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笑长歌
繁体版

第四百四十三章 平叛

    赵宗全看完血诏,并没有因为官家在血诏中立他为储君,而感到惊喜

    他是太祖一脉,没有任何根基,如今兖王造反,掌控了皇宫

    官家是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立他为储君的

    他要想真正成为储君,首先要做的就是平判,只有解决掉兖王,才有可能

    但是这封血诏上并没有玉玺,加上是仓促写下,笔迹有些凌乱

    拿着这样的诏书去西郊大营调兵,谁会听他的?

    没有兵马,拿什么去平叛?

    即便能调到兵马,平叛后官家若是死了,朝中大臣真的会会认这封血诏拥立他登基么?

    就算能够救下官家,官家得救后,还会不会把皇位给他?

    他手里没有兵马,调动的禁军也是靠血诏,一旦官家反悔,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死

    冒这么大风险,还很难得到皇位,赵宗全又如何愿意去冒险

    而且他对这份血诏的真假还存在疑虑

    兖王造反,必然会严密的控制皇宫,一个宫女是怎么跑出来的?又是怎么和李安在一起?

    李安得知血诏是要送去禹州的,怎么也该从东城或者北城的城门出去才是,怎么跑西城来了?

    这样走,岂不是南辕北辙

    而且他是受顾廷烨的影响来的汴京,如今李安又刚好的带着血诏从西城门出来,恰好被他碰到了

    这件事太巧了,巧的像安排好的一样

    再联想到顾廷烨和李安认识,他更怀疑了

    “父亲,这血诏的布料精致,还是黄色的,一看就是从官家身上撕下来的如今官家危在旦夕,咱们得尽快救驾才是!”赵策英急道

    在他看来这是天赐良机,有什么好犹豫的

    “这封血诏真的是陛下所写,当时情况紧急,陛下撕下龙袍,咬破手指,写下的血诏”宫女见赵宗全不仅没有第一时间去调兵平叛,反而还对血诏的真伪怀疑了起来,焦急的说道

    “兖王造反,必然会对陛下严加防守,你一个宫女,是如何逃出来的?”

    赵宗全说着,又看向了李安,说道:“你又为何会和这个宫女在一起?她要去禹州,你却带着她从西城门出来,不该解释一下么?”

    李安有些无语,这赵宗全也太多疑了

    这可是皇位,换成谁来了,都该第一时间想办法平叛,即便有所怀疑,也是事后的事了

    “殿下…”

    “殿什么殿!”赵宗全闻言恼怒道:“诏书真假尚不确定,我也没答应呢”

    李安无奈,说道:“赵团练,这宫女如何逃出来的我来不及询问,并不清楚我今日有些事就告假了,在距离皇城不远办事的时候,突然发现皇城城门和偏门的门都提前关闭了那时候刚过晌午,这个时候关闭城门,必然是出什么大事了

    我在翰林院当差,经常出入皇宫,知道皇宫西北角偏僻,那里都是宫女太监居住的地方,便悄悄靠过去,想要看看能不能听到什么动静看看宫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正好碰到这個宫女从狗洞钻出,她说兖王造反,奉命给禹州团练使送血诏,我联想到宫门突然关闭,自然就信了

    那时候有人追击,我想着血诏的事肯定已经暴露了,从西门跑也是为了掩人耳目,毕竟去禹州最近的路应该从东北两个城门出城”

    李安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说了一遍,那个宫女也把自己逃亡的过程说了一遍

    听完两人的说辞,老耿等人却是信了,纷纷跪下说道:“殿下,咱们奉旨平叛吧!”

    “胡闹!”

    赵宗全怒斥道:“就凭我们几人,如何平叛?”

    “殿下!”顾廷烨说道:“拿着血诏去西郊大营调兵即可!如今西郊大营还有二十万兵马,叛军只是部分殿前司的禁军罢了,旦夕可破!”

    “呵”赵宗全冷笑道:“你说平叛就平叛?我一个团练使,屁大点的官,西郊大营的兵马岂会听我的?再说了,此时时间过去这么久了,城内到底什么情况都不得而知万一官家被逼写下了传位诏书,到时候我们反倒成了乱臣贼子了”

    这一点才是让赵宗全最顾忌的,从宫女携带血诏出逃,到现在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现在已经傍晚了,就算能调到兵马,今天也来不急平叛了

    万一自己这边还未动手呢,官家就松口写了传位诏书,到时候他反倒成了乱臣贼子

    “而且邕王才是官家定下的储君人选,要平叛也该他去才是,此时我们直接回禹州才是正理”赵宗全喝道

    赵宗全的一番说辞,让沈从兴和老耿他们也有些动摇了

    他们现在才想起还有个邕王呢,真要平定了叛乱,到时候皇位是谁的还说不清呢

    “殿下,此时已经晚了从官家写血诏给殿下,殿下就已经没有退路了现在兖王知道血诏是给殿下的,不管是兖王造反成功,还是邕王或别的宗室带兵平叛,因为这份血诏的存在,谁都不会放过殿下”李安说道

    赵宗全闻言脸色巨变,李安说的这些他又如何想不到,只是他抱有侥幸心理,不愿意去多想罢了

    李安的话彻底打破了他心中的那一点侥幸

    “父亲,子谦说的对,咱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孩儿的孩子才刚出生不久,连话都不会说您就忍心看着咱们一家到时任人宰割么?”赵策英急道

    “殿下……”沈从兴等人也纷纷劝说了起来

    赵宗全眼中的犹豫尽退,淡淡的看了一眼跪着的众人,说道:“刚刚不都叫殿下了么?怎么改口了?”

    “拜见殿下!”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回过神来大喜,当即以参拜储君之礼参拜

    接受了众人的参拜,赵宗全说道:“仲怀,宁远侯府本就是将门,在西郊大营有不小的威望你和从兴一起拿着血诏去西郊大营调兵”

    “是!”顾廷烨和沈从兴应了一声,带着血诏,前往西郊大营调兵去了

    “刚刚逃走了一些禁军,虽然兖王此时无力继续派人过来,此处也不安全了,咱们也去西郊大营的方向”赵宗全说道

    虽说西郊大营的兵马没有动作,不太可能和兖王勾结,但是赵宗全也不敢以身犯险

    万一有人和兖王暗通款曲,他现在去西郊大营,不是羊入虎口么

    一路上,赵宗全时常找李安闲聊,看似在打听城内的情况,实则是询问他和顾廷烨的关系

    李安也没隐瞒,把两人的关系简单说了一遍,也说了顾廷烨昨天进城去过他家

    这些都能查的到,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赵宗全听完,心里的疑虑稍退,不过并没有完全相信,等事后他自然会查一查

    ……

    顾廷烨和沈从兴来到西郊大营调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西郊大营的将领都质疑血诏的真假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原因他们并不想插手这件事

    在李安逃出城没多久,兖王拉拢的城防营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就用各种手段把上司和他们同级的人都给控制了起来

    这样他们虽然不能完全掌控城防营和五城兵马司,但是没了上级,普通士卒不知道什么情况,也无人领导,自然威胁不到他们

    很快他们就把汴京给掌控了起来,关闭了城门

    城门提前关闭,城内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现在情况不明,他们自然想置身事外

    可是神勇军指挥使宋朝中,看到顾廷烨后,当即决定遵旨平叛

    宋朝中是顾家旧部,自然认得顾廷烨

    宋朝的军制十分混乱,一军在一万人到四五万不等

    宋朝中统帅的神勇军兵力只有一万两千五百人

    这点人显然是不够平叛的,不过在宋朝中赞同后,军中有三个和宋朝中同样掌管一军的统帅,也答应出兵

    四军一共是五万兵马,若是兖王彻底掌控了汴京,自然是不够的

    汴京城池高大,城内的城防营和五城兵马司加上殿前司的禁军,就有十余万

    兵力悬殊,还是攻城,根本打不下来

    但是宋朝中他们商议后,都觉得兖王不可能完全掌控那些兵马,不然第一时间就会封城,也不可能有血诏出城

    五万兵马完全够用了

    不过他们虽然名义上统帅一军,却没有调兵权

    而且西郊大营内还有文官和宦官组成的监军

    正常来说,要想调兵得西郊大营的统帅和文官宦官共同答应后才行

    但是如今英国公并不在,西郊大营是由甘老将军做主,他并不赞同出兵

    而负责监军的太监认出血诏的笔迹和布料,同意出兵,文官监军直接弃权了

    甘老将军犹豫一下干脆也弃权了

    宋朝中和另外三个将领得知消息后,连忙调集兵马

    ……

    “城下何人?”

    黄昏时分,数万大军出现在汴京西城门外,守城的校尉得知消息后连忙派人上报了上去,然后匆匆来到城头

    看着地下无边无际,杀气腾腾的兵马,校尉咽了咽口水,有些底气不足的喝道

    宋朝中闻言请示了一下赵宗全,然后大喝道:“我乃西郊大营神勇军指挥使,奉旨进城,速速打开城门!”

    “胡说,我为何没有接到旨意?我看你是想谋反!”校尉大喝道

    能被派来守城门的,自然是知道兖王造反的,怎么可能因为宋朝中一句话就开门

    “陛下有旨,兖王谋逆,命西郊大营入城平叛,攻城!”宋朝中也不跟他废话,朝着城头大喝一声,直接下令攻城

    “快,准备防守!”校尉大喝道

    城头上只有几百守军,加上汴京是京城,城头上看到城外数万大军攻城,都快吓尿了

    而且这些士卒虽然没什么见识,却也不傻,今日突然提前关闭城门,连街道上的百姓也全都给驱赶回家了,显然不正常

    至于说西郊大营有人谋反,他们显然不信,反而更相信是兖王谋反了

    本就敌众我寡,加上缺乏士气

    即便攻城的一方缺乏攻城器械,只有十几架云梯,仅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攻上了城头

    顾廷烨和沈从兴身先士卒,上了城头,杀退了城上守军,打开了城门

    “随我杀进城内,诛杀逆贼,勤王救驾!”

    赵宗全此时身穿盔甲,见城门打开,手中长剑一指,然后带头往城内冲去

    李安和赵策英连忙纵马跟了上去

    “柱子,注意保护好殿下!”李安吩咐道

    “阿牛哥,那你呢?”石柱哪里在意什么殿下,他更在意李安的安全

    “我不会有事的,你只管看好殿下就行了”李安说道

    赵宗全直接左肩中箭,现在还没好透,万一他出什么事,就全白忙活了

    至于赵策英,还是年轻了些,现在的局势他根本应付不了

    官家能把皇位给赵宗全,但是未必愿意给赵策英

    所以无论如何,赵宗全都不能出事

    说话间,已经冲入了城内

    此时城内街道上空无一人,众人没有停留带着大军直奔内城而去

    行进了一段路,前方突然出现大队人马

    这些人应该是兖王得知消息后,派来的援兵

    不过这些人只是城防营的兵马,战力一般,加上只有两千人,没多久就被杀散了

    等大军来到内城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内城虽然没有外城高大,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最重要的是兖王早有准备,守城的兵马非常多

    好在这些兵马都是城防营和五城兵马司的,战力低下

    加上宋朝中命人喊话,说兖王造反,动摇了军心

    只用了一个时辰就攻破了内城,往皇宫杀去

    攻打皇宫遇到的阻力非常大,即便兖王手里兵力不足,无法守住整个皇宫,非常容易就攻了进去

    但是宫内的禁军,依旧拼死抵抗

    他们和城防营还有五城兵马司的士卒不同

    城防营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大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听命行事

    因此得知打入城内的大军是平叛的,军心涣散

    但是宫内的禁军不同,普通士卒或许一开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听命行事

    但是这么久了,几乎都已经察觉了

    还有不少人趁乱奸淫掳掠,即便此刻投降,事后也活不了,因此自然要拼命抵抗

    不过荣显能掌控的禁军数量有限,随着时间过去,抵抗力越来越弱

    李安跟在赵宗全身侧,一路往文德殿的方向杀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