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蓉哥儿
繁体版

第一百零三章 接见庄头们

    在运河上走了一个多月,十一月悄然而逝,进入腊月。

    贾蓉率领的船队,终于进入神京城的迷津渡码头。

    “到家了,到家了!”

    进入神京城附近后,甲板上的护卫水手,全都忍不住兴奋欢呼。

    这次一走,便是小半年。

    一众护院水手,全都想念神京城,想念家里人了。尤其是,他们这次路上,经历那么多。有人战死牺牲了,有人立功升职获得赏赐,全都有一肚子话要与家里人说,好好吹嘘一番。

    便是光棍的,瞧见神京城,也忍不住心潮起伏。

    而那些金陵的族人们,则望着神京城的城墙,忍不住露出痴迷,“这就是神京城吗?大周的都城!以后,我们就要进入这座城池生活,成为真正的京城百姓了!”

    ******

    首先下船的是林黛玉等女眷们,荣国府的楼船靠岸,便把林黛玉接上,坐了一顶小轿子,晃悠悠的进入神京城,掀开窗帘,去瞧繁华的景色。

    贾雨村也告辞,领着仆人朝着向往的神京城而去。

    码头上,只留下贾蓉,喊了力夫过来帮着卸船。

    焦大、孙瑞等护院小队,此刻充当监工摆成一字长龙,目光炯炯的盯着力夫们,偶尔传来呵斥怒骂声。

    那箱子里的东西金贵的很,卖了他们都赔不起。

    “焦爷爷,您在这儿看着,我先领人回去了。”楼船货船上的箱笼,一件件抬入驼车上装好,需要大半天的功夫。而迷津渡码头上,人来人往。二十个小孩子的家人挤在一块,非但帮不上忙,反而迎着寒风,宛如瑟瑟发抖的鹌鹑。

    另外,在一旁还有十几个护卫,捧着黑漆骨灰坛子。

    贾蓉瞧见了,便吩咐焦大一声,准备率领孙瑞等人先回城。

    “大爷尽管去,放心这里有我。”焦大鬓发雪白,精神却矍铄,听闻此言当即拍着胸脯保证了。

    贾蓉点点头,给焦大留下2个小队成员。然后上了一辆朱轮华盖车,与梅香、采薇等丫头坐了,率领一部分驼车队及金陵族人,浩浩荡荡往神京城而去。

    ******

    神京城繁华热闹,实乃天子脚下,户埠民丰之地。

    初次来京城的金陵族人,全都满脸好奇,瞧着京城里的景物,只觉得与金陵城全然不同,看什么都新鲜。尤其是宽阔的朱雀街道和整整齐齐的坊市,让金陵族人们暗暗惊叹。

    “这神京城,可真冷。”

    有金陵族人,彼此依偎在一起,饶是穿了棉袄,仍是觉得寒冷。

    “这也叫冷?”有宁府小厮听了,忍不住道,“比起金陵的冬天,这可暖和太多了。”

    “倒也是。”金陵族人走了这么一遭,尤其是在运河上吹了寒风,确实感觉北方的风,要比江南的风要暖和许多。南方的风是湿冷,直往骨髓里吹。这一次在船上,不知多少宁府小厮染了风寒,厨房每天都在熬药。幸亏准备齐全,否则风寒也能要人命。

    ******

    进入宁荣坊,老护卫队成员,忍不住挺胸抬头,目不斜视,眼睛里闪烁骄傲的神采。

    这一次出去,他们可大不一样了,须得让宁荣坊的亲朋好友们好好瞧一瞧他们的威风。

    “蓉大爷回来了——”

    进入宁荣坊后,贾蓉的车队迎来了最隆重的待遇。无论行人百姓还是贾氏族人,全都面带激动喜意,彼此欢呼雀跃,一浪高过一浪,大声报信儿。

    声音此起彼伏,渐渐传入宁荣两府里去。

    当然,其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

    那些宁府小厮的牺牲家属,此刻全都扑出来,抱着骨灰坛子,嚎啕大哭起来,大大拖延了驼队前进的速度。

    “我的儿,我的儿……”

    “孩子他爹……”

    “夫君……”

    瞧见这一幕,街巷里的百姓族人,全都感慨。也都知道这一次出去凶险。就连蔷二爷都中了流矢,不幸去世了。更何况是这些护院们。

    因为有贾蓉的提前吩咐,那些捧着骨灰坛的护院们,并没有把骨灰坛交给家属,而是继续捧着前行。

    等来到宁国府正门前,宁国府都总管赖升领着宁国府大大小小的管事们,还有等待许久的庄头们,摆成几排,猛地恭敬行礼,大声请安。

    “恭迎蓉大爷回府——”

    贾蓉从朱轮华盖车下来,瞧了眼正门前的赖升等人,尤其是一众陌生的身影,忍不住含笑点头。

    然后,走上前去牵住赖升的宽厚大手,笑道,“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府里全凭赖爷爷你老人家主持,辛苦赖爷爷了。”

    “大爷言重了。府里有太太和大奶奶坐镇,小人只不过是帮衬着办些杂事罢了。大事还是要靠太太和大奶奶决意的。尤其是大奶奶,大爷不在的这段时间,精明干练,处事老道,府里上下都称赞不绝。便是西府老太太,都赞叹大奶奶是重孙媳妇中第一等得意之人呢。”

    此刻,赖升满脸笑意,却没有居功自傲,反而腰背微微弓着,态度愈发恭敬,把自己的功劳贬低,去不断吹捧尤氏和秦可卿的管理作用。

    贾蓉听了含笑点头,再度夸了几句,又环视众人说了一句“辛苦了”,旋即众星捧月的跨入正门。

    贾蓉进入宁国府,先来到向南大厅里换了身衣服,然后便端坐厅上,接见赖升等一众宁府管事,询问他不在的这段时间,府里运转的情况。

    赖升等管事端坐左右两旁,全都毕恭毕敬的,只把贾蓉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发生的大事说了一遍。

    有尤氏和秦氏两个女主人坐镇,府里倒也大致承平。

    尤其是秦可卿,在贾蓉不在的这段时间,渐渐接管了掌家权力,显露出她精明干练的一面,让府里上下都称赞不绝。与西府的琏二奶奶(王熙凤),并称“东西府两大管家奶奶”。

    而这小半年,王熙凤也往东府来的次数明显勤快了许多。每隔两三日就要往东府跑一趟来寻秦可卿。两人彼此性情相投,无论相貌品性能力,都是贾府一众媳妇中最出挑的。故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