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星海:变革的世界
繁体版

第十八章 后记

    虽然宇宙各地的文明学会均不承认太阳历1895年初,即龙王历17纪元2648年那段时间是其个时代的开始,但不否认的是,它确实是第二次过渡时代的一个重要分界点。在它之前的过渡时代,大星海的影响还很大,但在那一年之后,大星海时代的一切都消散了。宇宙海盗的势力被重创,很多大海盗团都被完全歼灭,只有新太阳星域仍是海盗猖獗之地。行商这一行业也越来越规范化,大型的运输公司取代了商会。宇宙变得越来越小了,曾经要几个月才能到达的星系,现在十几天就能到达。人与人之间也更近了,曾经利用通迅面板交流的方式正在被民用宇宙通讯器的讯息波交流取代,两个分别在不同行星上的通讯器只要够近,甚至可以通过超空间讯息传输实时交谈。这种技术正在逐渐取代大星海时代的量子通迅,并将慢慢建立起一张能够跨越宇宙的信息网络。一切都表明,在这一年,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

    然而,这一年却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一切都照常进行着。那场波及了整个宇宙的第三次王府大战已经进行到了第三个年头,红洲大陆的各国都为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鸟国皇帝的一纸诏书。除此之外,宇宙中的另一件大事便是天狼大公国的成立,但这个当年只有三个星省不到两万亿人口的小国根本没什么知名度。至于南极,虽然它经暗流涌动,但那两个将在第一次南极大战中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山本鸟冰和阿切咯·几维哇,此时一个是九山都的地方军阀,另一个才刚刚大学毕业。总而言之,这一年并没有发生什么具体的大事,看起来它又是平凡的一年,但实际上它又的确是过渡时代的重要分界,甚至有人将其作为近代与现代的分界点。

    无论如何,对于大星海这个时代来说,它在这一年完全地结束了。虽然大星海时代的传奇仍被人口口声声相传,还被写入书本、永载史册,但这一切都已经过去,新纪元降临了。大星海时代是三次大航天中最辉煌的时代,它为冰球文明创造了一次绝无仅有的升华。大星海时代是在星际殖民后期必然会开始的,但过往的类似时代都是大殖民的附属品,没有一个这样的时代,能够彻底颠覆一个星际文明在原始时期存续了成千上万年的社会架构,将传统的宇宙变为一个由科技和物质主宰的世界。然而冰球的大星海时代做到了,并且为其后的世界做了充足的铺垫,让冰球文明发展的历史大大地缩短,这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功绩。

    不管怎样,那些文明学会早在1820年就进行了时代总结,现在我也没有必要把他们的报告重复一遍,还是说说本书的那些角色们以后的情况吧。先说在上一章提到的雉鹰,他后来一共做了三十多年大公,在第一次南极大战结束时才去世。接任的长子雉远汀又做了三十年大公,当雉鹰的孙子、那个著名的独裁者雉子明继位时,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了。再说科沙商会的会长诺尔莱登·士契夫,他在他的的商会逐渐衰落后便到新新斯加姆,与后来复活的儿孙们建立了一个家族企业,专门制作雪地车。还有史高威伯家族的那些人,他们后来有的去了冰球,但更多的人选择回到瓦凡那利奇省——乌宁福特共和国此时发展得很好,已经成为了银河系独立国家中的一大强国。总之,所有的人在新的时代中都过上了和祖先们不同的生活。

    至于西钦·士契夫,他后来从南极回到了冰球,并在那里宣传神教,但效果甚微。后来,他又去了一次地球,那是在太阳历1885年的时候,他跟着辣翅去那里办事。他在那里见到了一个叫林毕六·宁八牙的佐吉斯人,那个人领导着当地一个名叫“佐吉斯复兴会”的组织,他与那人探讨了很多事情,包括他和斯威德尔想出的那个维护和平的计划。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有一位冰球古代的智者说过:“宇之广,不知其几千万光年也;宙之深,不知其几百亿春秋也。行星纵有几万里者,不过沧海一粟;历史纵有一亿年者,不若弹指一挥。啊!此乃叹宇宙之广大。唉!此乃叹吾人之渺小。”在古代冰球,人们的寿命很有限,一次死亡即是一切的终结,因此他们觉得宇宙是如此的可畏。然而到了今天,科技更加发达,人们可以复活,甚至有人认为未来资源更充足的社会将摆脱通过复活间隔来调节人口的机制,使人真正得到现实意义上的永生。他们相信人定胜天,相信文明终将战胜宇宙。在无数这样的人充满信心的盼望下,冰球文明迎来了又一个新的世纪。

    而我想以贝罗战争时与雉远德舰队交战的卧弱帝国舰队司令雉元弥所作的诗《星海之墓》作为本书的结尾,同时也是对大星海时代的总结:

    彼时战场,余温尚在。血浸大地,雨落洗干。

    荣耀之后,何人可观?英雄刀下,何人哀叹?

    我愿永远忆古时,只为挽留本性善;

    我愿从此逃海外,花落时分已见惯。

    一世功名何长久?一生浮华几春秋。

    苍茫星海已成墓,何求青史把名留。

    本文为龙王历十七纪元3031年3月3日

    即太阳历2022年12月2日作。

    本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