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大开发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 清涧村小学

    张洋眼下要忙的事情当然是办学啦,他实在是受够了一帮连分左右都要训练半天的家伙,原来的时候还以为是夸张呢,谁知道真就那么悲剧。

    恰好村子里的小孩子很多,而且是处于放羊状态,拿来利用一下也未尝不可。张洋确实不是啥合格教师,可启蒙一下熊孩子们的算术和识字总没问题啊。

    只是这一下子可捅马蜂窝了。

    不是说惹祸哈,后世家长们在教育上的疯狂劲儿人尽皆知,但与当下的叔叔阿姨们相比,则完全不值得一提。

    当乡邻们听到他们的财神小郎要教自家孩子认字的时候,一度寂静了半天,让张洋还以为自己说错什么话了呢,但当他准备道歉的时候,差点被那些人的兴奋劲儿吓得背过气儿去。

    没有出村劳作的成年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收集齐了所有的熊孩子,没说的,先教学,至于缺啥,他们弄,保证等不了多长时间,哪个熊孩子不听话?

    也不用说先生可以往死里收拾之类的场面话,有一部分家长就在现场盯梢。

    还不用担心别的工作完不成,保证不耽误其它活儿。

    那股子狂热劲儿就跟被忽悠着要“献身”的邪教徒一般,眼珠子都是赤红色的,后世的传销工作者们如果见到眼前的景象肯定会激动莫名。

    但家长们的一部分激动其实完全多余。

    小孩子们也很认真啊,穷人家的孩子都早熟耶,就连村里最顽皮的捣蛋王坐在自家先生面前时都是一脸严肃地毕恭毕敬,全都竭尽全力的去记忆张洋讲课的每一个细节。

    有几个脑袋瓜子不那么好使的小孩可能是有些跟不上?急得直哭,但又咬着嘴唇不敢发出声音,直到张洋发现后,又为他们重说一遍才破涕为笑。

    而且绝没有多动症患者,都在努力的想改变命运呐。

    不过以当下的识字率来说,说认字能改变命运,也不算夸张,就是豪门估计也做不到人人都识字呀。

    作为村子里最大的平地,将来也有可能是村子最大的收入来源,按理说在老天爷不咋赏脸的年代里,这绝对是命根子般的存在,可那些人直接就在上边开始打夯。

    教室,那就要尽可能的气派,至于甘蔗之类的经济作物,在哪儿不能种呀。

    场面之热烈,一度让张洋以为自己判断错了朝代,此地不会是已经把读书神圣化的宋朝吧?甚至真有不咋着调的主儿打算把自己辛苦很久的收获换成帛。

    说是要给小孩子们写字用……

    多亏发现的早!

    呃,要知道换成后世能懂的说法就是在拿钞票当练习薄,还不是金圆券那种手纸。

    恐怕也就拼学区房的家长们有那魄力了吧?

    不过书写的事儿也确实是大问题,张洋想到了造纸。

    在弄出东西之前,先学欧阳修小时候呗,据说那位主儿就是用沙子开始启蒙的,这些人在自己半瓶水的晃荡下,又不可能考状元,更不需要练字。

    况且现在也没有状元供他们考,眼下根本没有科举,现在可是某个官员不认字都算不上新闻的年代啊。

    正在疏通溪水的成年人们听到这事儿后立刻主动给自己增加了一份捞沙子的活计。

    张洋的安排本来就很满了,现在硬生生的抽出一部分人手还要增加工作量,真的很担心出什么事故,只是根本拦不住那些兴奋过头的村民们。

    村民们不知道小先生的小心思,他们还在为有机会认字而高兴呢。改变家族命运的机会耶,只要娃真的有机会,自己干什么都行,劳累点怕啥。

    校舍一定要最坚固的,现在有砖窑,无非就是多烧点砖头而已。他们都不知道张洋的热心劲儿能持续多久,就直接就照着可以传家的建筑质量做的。

    后者看到成品时都忍不住惊叹,这特喵的都能当碉堡用了,土制炸药包估计都拿眼前的建筑没办法,站在里面的他好不容易才抑制住腾房的冲动。

    至于造纸,在张洋当时一提之后,村民们就念念不忘了。可这活儿在古代是妥妥的高科技,哪怕是后世,也是专业性极强的事务,张洋根本就不会,无奈之下只能敷衍。

    撇开贵得要死的帛不说,现成的类似东西还真没有。刻竹简本来也成,可他觉得太扯淡,直接给否决掉了。

    至于桑皮纸?眼下倒是有,问题是这玩意儿比后世农村早期通常用来包红糖的东西都要厚实得多。在张洋第一次拿到手里的时候,还以为是做纸甲剩下的零部件呢。

    只是没想到村民们的毅力当真是令人惊叹,仅凭着一些零碎见闻就开始玩试错法耶。

    还好,附近并不缺少竹子、萱草以及黄麻等原材料,村民们能可劲儿造。在他们看来,除了张洋要求把生产车间建的尽量远离居民区比较麻烦之外,只要不怕累,也没什么困难的。

    既然他们喜欢,那就慢慢玩吧,并不缺少银子的某人倒是不小气,径直给添加了很多工具。

    黑板就真没办法了。漆器在当下那叫高端艺术品,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仅贵,还没地方买去,张洋同样也不懂他自己早就接触不到的东西呀。

    这回就连猜都没有头绪猜。

    凑合使呗,毕竟别的私塾大概率也是口传心授。村民们却一定要尽善尽美,漆器确实弄不起,这些人最后弄出了石灰粉刷过的墙壁和炭条……

    就在这么七拼八凑的支持下,他们的课堂渐渐进入了正轨。

    其实张洋对于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些过度自卑,虽然他属于是工业化的流水线产品,可普通的古代乡村教师与他相比的话,恐怕更差。当然,前提是不比背四书五经。

    清涧村小学引起的轰动远超猪脚的预计,毕竟再怎么隐居的山村也不可能跟外界没有任何交流,普通人只是得不到受教育机会,可不是傻。

    村民们变化之大,只要不是瞎子就肯定能看到。虽然不能小瞧农民伯伯的保密意识,只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有人还在专门砸呢。

    别忘了那四位猎人大叔,人家的思路可与张洋以及慧通师叔不在一个频道上。也许跟曾经的职业有关?他们传起小道消息来还进行了添油加醋。

    本身就很震撼的事情,又进行了过度的吹嘘,小学校都快被不知情的人给当成圣地了。

    也不知道孔夫子如若有知的话,会作何感想。

    猎人大叔们很兴奋,期待已久的时刻耶,说不定真能恢复曾经的荣光,不愧是小姐的孩子呀,壮汉们再次感叹着,不过自己等人也该做点真正的准备了。

    总不能啥活儿都让少主自己忙乎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