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动边城
繁体版

第3章 策马横枪上原城(3)

    自打参军以来,每次作战,曹毅都所向无前,但在他的心中,如此帝国如此君主,真的值得保护么?他有时候甚至在想,也许叛军是对的,听说那边连皇帝都是平民选出来的,听说那边所有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当然这些曹毅也只是耳闻,真假不能确定,也不敢去确定,因为太尉有令,与叛军暗中来往,不论官职大小,一律按私通叛军处置。

    曹毅心中烦闷,难以入睡,只好起身又仔细擦了一遍断心枪,随后脱掉铠甲,扔到一边。往日,他都会仔细整理甲胄,毕竟这是保命的物件。不过这已经是最后一战,刀枪入库的太平就要来了,甲胄也就不需要收拾了。曹毅重新躺下,刚闭眼,挡风帘被掀开,进来的是传令兵。

    “太尉军令,拔营进城,”

    曹毅喊声,“知道了”,起身穿起铠甲。传令兵却呵呵笑了起来,“曹将军,今日破城首功,得了什么赏赐?”

    曹毅没说话,指了指身后。“你不用传令了么?还有闲心问这?”

    传令兵拍了曹毅一下,转身离开

    “你小子回去请我喝酒!”

    这个传令兵叫李维,是曹毅同学,曾一起在帝国学校学习。不过后来走的路线不同,李维也是世家子弟,此次跟随太尉做传令兵,不过是历练,拿个军功,班师后加官进爵。而曹毅不同,他是真刀实枪杀出来的。

    安营,拔营,这些本是辎重营的任务。曹毅穿好铠甲,挂好枪,然后帮大家收拾。曹毅知道,辎重营的弟兄心里苦,因为每次屠城都没他们的份,战后的赏赐虽是均分,但实际所得财物远远小于参战部队。

    曹毅跟随辎重营,又一次进入上原城,和刚刚不同,此时的城门处尸体已被清理,只留下被石灰覆盖的血迹,按照帝国传统,敌人及平民的尸体会集中焚化,而自己人则会烧石灰覆盖,运回京都。

    曹毅本想帮忙扎营,但“轰”的一声巨响,让他吃了一惊。

    出于本能,曹毅知道出事了。

    他骑马寻声,不远处是几处宅子,其中一座门前烟雾缭绕,还围了很多士兵。曹毅提枪下马,冲到人群里面。巨响已停,曹毅心说“千万别出事”,使劲向里挤去。

    “将军”,曹毅挤来挤去,无意中碰到了之前屠城的周达。

    周达一看是曹毅,急忙说道:“将军,这宅子里有叛军,数量不明,刚刚不知用的什么妖法,先是巨响,然后一阵白烟,就趁机抓了几个弟兄。”

    这时里面的叛军士兵也开始嘶吼,“都让开,城你们破了,人你们也杀了,我们几个就想活命。放我们走,你们的人就没事。”

    曹毅左右看了看,刚想说点什么,身后人群中传来呵斥:“太尉有令,屠城三日,你们在此地聚集,都想挨军棍是么!”

    说话的正是太尉的侍从。

    听到这话,围着的士兵登时散去,只有曹毅没动,周达拉了拉曹毅,“将军,走吧,太尉过来了。”

    曹毅眼角扫去,只见侍从身后,一队箭士簇拥着太尉朝这边走来。

    他担心太尉不知此处情形,就径直拦在太尉马前。

    那侍从大怒,只当曹毅冲撞太尉,举鞭就抽,曹毅不敢闪躲,口中说道:“太尉当心,此地有叛军伏兵。”

    这话说完,侍从立马止住身形,下马抱手,“得罪了,职责所在!”

    曹毅点点头,接着说道:“太尉,此处叛军似乎有莫名手段,能使白烟,刚刚抓了几个弟兄,想换条活路。”

    太尉坐在马上,环顾四周,脸色阴沉:“飞鹰队,放箭。”

    太尉军令如山,无人不敢不听,那一队箭士,虽面有难色,但依旧搭弓上箭。不待里面的叛军回话,一阵箭雨顷刻已至。那些个叛军,只剩一阵哀嚎。

    太尉继续说道:“救人,伤者送医官,死者以阵亡论。”

    周围的士兵中有不长眼的,大声说道:“没死的叛军呢?”

    太尉阴冷的目光向发声的方向扫了一眼,拍马走了。

    曹毅闪进宅子,里面的叛军已经死透,有一个年龄稍长的叛军,竟然趴在了另一个叛军的身上,是想替他挡箭吧。曹毅曾听说叛军中各士兵之间亲如兄弟,甚至会为了对方而主动牺牲自己,如今看来,所言非虚,不过这些人大概不知道飞鹰队用的都是神臂弓,血肉之躯挡不住的。

    “XX,狗东西”,一个魏兵一脚踹开了那个年长者的尸体,“就你还想替别人挡箭,这下死透了吧。”这个士兵连踹尸体数脚,哪知被保护的尸体突然动了,原来这个叛军还未死!

    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圆球,滋滋作响,抱住魏兵,只听得“砰”,一阵烟雾又起。

    曹毅离得近,也被烟雾熏了一下,他急忙退出,待烟雾散去,才同周围人缓缓走入。

    眼前一幕,让曹毅有些震惊,那叛军胸口处破了个拳头大小的洞,而被抱住的魏兵则是背上鲜血直流。

    曹毅上前查看,叛军已死,而那魏兵,后背上皮肉模糊,昏了过去。那奇怪的能爆炸产生烟雾的圆球引起了曹毅的注意,立刻嘱咐众人小心搜查,可惜再也找不到那种黑色圆球。

    曹毅心中感叹:“这种圆球能散发烟雾,爆炸时似乎有些难以捉摸的威力,不知是何武器,叛军竟然有如此神奇手段。”

    天黑了,屠城还在继续。

    按照军令,所有士兵都应住在军营,但因为屠城,太尉下令,这三天除去医官,辎重营,戒备营,余者皆可自由,只要第四天按时归队即可。

    曹毅虽不想屠城,但也不想住在肃杀的军营中,于是他早早的找了一间小屋。

    小屋是个仓库,仅在内侧靠墙处有张小床。屋里面有很多圆形轮子组建的物件,这些东西曹毅没有见过,他好奇的在小屋四处查看。无意之中,他竟然发现了一本上古传下来的书,

    曹毅把书拿在手里,仔细翻看,那神秘的比布还要薄的方形材料,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方方正正,很是奇特。

    根据传说,上古时期,他们的祖先都是神明,可以驱使大鸟飞在天空,也能坐上比骏马还快的车上奔跑,使用的武器能惊天动地,后来祖先与其他的神明发生战争,大部分都死于其中。

    随着时间流逝,剩下的祖先慢慢把这些神技遗忘,再后来,过了数千年,渐渐有了如今的魏帝国。

    这些传说曹毅自小就听,本来权当是虚幻,但后来出土的一些古迹和远古书籍,经帝国的文史馆破译,基本证实了传说未必全是假的。可惜的是,遗迹,书的内容都可以破解,但做书的材料,却一直不能看破,文史馆的官员大部分时候只能看着古书感叹先人的神迹、

    数千年的时光,并没有让文字发生太多的变化,魏帝国现在的文字叫“汉字”,至于为什么不叫“魏字”,没人知道,据文史馆的说法,这是比祖先还要古老的祖先所创立的。

    书上的字,看起来和今日只有些许区别,单拎出来,曹毅也能认个六七分,所以他把书举起,又轻轻的放下,开始读起了这本书。

    没一会儿,曹毅把书又合上了,因为他还是看不懂,譬如有一句:“是得圣人,隐于八素,仙者秘在铅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