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蓉哥儿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五章 乌进孝进京了

    自古以来,改革肯定要触碰某些人的利益,遭到反对的。

    贾蓉整顿族学这么大的动静,也是如此。

    这一次,在京城族人里,有很大的反对声传入贾蓉的耳朵里。

    但他态度坚决,非常强势的把各项政策给推行下来。

    只要贾蓉与贾政态度一致,旁人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推翻他们的决意的。

    尤其是去城外玄真观,打扰贾敬清修的几个人,更是遭到了贾蓉的严厉打击,直接把他们在族里的职事取消了。

    真不把我这个代族长放在眼里?

    贾蓉的冷酷手段,吓坏了不少人,族里反对的声音,突然一下寂静下来。

    还是那句话:他们有点欺负贾蓉年轻了。

    总觉得碍于辈分与礼数,贾蓉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可是,贾蓉的态度,让他们“寒了心”。

    那真是翻脸无情。

    ******

    就这样,贾族义学的整顿计划,按部就班的进入正轨。

    所有的学童,先来了一轮摸底考试,分到各个班级,开始被专业老师教授专业知识,在淘汰制的激励下,被迫开始“内卷”。

    尤其是,贾蓉把亲近的几个贾族英才,全都派到了族学里“重新上学”。

    贾琼、贾琛、贾璘、贾珩、贾芸、贾菱、贾菖、贾萍等贾蓉非常重视的,给宁国府里办事的几位贾族英才,全都被安排到了贾族义学里,重新读书上进,要完成结业考试。

    连他们几个都如此了,其他人就更没话说了。

    ******

    贾族义学步入正轨,贾蓉松了一口气,空闲下时间来接见关外庄头们,也清点仓廒府库,准备年关祭祀等杂事。

    要过年关了,诸事繁忙。

    贾蓉命人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

    此时宁荣两府上下,都是忙忙碌碌的。

    贾蓉更是往礼部走了一趟,领回了“春祭恩赏”,是个黄布袋子,里面装了两百两黄金,折合两千两白银。黄布口袋上有印,写着“皇恩永锡”四个大字,又有礼部祠祭司的印记,下面写着一行小字:

    “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恩赐永远春祭赏共二分,净折银两千两,某年月日世袭四品爵武毅将军、京营游击贾蓉当堂领讫,值年主事某人”,下面一个朱笔画押。

    贾蓉打开口袋,分出两份,一份自取了,一份送入荣国府,然后拿着空口袋进入宗祠,当着列祖列宗在大炉内焚了。

    这一日,腊月二十四祭灶,宁国府里备了糖饼、黍糕、枣糕、胡桃、炒豆祭灶,焚烧购买的灶马以示送灶君朝天。同时用加黑豆的草料“贿赂”灶神的坐骑——灶马,希望灶君在述职的时候多替自己美言,以此收获玉帝降下的更多福气。

    而贾蓉也紧随宫里时尚风气,换了蟒衣和葫芦景补子。

    “老爷,黑山村的乌庄头来了。”就在宁安堂里,贾蓉摆了两桌,与尤氏、秦可卿、贾惜春、尤老娘、尤二姐、尤三姐、甄夫人、并贾珍的妾室佩凤、偕鸾、张文花等女眷们,高高兴兴的吃年酒的时候。

    忽然,有丫头进入厅里禀报,递上红禀贴和账单。

    “正好,就差他一个了。”

    贾蓉含笑点头。

    旋即,在酒桌上打开红禀贴,上面写着:

    “门下黑山村庄头乌进孝叩请老爷、太太、夫人万福金安。新春大喜大福,荣贵平安,加官进禄,万事如意。”

    霎时间,贾蓉展颜一笑。

    “这个乌进孝,倒是有点意思。”

    此时,关外几个庄头都来了,却没乌进孝写的这么有趣,没那么多吉庆话。

    从此观之,乌进孝便比其他人“会来事”。

    接着,贾蓉又展开账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黑山村的缴纳租子:“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

    这段时间,贾蓉审核了不少秋租账单。

    各个庄头的实物账单,其实大差不差,贾蓉一眼扫过去,心里就有了数。

    所以,贾蓉径直看向银子一项。

    果然,上面写着“外卖粮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五千两。”,与关外其他庄头的秋租现银数目都一样。

    比原著第53回“乌进孝的账单”里的2500两,更是足足翻了个倍。

    看到这里,贾蓉暗暗感慨,“幸亏穿的早。这段时间宁国府的资金链还没有断掉,各地庄头报上来的银钱还非常多。足以维持宁国府的运转,也可以顺利支持我的改革计划。要是再晚几年,恐怕就艰难了。”

    此时,宁国府的账目,贾蓉已经全部清点完毕。

    单秋租现银一项,关外报上来四万两,神京报上来三万,金陵报上来五万两,总共约莫12万两左右。

    在贾蓉离开神京,南下江南的时候,九月份还报上来一批“春租”,约莫是四万两,已经花销了两三万。

    再加上,宁国府原先银库的“存银”。

    此刻,贾蓉掌握的现银,大概是三十几万两。

    三十几万两的流动资金,这让贾蓉做事充满信心,这才是他宁国府之主的底气。

    贾蓉告罪一声,从酒桌上离开,前往向南大厅接见了乌进孝。

    乌进孝头戴裘帽,身穿棉袄披风,打扮的像是乡下土财主,进来给贾蓉磕了头,贾蓉扶他起来,询问他关外的景象。

    与其他庄头回答的差不多。

    都是说艰难,说关外的天气一年比一年厉害,庄上的收成都减少了,一年不如一年。

    “过了年,我准备往关外走一趟,瞧一瞧庄上的情况。”贾蓉微微透出口风,让乌进孝有个心理准备。

    然后又补充说:

    “我这段时间整顿族学呢。听说你儿孙年纪不小了,明年就带来京里上学罢,与府里老爷哥儿们多亲近亲近。”

    乌进孝吃了一惊,连忙感激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