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叁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徽毫关一战的第二日晨,张沉渊在关内散步,偶遇上了胡云封。

    张沉渊很惊讶,“胡公,昨晚那么累,回来也没怎么休息,今天就起这么早?”

    “唉,习惯了,到点自然就醒了。”

    “不过话说回来,听说你们昨夜的行动很成功喔。不但全身而退,还结结实实地放了一把火。”

    “嗨,也就那样。他们是有防备的,侥幸让我们给逃脱了。”胡云封正色道,“其实,对敌方造成的损失也并不大。经过昨日白天的守关和夜里袭营,我估摸歪州军有十一二万兵力。但是昨天的对阵,我们才歼灭了敌方一万人不到。只要他们补给跟得上,想要攻下这徽毫关,我们决无胜利的可能的。”

    “是吗?不过今早我们发现,歪州军已经拔寨撤离了。”

    “你说什么?”

    张沉渊一笑,“军中无戏言。公若不信,可随我上瞭望台观望。”

    胡云封登上瞭望台,向关外望去。果然,几里外那片黑压压的军营已经不在了。除了一些木材、布料、烧痕,那里已经不再有军队的痕迹。

    “可见你们的行动很成功啊!”张沉渊笑道,“将歪州军消耗到不得不撤退的地步了!”

    胡云封则是陷入沉思。那场劫营没有深入到其军营内部,连赵懿凡都没有出面。既然不伤根本、不动后勤,歪州军是何理由撤兵?难道是放弃征讨?难道是……胡云封甚是疑惑,却没有将这些与张沉渊讲。

    “沉渊,我想问问昨天你与方豪交战的细节。你认为他为什么会撤退呢?”

    “这……也许是以为我死了?呃……也许是看到华安叡他们过来支援?”张沉渊说得支支吾吾。

    胡云封还是不解,就凭方豪的实力和勇气,这些回答还是站不住脚。正是方豪的带领,歪州军才能突破左侧城墙;同时也是方豪的撤离,守军才有机会反扑,才能再次守住。在昨夜与方豪真正交手过后,胡云封加深了这种疑惑。可以说,如果不是方豪莫名其妙撤退,徽毫关一定失守了!

    “我昨晚与方豪交战过。我跟张仲伯合力才勉强拦住他,这人实在是可怖。他不可能怕我们这几人的。”

    “唉,一力降十会啊。”张沉渊转开话题,“如果我能有他这样的力量,也许卓州就不会面临这么大的困境了。”

    胡云封苦笑,“嗨,怎知歪州叁能力者竟是此等妖孽。不论结果如何,我们尽力守护过、奋战过,也算是不负本心。”

    “确实。但,总有些不甘。”张沉渊回答。

    一阵沉默后,胡云封又发问:“你觉得歪州军是暂时撤退,还是放弃讨伐了呢?”

    张沉渊指了指前方,“今早我们的哨兵已经去侦查敌军动向了,很快就会回来。虽然希望是后者,但我觉得朝廷不会就此放过我们的;——况且他们完全有实力!”

    “我也这样想,所以有些担忧。估计敌军卷土重来时,徽毫关就要失守了。”

    “别太忧虑啦,胡公。我们胜在资源与补给,且看下面,仅一晚上时间,我们的防御工事就快修好了。再凭借有利地形,只要我们拖足够的时间,任务就算完成了。”

    胡云封看向徽毫关城墙。缺口已经补上,投石车等器械也正在重修。

    “没错,沉渊。正因为此,朝廷肯定不愿与我们打持久战,但谁知,他们现在又在打什么注意呢?”

    一刻钟后,二人走下瞭望台,便看到了张仲伯。仲伯一见到二人,便说:“我们还寻思您二位去哪了呢!丽晶城来的补给到了,还附有一封主公寄来的信。快一起去读一下!”

    众将阅读了聂琴的这封信。除了开头的寒暄和励战,还有这样一句:“据可靠情报,歪州军已兵分三路进军,近日请务必做好侦查与防御。”

    这令众将十分不解。远在丽晶,却能了解前线的战士都没有获得的情报?

    “管它怎么来的呢,照做就完了!”张仲伯是一脸的不以为意,“吾主神通广大,也许早已算好了一切,知道这些情报算什么大事?我们该有必胜的信心!”

    “听起来怪怪的,但好像也没问题。”胡济甫默默说,“总之,这段时间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

    徽毫关外三十里,柳溪城,歪州军主力撤退于此。

    “大将军,为何要撤退呢?没准我们今天再发动一轮攻势,这个关口就攻克了。”方豪问。

    “此非万全之策。等一切安置妥当,我会在会上说明情况的。方豪,你昨晚受到那种程度的攻击,身体是否有问题?”

    “并无大碍!我感觉再战一整天都没有问题!我想给那些匪徒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夜袭朝廷军是要付出代价的!”

    赵懿凡看着旁边的方豪,精神百倍,腰板笔直。他不禁心生疑惑:这家伙跟我认识的方将军不太一样啊?不但白天在徽毫关上长驱直入,夜里更可以说是只身击退了一整只卓州精锐。更重要的是,与多位敌军将领交锋,现在却看不出来受过伤!

    这体力与韧性,实在是强的过分了……难道耿直如方豪,却是在隐藏实力吗?

    方豪显然没有看出赵将军在想什么。“在下先去办事了,告辞。”他一拱手,转身离去。

    很快,众兵将聚到军政处中开会。

    “同仁们,在此我需要说明几点。”赵懿凡主持道,“首先,对撤军做一个解释。攻关战的代价太大,我们又不能尽快拿下;另外,敌据徽毫关险,我在野外驻扎,这种局面很被动,如果不持久作战,显然没必要安营在那种地方。希望各位理解。”

    “第二,关于今后的作战方案。我先前就考虑到正面强攻的失败可能,故而派出赵懿寒、薛凌前往南北侧翼。若他们也达到徽毫关一线,可以令他们从侧面直取关内,敌军将三面受敌,必被击溃!”

    “好!大将军英明!”下面传出了呼声。

    “赵大将军,”李芮突然发话,“如果那些叛贼料到了这一着,早有防备,该如何呢?”

    “料他们也防不住!”赵懿凡的声音充满坚毅,“任何防备都不能弥补兵力的差距!马上,我将写信告知两位将军作战计划。这次,就算是天神来了也守不住徽毫关!我说的!”

    “好!大将军英明!”

    赵懿凡四下一看,又是韩川在那带头喊。

    卓州南段的潮湿林地一处,赵懿寒率领着一支歪州军向里推进。这里除了行军困难,其他并无什么人为阻碍,甚至人烟也很稀少。

    在这枯燥的行进中,这天,从西南方来了一支援军与他们汇合。

    “奇怪,我可没有说要什么援军……”

    “赵将军,这是殷桓将军的部队?”

    “殷桓?怎么会……”

    赵懿寒一直不敢相信,直到殷桓走到他面前。

    “贤弟!好久不见!”

    “殷兄!果然是你!”赵懿寒这才缓过神来,但短暂的兴奋后却是一阵担心,“但是你怎么会来这?南疆现在由谁在守?”

    赵懿寒和殷桓,原本是柒朝南境的守卫军,处理柒国与南方彦国的领土争端。两人共事多年,共同维持柒国的安宁,情同手足。在内乱爆发后,赵懿寒被调回国内,边疆的防卫由殷桓一人主持。现在却在卓州遇到了殷桓,赵懿寒不免对边防产生担忧。

    “哈哈哈……我既然得以在边疆脱身参加东征,可见戍边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殷桓爽朗地笑起来,“你还不知道吧,近几个月彦国爆发了大瘟疫,还有洪灾,比我国情况严重多了!两国签订了五年不战的和约,双方的边防军各自撤离,都处理国家内务去了。喏,我就被调来支援你们了。”

    听罢,赵懿寒一声叹气,“唉,这世道实在离奇,这几年的天灾真是有点频繁了。”

    “敌国有难,你应该高兴才是!不然我们也不会这么快就再见了!”

    “只是部分领土争端,彦国并非我们的死敌。再说,我国的情况也没资格幸灾乐祸。”

    见赵懿寒如此无趣,殷桓便扯开话题:“……嗯,那么现在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消灭叛军?敌人在哪里,我已经准备好了!”

    “说出来可能扫你兴。这边路线上没什么敌人,我已经过了好几天清闲日子了。嘿,咱俩好久没下棋嘞,今晚陪我下棋吧!”

    殷桓:“……”

    在这期间,天骏城的袁梦也没有闲着。他处理国务的同时,也在逐步放权,为踏上征途时刻准备;而纪越辉,从家乡摇了一批壮丁,近日一直在训练这支队伍。

    一天,前线部队在徽毫关受阻的消息传回了天骏。

    袁梦一早就找上纪越辉。

    “越辉,东征军在徽毫关吃了一场败仗。政务之事我已经安排妥当,可以出征了,不知你……”

    纪越辉两眼微闭,还是那副不紧不慢的神情。“不要太心急嘛,丞相,我看过战报了,我认定这场失利不是大事,东征军完全能对付。另外,我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培养我的军队。”

    “我也挺好奇,不知您整天神神叨叨地干啥呢。其实,歪州的兵力已经完全足够了。”

    纪越辉抬头望天,“接下来的局势,可能我本人都无用武之地,亦可能真到这支部队派上用场的时候,谁知道呢。但袁公,如果你还有余力,你可以去游说那位女叁能力者参与进来。您知道我指的是谁。”

    袁梦听罢,轻轻摇了摇头。他认识她,她的本领也十分有用。可是,她是歪州最大财阀,连家的千金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