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风雨,北国桃花
繁体版

第一百零三章 落井下石

    罗飞微欠着身、探着头,笑着说:“年节国宴之后,皇后娘娘就一直想请公主您去宫里坐坐,好促膝长谈,哪里想公主初来瑨国,许是水土不服,身子总也不爽利,再加上皇后娘娘膝下有太子承孝,唯恐和公主往来频繁,给公主添麻烦,只好作罢,但皇后娘娘一心惦念公主,便和我家国公爷商量此事。巧的是,谢三公子和夫人曾来鹊园做客,受公主照顾颇多,正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公主,这不,派了小人和皇后娘娘最贴心的婢女云儿来鹊园拜望公主。请公主保重玉体,早日康健才好。”

    唔,确实是个能说会道的。把“厄运连连”说成“水土不服”,把“有事相求”说成“感谢照顾”。

    只是宋明臻没有闲心跟他客套,便随意答了一声:“替本公主谢谢皇后娘娘和英国公厚待。”

    罗飞又躬身行了个礼,说:“公主本就身体孱弱,没想到灯节的时候还遇上了这样的事,岂不令人心痛!”

    宋明臻连附和都省了。

    罗飞倒是不在意宋明臻的态度,又说:“说起来,这一切都怪燕王殿下。兵马提督府掌管京城防卫大大小小的工作,上元节灯会最是百姓聚集的时候,到处都是烛火,怎么提前不知道排查隐患呢?伤了公主,也伤了百姓,传将出去,不知道街头巷尾又会传一些什么样的有损公主您好名声的话呢!”

    灯会年年都是这样举办,并没有闹出过什么大事故。实话实说,就是那个巨型的金龙灯笼,制作也是很结实的,只是挨不住武平川的拳头和无数百姓的挤压罢了——其实哪怕是纯粹的木头,也不一定挨得住,更何况是架着木头的灯笼呢?

    整件事情,司钺只是救护的英雄,并不该担什么责任,但罗飞这样说了,显然是受了谢迎天的指使,在暗示什么。所谓坏宋明臻的好名声的舆论,宋明臻更觉得可笑。她本就没有什么“好名声”,只是有被人渴望又被人忌惮的权力。

    宋明臻一个字也不说,只听着罗飞慢慢表露他此行的目的。

    罗飞眼珠转了转,说:“公主您不要生气,英国公和皇后娘娘已经在为您讨公道了。”

    “哦?如何讨?”

    “自然是呈报陛下,请陛下惩处燕王。”

    “他救了我,还要惩处他?英国公这是什么意思?”

    罗飞干笑了一声,说:“公主身份高贵,瑨国上下无论是谁,遇到那样的场景,都应该不顾性命援救公主的,燕王殿下不过是职责使然、弥补过失罢了。太子殿下知道这件事之后,甚至遗憾地说,恨不能在玉镜公主身侧,替公主受刀劈火燎之苦!”

    “太子?”

    “是。太子殿下十分挂念公主您。”

    哦,宋明臻完全明白了。她说:“回去回复英国公和皇后娘娘,就说本公主感激二位的惦念照顾,病愈之后再亲自登门致谢。只是现在病痛缠身,心怀忧愤,还需多些时间,向皇帝陛下寻求公道。此公道不止为我,也为因燕王失职而同样惨遭劫难的百姓。”

    聪明人之间总不需要多说什么。罗飞满意了,皇后的侍女云儿也满意了。他们又行了个大礼,欢欢喜喜告辞离开。

    宋明臻白着一张脸,咳得天昏地暗,头晕目眩。

    等宋明臻安定下来,喝完了碧落递过来的水,才听碧落忧心忡忡地问:“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真的要帮着谢迎天给司钺落井下石?”

    司钺,那个凤目灼灼的司钺。

    宋明臻缩回被子,点了点头,说:“给皇帝写奏折吧。”

    碧落等了一会,没有等到宋明臻收回决定,只好不再追问,转身离开。

    宋明臻“对付”司钺,自然不是为了谢迎天,她有自己的考量。她不想让别人觉察到她对司钺的关注,更不想让任何人——哪怕是碧落——知道她内心情感的变化。

    她觉得有一个秘密就摆在她的面前,那个秘密关乎她多年来的坚守与跋涉,令她期待也令她恐惧。只要她上前一小步,就能窥探到那个秘密的全貌。

    但是她不敢。

    她想把这个秘密藏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如果可以,她希望自己也不知道那个秘密藏在何处。

    或许糊里糊涂地活着,于现在的她而言,是一件幸运的事。

    宋明臻递上来的奏折对于谢迎天来说十分有效果,当天晚上,烧还没有完全退下去的司钺就收到了司瑞派人送来的口头问责,命他在府中待罪。

    次日早朝,御史们好像发了疯,一个接着一个地弹劾燕王司钺失职之罪,当杖责三十,罚俸一年。随从将领包括武平川有连带之责,可按官阶高低论处。

    人们个个“义愤填膺”,好似要与“罪恶滔滔”的司钺“不共戴天”。一场早朝,简直成了对司钺一个人的批判大会。

    偶有言官探出头来,“不合时宜”地提及壮武将军郭甯擅离职守、强抢民粮、杀害民兵的案子,很快被其他官员弹劾司钺的口水淹没。

    此情此景之下,人们的关注点便全然成了司钺,好像司钺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此罪远大于渎职杀人,而司钺要付出的代价,也在众人的声讨声中越来越大。

    司瑞也没有维护司钺的心思,他当即同意了言官们的请求,令太监包德胜明旨下达给燕王,罚他两年俸禄,赔偿在灯会上受伤的百姓损失共计纹银三百两。待他伤好之后,于宫门外跪领廷杖四十,免除一切职务。

    言官们还觉得不满意,一个个扯着脖子嚷嚷。司瑞颇不耐烦,胡乱找了个头痛的借口,草草散朝。

    如此,确实暂时保住了郭甯的命,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到了司钺的身上去。

    老谋深算的叶明德早在朝会上就明白了谢迎天耍的手段。上次郭甯贪墨,叶明德就没能除掉他,至今遗憾不已,如今机会来了第二次,难道他会错过?散朝之后,他半点不敢放松,立刻发动他能够动用的言官力量,加紧上书弹劾郭甯的罪证。

    既然是要打“舆论战”,叶明德自认为还能拼一把。

    谁能料到,宋明臻策划的一件小事,就把叶明德的计划打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