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风雨,北国桃花
繁体版

第三百四十七章 公主召见

    虽说武平川亲自护送宋明臻和她的贴身侍女由靖安返回黎国令叶明德惊奇和疑惑,但如何在武平川手上截杀宋明臻而不破坏叶家与武家表面的和谐,才是叶明德最在意的事,因为现在的时间太紧迫了。

    从瑨、黎边境传来的战报,在宋明臻出京的那一刻,抵达了京城,很快落在了病得头晕目眩的司瑞的桌案上。

    虽说靖安王对黎国一直没有按时撤离的军队提高警惕,充满敌意,但因为他派去京城救援朝廷的军队尚未返回,他真正可以调集的兵马并不多,所以面对准备充足、并未受过任何创伤的黎国军队的时候,还是显出了吃力。短短七天,丢失包括重镇凉州在内的三座城池。而按照战报抵达京城的时间推算,半个多月以来,孤立无援的靖安,怕是不止丢失了三座城池那么简单了。

    折返靖安的靖安王世子武定川所率军队,需要沿途安抚靖安、燕北和齐鲁的军民,会耽误很长时间,就算半路上幸运地收到了前方的军报,怕是也要等到半月之后才赶到靖安,这期间,靖安危矣。

    在朝廷收到前方战报的时候,叶明德一度恍惚忐忑。因为当初允许黎国军队屯兵于边境的主意,是他带头应下的,他担心,如果燕王在叶继尧的嘴里知道了他和宋华庭的勾结,那么燕王一定会以此军报为借口,以叛国的罪名,立刻抓捕叶家全族。

    可是呢?一切悄无声息,只有燕王、卫国公赫连绰和几位将军奉召入宫,去商讨破敌之计。

    难道是他的长子一身傲骨,在燕王的刑讯逼供之下保住了叶家的秘密?难道是陛下一直顾念楚王的未来,不愿对叶家多做为难?难道是燕王根本瞧不起满目文臣的叶家,以为叶家掀不起什么风浪?

    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这令叶明德暂时放松之余又加紧了对宋明臻一方的行动。

    叶明德认为,宋明臻必须尽快除掉了。

    这是叶家和宋华庭的约定。

    黎国将士之所以出兵,乃是因为宋华庭提前向黎国人宣布,瑨国背信弃义,残杀了前去和亲的玉镜公主宋明臻。此仇不共戴天,必须要讨个说法。眼下瑨国刚刚遭受两次大战冲击,实力最是薄弱,攻之定胜。

    既然宋华庭说宋明臻死了,宋明臻就必须死。只有这样,叶家和黎国皇室的关系才能稳固,叶家才能在受到打击的燕王面前存活下去。

    于是当天下午叶明德不请自来,前往皇宫面见司瑞,进言说:“既然黎国人认为宋明臻已死,那么宋明臻就成了攻破敌人谎言、让我国出师有名的关键,所以决不能放任宋明臻返回黎国。黎国的和亲使团出京不久,现在快马急追还来得及。不如让禁军立即追赶,然后押送宋明臻去两军阵前。这样,还能为准备不足的瑨国军队争取时间。”

    司瑞立刻答应了叶明德的请求,并当即派了周阳,率领禁军出京,向燕北方向追去。

    与周阳前后脚出城的队伍,自称是兵马提督府的,奉了楚王的命令,去城外巡查附近的驻军。守城的将军查看了兵马提督的令牌之后将其放行,随他们去了。

    接连不断的小股追击战,就在瑨国人察觉不到的地方发生了。

    先说周阳这边。

    作为周雨的哥哥,周阳当然知道通往燕北的队伍不过是一个幌子,那队伍中马车上的人,也不过是一直在鹊园服侍的小小侍女而已。

    但他既然奉了皇命,必然要完成的。他点了五十多个禁卫军直奔燕北。

    之所以没有说破这个李代桃僵的计策,不只是因为在此之前,已经预料到陛下安排的燕王殿下对他有所交代,更重要的是,受了某个贵人的“点拨”,周阳很想知道叶明德到底在犯什么糊涂。

    周阳心里的“贵人”,乃是惠清公主司安乐。

    自从三天前楚王殿下交回了兵权,不再执掌禁军,而是重回礼部,周阳就因为京城保卫战时保卫皇宫兢兢业业而被司瑞信任,在楚王提交兵权的当天,他成了新的禁军统领。

    昨天夜里,就在六部的尚书大人堆在宫中为该如何处理鹊园遇袭案争吵激烈的那天晚上,正赶上周阳当值。令周阳惊异的是,惠清公主的侍女悄悄迎上来,对他说,公主有要事相告。

    周阳心里对惠清公主司安乐是有特别的感觉的,只是他觉得自己官职不高,只是个没有背景的武将,所以在外人面前半点也不敢表露出来。这次惠清公主竟然派人邀约,激动的同时,他也有些犹疑。他知道现在是如何人心浮动、草木皆兵,每个人恨不得多长出十双八双的眼睛,去看跟自己有关和无关的消息。惠清公主在这样的时刻,为什么会不管不顾地请他见面呢?

    怀着忐忑的心情,周阳借巡查宫禁为名,在亥时初刻赶到了惠清公主的寝宫,又正巧听见寝宫中有瓦片坠落的响声,周阳一行人便在侍女们的引导下,光明正大地进了寝宫的门。

    司安乐大胆地请周阳进殿,且在周阳进殿的时刻,屏退了所有人。

    周阳紧张得大气不敢出,只能跪在地上拱手垂头。

    司安乐请周阳起身,望着他因为低垂头颅而只能被外人赏鉴的头顶,抿嘴一笑,说:“几日不见,周将军难道变矮了?本公主竟只能见到将军的头顶了。”

    周阳哪能料到司安乐会开玩笑?在他的印象里,司安乐是养在深宫内院的淑女,有规矩,懂礼仪,讲仁善,怕是连呼吸,都不肯乱了节奏。以往见她,都是有众人陪着,眼下偌大的宫殿里,孤男寡女,周阳就算听出司安乐的笑话,难道敢笑?

    周阳的头更低了几分,手也恭恭敬敬地拱着。

    司安乐原本也不想用这样的方式接触周阳,不想给周阳一个“轻浮”的印象,只是受人所托,别无他法。

    司安乐说:“本公主请将军莅临,并非存心消遣,乃是有重要的事情告知将军。”

    “请公主示下。”

    司安乐说:“本公主受楚王殿下所托,想告诉你,黎国玉镜公主近两日应该就要启程回国了。无论陛下被成国公逼着做何等决定,请务必配合燕王殿下,保证玉镜公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