世基也因此被人说成小气。

    可世人也不想想,虞世基的家财,再小气,还会在乎那点家财吗,而且就算为了面子,也该为虞世南家里修缮一下。

    但虞世南拒而不受,用一个君子固穷的典故就搪塞过去,虞世基也毫无办法,只好顶着个虞铁鸡的称号。

    但他们兄弟二人的感情却是极好,虞世基也一直尽量照顾他那个木头弟弟,只是确实拿他没什么办法。

    可是牵扯到他那首诗……

    这才多久啊,要是以前的,也不至于现在来问。

    这虞世南是属猴子的吗!

    杨勇笑笑,“无妨,朕那首诗,怎么了?”

    “家弟不知道陛下就是隋二,所以就找老臣打听,陛下所用的字体,老臣看了字,也颇感兴趣,就过来问下……”

    虞世基尴尬地说着。

    杨勇这才想起来,一时情急,握着铅笔,就写起了宋体字,而不是现在常用的楷书,或者那些书法大家的草书或者行书……

    杨勇想了想,光明正大的将这发明据为己有,甚至还因此想到了活字印刷,一声大笑。

    “隋体字!”

    杨勇一声隋体字,心中便是一阵畅快,偷完书再偷字,舒服!

    而且他还因此衍生了更多的想法,只不过都得慢慢实现。

    何况他早厌倦了那些楷书,行书,或者书法大家的草书,看不出有什么艺术美感,书写麻烦,那些草书更是看得人头晕脑胀。

    这宋体字书写工整,清爽简洁,更利于文化传播,那些美术字有什么用!

    虞世基沉吟半晌,由衷感慨,“陛下文采斐然,连我那愚弟世南都赞不绝口,又是书法大家,天下文坛,堪称第一!”

    杨勇心中舒爽,面色却不变,“爱卿过谦了,有你和虞世南在,朕怎么敢当这第一。”

    正说话间,裴婉儿和独孤静又凑了出来。

    “陛下又作诗了?”

    裴婉儿好奇问道。

    杨勇微微皱眉,这是客室,裴婉儿出来倒没关系,而且她的名义是记室参军,可这独孤静,是不是真傻,什么事情都要往前凑!

    虞世基眯眯眼,这就是裴蕴那个老狐狸送过来的吗,可惜啊,他虞家连个女儿都没有。

    转而笑道,“是啊,陛下一首新诗,骂遍了天下腐儒,连我那个愚弟都醒悟半分,堪称痛快!”

    杨勇随意挥挥手,“一时气愤,跟一群文士争锋,倒是让爱卿见笑了!”

    虞世基却一脸郑重,“不,陛下过谦了,这诗不是意气之争,而是文坛之争,这诗正了文坛风气,一扫那些无用的风花雪月,是文坛之幸!”

    杨勇心中满足,也觉得正是如此。

    那些人作诗,要么哀哀戚戚,哭哭啼啼,要么与世无争,山水作乐,哪配得上大隋的铁血之风。

    虞世基又摇头晃脑。

    书生论国计,

    白首竭章句。

    殿问军国策,

    四顾寻府丁。

    高门相国府,

    谢客抄书人。

    满座惺惺态,

    于我本殊伦。

    “陛下以此诗明志,又以此诗正文坛风气,不论书法,单此诗中的磊落坦荡,就远胜那遁世归隐的陶渊明!”

    杨勇心中得意更甚,却依旧摆手,“无心之作,无心而已。”

    “老头,这诗什么意思啊!”

    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君臣之间的吹捧。

    虞世基皱皱眉头,看看这个叫自己老头的小娘,想着一下,这应该就是那个独孤静了。

    此事虽然隐秘,但对他来说,却没什么。

    不知道杨勇对着独孤静的心意,看看杨勇,杨勇面无表情,根本看不出什么。

    只好耐心解释起来。

    杨勇也正好想让虞世基帮自己吹嘘一下,省的这独孤家的小娘狂妄自大。

    虞世基眼睛眨眨,这诗基本上就是白话,怎么解释呢,这又没什么文字狱,根本用不着写什么隐晦其中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