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蓉哥儿
繁体版

第一百零一章 军官种子

    封氏荆衣布钗,穿的十分朴素,宛如普通的乡下村妇。但她眉眼精致,肌肤白皙,宛如观音般,透着温柔贤淑的气质,却让人眼前一亮。

    虽然说,这几年都在乡下过活,但并未吃什么苦。仍是保养的十分好。举止言谈间,透着乡绅太太的风范。

    “好好好。”

    贾蓉暗暗赞叹,与封氏简单打过招呼,便站在一旁。

    “蓉大爷,我想赎回英莲,不知可否?”香菱母女抱头哭了一会子,封氏搂着自家女儿,想到她卖身如奴,不禁心如刀绞。所以缓步走来,流着两行清泪,可怜兮兮的想赎回香菱。

    霎时间,贾蓉皱起了眉头。

    “甄夫人,进了宁国府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再卖出来的。除非犯了错,被主子发卖到窑子里,或者贬到乡下庄子上,随便拉个小子配了。”

    贾蓉负手而立,淡淡说着一个残酷的事实。

    而香菱、梅香、采薇几人,听闻此言全都沉默下来。

    这就是现实!她们的真实生存环境。正如赖嬷嬷教训孙子的话,“你哪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怎么写的!”

    也无怪梅香、采薇等大丫头,一个劲儿想攀上高枝,做个姨娘。

    因为姨娘是半个主子,与奴才是完全不一样的,社会地位更高,也更有安全保障。

    而封氏做过甄士隐的夫人,家里也曾养着仆婢。便是现在,她身边也跟着一个丫鬟,不离不弃的服侍她。推己及人,她自然明白贾蓉不会轻易放过香菱。那不是多少银子的事儿,而是——规矩礼数!

    封氏希望落空,抱着香菱嚎啕大哭,“我的儿,是娘没用,害了你啊……”

    瞧见香菱母女抱头痛哭,厅内梅香、采薇全都鼻尖泛酸,眼眶泛红,跟着一起掉泪。然后缓步上前宽慰封氏。说自家大爷不一样,对女孩子极好,将来香菱不会委屈的。

    香菱年纪虽小,却生的极美。梅香、采薇服侍那么久,在宁国府呆了那么多年。自然知道贾蓉是不会放过香菱,肯定会纳入房里的。

    封氏听出了弦外之意,也更是心酸落泪,直呼命运不公,把当年的家奴“霍启”骂了个狗血淋头。

    “甄夫人,香菱虽然不能放出去,但你能进来宁国府啊。”

    就在这时,贾蓉宽慰道,“这次我们返回京城,你便跟我们一起吧。在宁国府附近找个房子,再找个活计做。如果你想香菱了,便进来陪陪她。有你照看着,香菱也开心不是?”

    封氏此时心灰意冷,正不知怎么办。贾蓉的这番话,登时戳中了封氏的软肋,让她哭声渐歇。

    “也只能如此了。”封氏无奈点头。准备与贾蓉等人一道返回神京城,在神京城里安顿下来照顾女儿。

    “夫人能想通就好。”贾蓉含笑点头,态度愈发热情,赶紧命人传膳摆饭,给封氏接风洗尘。

    而瞧见贾蓉那么尊贵的身份,居然肯接待她。态度也很谦虚,没有贵族哥儿的那股子霸道豪横。封氏的戒备心渐渐消散一空。觉得他是个难得的好人。香菱跟着他,至少不会遭受“虐待”。封氏面色缓和,如此安慰自己。

    然后便在饭桌上连连敬酒说好话,开始奉承起贾蓉,希望他能好好待英莲,千万别虐待她。

    贾蓉听了,连连笑着答应,看向封氏的眼神也更热切了。

    ******

    时间如白驹过隙。

    晃眼间,十月寒秋到了月底,即将迎来冬日。即便是金陵城里,也都寒风瑟瑟,吹起寒霜。

    贾蓉准备回京了!

    此时,贾敏的棺椁已经被林如海父女,送回了姑苏老家祖坟里安葬好了。贾母也来信,派遣仆人乘船南下,来接林黛玉入京。

    林如海同意了,并与贾蓉沟通好,一起合船北上。

    这一日,寒风乍起,贾蓉出了宁国府老宅,乘坐车轿前往金陵驿码头。

    与来时不同。

    贾蓉走的时候,队伍中多了很多人。

    其中有大人有小孩,是贾蓉在金陵旁支族人里,挑选的二十个有天赋的小孩子,准备带到京城培养。

    因为是小孩子,所以贾蓉征得他们家人同意后,就把愿意去京城生活的也都带上了。

    旁人都说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街巷里议论了好几天,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尽的羡慕。

    同时,也有人怒气冲冲的回到家里,把自家娃儿揍了好几顿,嫌弃他们蠢笨,没被蓉大爷选上。

    幸好,贾蓉得知这个情况,很快就宣布他明年还会来选人。

    只要孩子们在金陵族学里勤奋苦读,他们还是有机会的!

    贾蓉释放的这个消息,让没有选上的金陵族人家庭,全都暗暗兴奋,开始激励娃儿,让孩子们卷起来。

    而刚刚挨了一顿打,正感谢蓉大爷的小孩子们。突然又被父母追着打骂读书。开始寒窗苦读,头悬梁锥刺股。进入真正的“地狱”学习。

    不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他们年纪虽然小,却比大人还懂事。知道读书是好事。以前家里穷,进不了金陵族学,光是那笔墨纸砚,他们就买不起。

    而现在,贾蓉十分重视族人教育,专门拨款修缮金陵族学,更留下一大笔“助学基金”。以至于穷困族人家里的孩子们,都能无忧无虑的上学了。

    这是万家生佛的事儿,金陵族人们对贾蓉非常感激。每日磕头祷告,还给他立了长生牌位。

    希望漫天神佛和宁荣二公在天有灵,保佑贾蓉长命百岁,恭候万代!

    而除了二十个小孩子家庭,贾蓉也从金陵族人里,选出了五十个精壮汉子。在这段时间里,交给焦大管束。把原先的5个护院小队,扩编成10个。

    以老带新,整队训练,短短一个多月,就渐渐有了几分兵样子,一个个士气高昂,军容整肃。

    关于这5个小队,贾蓉十分看重。

    因为是金陵贾氏族人,与贾蓉血脉更近。贾蓉特意请了金陵族学里的先生,教授他们读书识字,让他们具备最基础的文化底蕴和军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