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洪武开始,大明十六帝齐聚明末
繁体版

第五章 你怎么死的?

    朱元璋连忙过来跪倒在龙头面前。

    “神龙,允炆这是怎么了,他不会再死过去吧!”

    “放心吧,到了这里就是已经死了,哪里还会再死一次,他不过是晕过去了而已!”

    朱元璋这才放下心来。

    于是将朱允炆抱在怀里,呼唤了几次。

    “允炆,允炆,醒醒,醒醒!”

    朱允炆慢慢地又清醒过来,睁开眼,见朱元璋正抱着他,吓得又要晕过去。

    朱元璋连忙说道:“允炆,我是皇爷爷啊!”

    朱允炆听到‘皇爷爷’三个字,他这才清醒过来,仔细看了一下朱元璋。

    果然,这就是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死后,就一直陪伴着他的皇爷爷朱元璋。

    只不过,要年轻许多。

    “皇爷爷,真的是皇爷爷?”

    “嗯,是咱!”

    朱允炆确定了来人是朱元璋而不是朱棣,他复杂的心情,无限的委屈,一时无法宣泄,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淌着。

    从朱棣昭告天下,宣布靖难以来,从前线战场一次次的败仗军报带回后,朱允炆就没有睡一个好觉,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皇爷爷。

    要是皇爷爷朱元璋在,他朱棣又怎么敢造反!

    朱元璋这个时候听着朱允炆的哭声,也非常的伤感。

    允炆才多大啊。

    他父亲标儿,也是年纪轻轻就.....

    哎,咱老朱家可能真的是杀孽太重了吧!

    朱元璋深有反省,一边安慰着朱允炆,一边也是自我安慰。

    朱允炆慢慢地也平复了心情,这才对于当下的处境开始好奇起来。

    “皇爷爷,这是什么地方啊?”

    “你不是已经驾崩了吗?”

    “我怎么会到这里来!”

    朱元璋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拉着朱允炆跪倒在龙头面前。

    “神龙,这是咱的皇孙朱允炆,特来拜见!”

    朱明龙觉得朱元璋还是非常迷信和守规矩的嘛!

    说道:“嗯,接下来你就把这里的情况介绍与他吧,待会儿城门就要关闭了。

    关闭之后你们就没有办法出去了,需要等待下一个皇帝来了,才有机会出去了,所以你们要尽快。”

    “好的!”

    于是,朱元璋开始针对阴阳界给朱允炆进行了一个大致的介绍。

    朱允炆打仗是菜鸟,但是对于这些文化知识方面的东西,学起来还是很快的,朱元璋大致一介绍,他马上就领悟了。

    “这么说,到时候我们要一起回明末了?

    挺好,我倒要看看,朱棣那一脉是怎么发展到灭亡的!”

    朱元璋见朱允炆接收的很快,也就没有那么担心了。

    接下来他们两个还要一起出城,去为神龙寻找碎片。

    可是,当朱元璋听到朱允炆说起朱棣的时候,他崩了。

    “什么,允炆,你说什么?朱棣?你四叔,他怎么了?”

    “对了,你怎么才当了四年皇帝,你这么年轻,是出什么事了吗?”

    朱元璋问起,明显有些担心起来。

    从见到朱允炆开始到现在过了这么长时间了,朱元璋也一直没有来得及问为什么这么快就到了这里。

    朱允炆冷哼了一声。

    “就是四叔,朱棣,他反了。”

    “啊!怎么会,怎么可能,朱棣造反?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就算朱棣要造反,就凭他北平那点亲兵,他能造反成功?”

    听到这里,朱明龙也实在是想说两句了。

    “没有办法啊,你这好太孙,可以说是军事奇才,手下也个个都是大聪明,加上他用得人,也都是奇葩,哪有不败之理?”

    听到朱明龙说起,朱允炆表情有些凝固,的确,他这种开局都能打败,也可谓是古今第一人了。

    比起赵国纸上谈兵的赵括可能还要惨,他坑死了四十万赵军,而自己可是直接连江山都丢了。

    朱元璋听到朱明龙说起,此刻对于这段历史有无限的兴趣,而且,按照阴阳界的规则,后面还有十几位大明的皇帝会来,那么他们又会是怎么样做皇帝的?

    咱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倒要看看你们是怎么守这江山的。

    于是,朱元璋也怒了。

    眼睛一瞪,吼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快说!”

    朱元璋是很爱朱允炆的,生前对他那也是百般呵护,为他清理障碍,为他建立规则,可以说是把菜炒熟了喂到他嘴边了。

    这是作为爷爷爱孙子的温柔一面。

    可是朱元璋是一个狠人,杀人如麻,也是出了名的。

    所以,他一发怒,别说他朱允炆了,就是满朝文武,诸位皇子公主,谁不害怕。

    朱允炆被朱元璋一瞪,一吼,哪里还敢隐瞒,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朱明龙也很仔细地要听了,毕竟这是朱允炆亲自说出来,比历史书有趣。

    而且他作为当事人,有没有忏悔心,有没有隐瞒,未来回到明末怎么用他,这都是需要综合来看的。

    所以,朱明龙现在就像一个考官一样,对于在崇祯之前的十五位皇帝都要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

    到时候回到明末,才好安排工作,才能在明末那个乱世中,拯救大明。

    朱允炆说道:“皇爷爷,你临终前曾留下遗诏,令诸王镇守藩地,无须来京奔丧!”

    朱元璋:“是啊,当时咱就防着他们,那时候你还没有登基,处于真空状态,咱怕他们回来和你争夺皇位。”

    “没错,当时燕王朱棣心怀不满,不顾遗诏,带着人马星夜奔赴京城。

    朱棣快到淮安时,兵部尚书齐泰得知了消息,他马上禀告了我,我派出使者夏元吉前去劝阻,成功将他劝了回去,但他仍然不服。

    其余的藩王见朱棣都回去了,他们也自动撤回了,但是他们都是手握重兵,又是常年征战的人物,对于我这个文皇帝,依然不满。

    由于皇爷爷你当时的政策严厉,杀戮太重,大臣们战战兢兢不敢放开手脚行事。

    孔圣人说过:“政者,宽者济之以猛,猛者济之以宽”于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练子宁等人就建议改变这种制度。

    以文治国,因此重用了许多文人,减轻百姓徭役税赋,实行宽松治国!”

    朱元璋:“你这做的没有错啊,咱当年在位的时候,就是因为你的性格不重杀伐,所以给你建立了一套班子。

    大明从建立以来,数次北伐,百姓们的确已经太累了,你这个政策正好可以休养生息。”

    “可是,这些政策还是触碰到了诸位藩王的既得利益,因此他们对于朝廷的不满,也加剧了。”

    朱元璋:“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嘛,这是一个过程,咱的儿郎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朱明龙笑道:“朱家儿郎的确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是朱允炆这一招来得太猛了。

    他不是简单改革,他是直接削藩,将周王、齐王、泯王直接贬为庶人,家眷也不曾善待!

    十二子湘王,更是被逼得带着全家自焚于湘王府中....

    这还没有完,朱允炆还不肯放过,连湘王朱柏,这么一个安分守己,文武双全的藩王,他居然给他谥号:戾!”

    朱元璋听到这里,气得胸口发疼,道:“咱的老十二,允炆,你......”

    朱允炆这时知道理亏,吓得不敢再说话!

    朱元璋见他这样,继续吼道:“咱让你停了吗?继续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