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兴替史
繁体版

第二章:虽迟但到的豪华新手大礼包

    两个男人各有心事,一时间都沉默了下来。

    初升的朝阳彻底驱散了湖上缠绵的薄雾,房间里传来弟弟李元霸的迷茫的呼声:“哥,你在哪?”

    “我在这!”李煌大声回应。

    “不管怎样,我们得先安定下来再做打算。”李靖回过神来说道:“现在我们还得往东走,去卫国,你爷爷与定爷爷相交莫逆,那边天高皇帝远,先有容身之处,方能从长计议。”

    哃!哃!哃!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哥~咦?!爹你回来啦。”李元霸的脚步戛然而止,声音都陡然变小。

    “昨天晚上偷偷溜出去了?”李靖声音严厉了不少。

    “没有没有,那个,爹,我去洗漱了。”李元霸缩了缩脑袋赶紧跑开。

    “让你们一直呆在这个院子里,委屈你们了,但还得再待几天。”李靖转头安慰着:“目前明镜堂还在漫山遍野的搜人,不过他们群龙无首,尽胡来,我们暂且避避风头,不用太担心。”

    “嗯,也是。”李煌也知道一些情况“那明镜堂堂主张彪,怕是已经疯了。”

    明镜堂,皇帝爪牙,堂主基本很难善终,保住家人都勉强。

    张彪早年无后,本来一心一意做事,手段狠辣,颇具圣上信赖,谁知老来得子,整个人都变了很多。

    李煌知道,因为太子念其忠心耿耿,答应保住他一家老小性命,

    张彪知道留后有望,他本人行事就多了些顾虑,再加上与太子走得近了,因此失了圣心。

    太子死后,他家是第一批挨刀的,副堂主之一李放暗中领命除了一家老小,只留幼子活着。对外宣称逆贼报复,实则因为暂时没人能取代他,皇帝还要用这把刀,让他清醒清醒。

    “要是他真下手,京城可跑不出我们这么多反贼。”李靖自嘲着说:“先吃饭吧,吃完我出去一趟,你看着弟弟,不要让他乱跑。”

    ……

    说是只待几天,转眼两个月已过,万山湖中矗立的山峦共湖景美色日渐消瘦,入秋了。

    李煌穿越后躁动不安的内心渐渐平定下来,满脑子搞事的想法变成了担忧。现在太子死后的风波还未平息,爷爷李渊没了消息,生死未卜,族里其他人也了无音讯。

    父子二人每日提心吊胆,只有元霸看起来无忧无虑,但也让这个院子有了点家的味道。

    这天李靖急匆匆的出门,晌午时分又急匆匆的回来,“准备一下,出城。”说完忙去收拾行李。

    “哦!哥,终于能离开这个鬼地方,我都要无聊死了。”李元霸欢呼着丢下手里把玩的百斤重石盘,兴冲冲的钻进屋子,要去拿行礼还有李煌给他做的几个宝贝。

    看他爹都不怕了的样子,李煌心知这14岁的孩子真的快憋疯了。

    宠溺的摇了摇头喊道:“先去洗手!”

    李煌跟着走进屋子,他也坐不住了,身负系统岂能如此束手束脚?

    安国都城汉口,这里的明镜卫搜寻频率已大不如前,街上的商旅行人比前几个月多了起来,不像以往,门可罗雀。

    但大多人仍旧面色愁苦,无精打采。

    父子三人顺着偏僻的小道走向城门。

    “哥,这边比京城荒凉好多,还是国都呢,真没意思。”李元霸有些好奇的东张西望,没见到好玩的,又低下头跟在大哥后面亦步亦趋。

    “以前不这样的。”李煌陷入回忆,他幼时来这玩过,李元霸也来了但还小没有印象。

    那时车水马龙,衣食住行档次虽比京城低了些,但欣欣向荣。现在这情况不仅仅受到太子案的影响,还有…“爹,今年粮食欠收对吧?”李煌低声问道:“好像三个月没下雨了。”

    “是五个月。”李靖低叹一声:“祸不单行,现在已经开始谣传上天降罪,太子死后天降大旱。两件事搅和在一起更麻烦了,趁着现在事件还未爆发,得赶紧离开武国,这里离盛朝太近了,不安全。”

    各种‘机缘巧合’下,明镜卫的搜索都与他们擦肩而过,三人一路离城无甚风波。

    在李靖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一处僻静的亭子。一位女子正端坐在石凳上,撑着脑袋眺望远方,她穿着黑色侠客服,身旁的石桌上放着一顶斗笠,阶梯旁的亭柱拴着几匹马,马上挂着些日用品。

    女子听到声音回头看来,露出开心的笑容,并惊奇的问:“咦,你们怎么从这边来的?”

    不是别人,正是母亲张氏。

    “绕了点路,逃入汉口的流民太多。”李靖回到。

    “娘亲,好久没看到你了!我好想你啊!”李元霸两三步跳到张氏身边搂住她的胳膊,冲她撒娇。

    “母亲,您辛苦了。”李煌也走了过去,打量着张氏。精神饱满,面有喜色,看来这段时间过得不算太差。

    “好了,叙旧以后再说。”李靖打断并催促道:“赶紧离开这里!”

    张氏白了他一眼,又看向敦实的元霸和有点发福的李煌,“哎呀,都瘦了。”张氏心疼的说:“安定下来后一定给你们好好补补。”

    接着一家四口就按照计划骑马赶往汉口码头,在那里山庄安排了一支商队,趁着安国国王以明镜堂胡乱搜查严重妨碍码头货运为借口,暂时禁止明镜堂搜寻的时机赶紧上船。

    上船后他们先沿着汉河顺流而下进入楚国,到了长青江与汉河的交汇处后一家人离开商队,再逆长青江而上经过燕国,就能到卫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