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风雨,北国桃花
繁体版

第二百二十五章 雷霆之变

    与烟火的爆炸声几乎同时发出的,是刀剑出鞘的声音。一直安安静静地站在群臣外围的彭飞虎真的像一头猛虎,领着几十个禁军士兵,朝着谢迎天的方向杀过去。不止彭飞虎,燕王司钺、镇南侯司瑛以及昭武将军周阳都亮出了兵刃。

    其实在宫中行走,普通的将领是没有佩戴兵器的资格的,有几种特殊的人除外。

    其一是禁军。禁军负责保卫皇宫安全,当然要携带兵器。

    其二是有侯爵以上爵位且有天子恩令的人,例如谢迎天。司钺和司瑛是两天前才拿到这个“恩令”的,而镇南侯司瑛在拿到这个恩令的时候还遭到了谢迎天的反对——虽说在叶明德的周旋下,谢迎天的反对并没有什么效果。

    黎国靳赢将军所领十几个部将,因为隶属瑨国,且负责保护玉镜公主安危,不完全受瑨国天子管辖,所以也可以带刀进出。

    周阳及所领部队因为是暂时征调来,负责太子成婚大典清场工作的将官,有临时配备兵刃的权利。

    除此之外,无人有资格持有兵器,所以虽然场面很快乱成一团,到底不至于出现血流成河的惨状。

    先说谢迎天这边。

    彭飞虎虽老当益壮,但毕竟距离谢迎天很远,而谢迎天附近还有一个“盾牌”,那就是虎背熊腰、满脸横肉的大将军郭甯。

    对于郭甯,这里多说几句。

    郭甯先前擅离职守、妄杀民兵、抢夺百姓救济粮,却在谢迎天的周旋下奇迹般地保住了性命。兵部和大理寺都属于谢迎天的势力范围,让他们两个部门联合调查郭甯,乃是赤裸裸的偏袒包庇。于是郭甯上奏朝廷,说自己离开负责驻守的大同郡,是为了寻山西总兵澹台护,和他讨论整个山西的布防问题。谁知道澹台护还没有寻到,偏遇到几个民兵平白无故寻衅滋事。此种以下犯上的事情,郭甯是容忍不了的,所以一气之下杀了他们。而其他民兵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只当郭甯仗势欺人、滥杀无辜,故而慌乱之中弃粮逃跑。郭甯唯恐如此庞大数量的粮草被当地饥民一抢而空,造成朝廷难以挽回的损失,更有损朝廷颜面,故而在万般无奈之下,将粮草暂时押往大同。

    奏折呈上京城,郭甯便从无可原谅的罪人摇身一变,成了维护国家尊严、保护国家粮食的功臣,而当初那些弹劾他的言官,包括向兵部问责信的户部,都成了诽谤封疆大吏的昏官庸臣,各自等着大理寺问罪。

    摆脱了罪名的郭甯,由壮武将军的官位上返回本职,晋封从三品云麾将军,加封武州县男,进京受封。而他的受封碰巧和太子大婚典礼时间相近,陛下便特意下了口谕,允许他进宫参与典礼。

    这是莫大的荣幸,郭甯怎么能推辞呢?他穿着陛下亲赐的铠甲,得意洋洋地站在距离谢迎天不远的武将队伍里。

    当彭飞虎提着大刀砍过来的时候,郭甯毫不犹豫地迎了上去,挡在谢迎天面前。

    在郭甯的心里,谢迎天远比天子司瑞更受他仰慕敬重,不只是因为近些年来谢迎天三番两次为郭甯的大小罪行善后,保住他一颗不知道该砍多少次的脑袋,更是因为在他年幼失去父亲的时候,谢迎天的父王老英国公将他养在膝下,抚育他成人。郭甯和谢迎天几乎是相伴着长大的,少年的时候情同手足,就算后来各自有了“战场”,也还互相照应。

    所以郭甯半点没有犹豫,坚定地挡在了彭飞虎的前面。

    但彭飞虎没有兵刃,且准备不足,劣势明显,很快就被彭飞虎砍伤了腹部,压制得不能动弹。彭飞虎的大刀就压在郭甯的颈边,只是因为郭甯还怒目圆睁地用碗口粗的胳膊抗拒着刀锋,才不至于立时就死了。

    而跟随彭飞虎杀过来的那些禁军,便把谢迎天围了起来。

    谢迎天虽还没有完全明白现在的局势,但至少也知道司瑞是铁了心要他的命了,而皇宫外面的情况应该也不容乐观。所谓的太子大婚典礼,不过是针对他谢家满门的一场鸿门宴。他愤恨地抬头望了一眼高高在上的司瑞。

    玉阶之上、御极殿门前,司瑞站得看似坦然,实则恐慌得很,毕竟这样的场面,他第一次遇到,拔除四大家族之首的谢家,也是之前的皇帝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提前得到命令的周阳已经派人轻松地扣押了惊慌失措的司卿和谢皇后,妥帖地护住司瑞,使司瑞有佯装镇定的资本。而刚刚还礼仪周到、手持团扇的新娘宋明臻,此时已经冷着脸扔下了拖地的鲜红嫁衣和晃晃悠悠的累赘头饰,贵重的玉如意也不知道随手丢到了哪里。她被孤野和碧落小心地护在身边。

    原来那些人都在做戏,都在为了除掉他而做戏。谢迎天悲愤地想。

    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谢迎天一族世世代代为瑨国卖命,谢迎天本人更是一连献出了两个亲生骨肉,就是司瑞,也是他一手扶持上去的。如今,瑨国天下趋于太平,谢迎天的日子,竟也到头了。

    谢迎天自然是不会坐以待毙的,自小练就的一身武艺和骨子里锻造的宁死不屈的胆魄,是不允许他露出一丝一毫脆弱的。在禁军士兵们提着刀枪迎上来的时候,他的御赐宝剑也出了鞘。

    这把剑有名字,叫“疾风”,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是当年司瑞登基之后不久,为显示天子器重和信赖,特意赐给谢迎天的。二十多年间,谢迎天几乎没有随身佩戴过,因为今日盛典,思量再三才带了出来。

    此时“疾风”出鞘,何其讽刺!

    谢迎天已经杀掉了一个呼啸着砍过来的禁军,紧接着就是第二个。

    大多数大臣完全不知道更没想到会有宫廷喋血、玉龙擒虎的场面,都震惊不已,慌乱之中最先想到的就是夺路而逃。

    可他们一时无法出逃,因为禁军副统领孔铎敏领兵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