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笑长歌
繁体版

第四百三十五章 谋定

    李安陪着顾廷烨喝了不少酒,离开的时候脚步都有些虚浮

    顾廷烨在石头的搀扶下,脚步踉跄的送李安出了门

    石头便把顾廷烨扶回了后院

    余嫣然见顾廷烨醉成这样,连忙带着丫鬟上前帮忙,给扶到了里间的床上

    “怎么喝了这么多酒啊,快去让厨房煮碗醒酒汤来,再去打些水来”余嫣然吩咐道

    “娘子!”

    顾廷烨坐在床上,一把拉住余嫣然,将其抱在怀里

    “官人,你吃醉了,快躺下歇歇”

    虽然两人成亲有段日子了,但是现在丫鬟和石头都在,被顾廷烨这么抱着,余嫣然很不好意思,一边挣扎一边说道

    “别动,让我抱一会”顾廷烨语气带着一丝疲倦说道

    石头和丫鬟见状,行了礼就退了出去

    余嫣然听出顾廷烨语气中的疲倦,见石头和丫鬟也都走了,顺从的坐在顾廷烨腿上,柔声道:“官人,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顾廷烨闻言松开了余嫣然,一手揽着她,说道:“娘子,一件事或许会对百姓和江山社稷又好处,却又不忠不义,我该怎么选?”

    他现在很迷茫,李安说的那些他认可,但是长久受到的教育又不允许他这么做

    “官人,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什么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不过之前祖父他上奏请求立储,被官家罢了相,我曾听他和祖母聊过祖父说他知道上奏请求立储,必然会惹恼官家然储君不定,朝廷动荡于国不利

    祖父说在其位就要其政,就算明知道是这个结果,他也会这么做,只求问心无愧如今无官一身轻,朝堂如何和他已经没有关系了

    官人又没有官职在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官人又何必自寻烦恼”余嫣然安慰道

    “只求问心无愧?”

    顾廷烨喃喃的念叨这这句,眼睛越来越亮

    他之所以纠结,其实已经认可了李安说的那番话

    顾廷烨也知道邕王庸碌,非明君之相

    在他心里对李安那番话的认同已经超过了所谓的忠义,不然他又何必纠结这些

    想明白了这些,顾廷烨心情大好,在余嫣然脸上亲了一口,说道:“娘子,咱们一起午休”

    “啊?”

    余嫣然脸色一红,急道:“官人,现在是白天啊,而且…唔…”

    ……

    李安回到家里,父母还没回来,因为喝了不少酒,脑袋晕乎乎的,直接回房睡了一觉

    第二天,李安又开始了他喝茶看书的日子

    李安本以为顾廷烨应该很快就能想通,然而好几天过去了,顾廷烨并没有找过他

    李安之所以和顾廷烨说这些,是因为顾廷烨是他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环,其次则是顾廷烨在剧中的表现

    怂恿赵宗全来汴京告发的人就是顾廷烨,得到血诏后,也是顾廷烨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平叛的

    因此李安觉得顾廷烨是能够说服的

    然而顾廷烨这么久还没回应,让李安有些没底

    仔细回想一番,李安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弄错了一个概念

    首先顾廷烨让赵宗全来汴京,最开始并不是想着让赵宗全争皇位

    而是赵宗全有恩,遭遇兖王刺杀,来汴京告发才是赵宗全活命的机会

    顾廷烨让他来汴京,是为了其安全,报答赵宗全的恩情

    接到血诏,那就是圣旨,他辅佐赵宗全也是遵从旨意

    在帮助赵宗全登基这件事上,只能说是机缘巧合,并不是顾廷烨有心谋划的

    李安想明白这些,心里有些急了

    他倒是不担心顾廷烨告发他,不说顾廷烨也没有证据,单单是他的为人应该不会这么做

    他担心的是说服不了顾廷烨,接下来的计划就没办法实行了

    古人常说天命之子,这個东西虽然有些玄幻,但是原剧中的赵宗全却完全符合

    以赵宗全的性子,若是没有顾廷烨,哪怕他能想明白是兖王派人刺杀他的,也不可能来汴京

    毕竟他拿到血诏第一反应都是跑

    李安没办法亲自去引导赵宗全来汴京,若是没人引导,赵宗全根本不可能来汴京

    他不来别说假传诏书了,哪怕拿到真的血诏又有什么用?

    送去禹州,一来一回,很可能就晚了

    至于安排别人去,不说这种事需要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他手里也没有能信的过的人

    李安突然有些泄气,他一直觉得自己盘算的很好,稳坐钓鱼台

    却忘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有做两手准备,现在想要调整,好像有点晚了

    因为心里有事,出宫后他都没和盛长柏闲聊,分别后就乘车回了家

    他准备好好想想,看看还有没有机会,若是实在不行,只能听天由命了

    反正现在辽国和西夏内部也不太平,无论谁上位怎么折腾,短时间也灭不了国

    大不了自己孩子以后不让他做官,等自己致仕后回江南做个富家翁

    哪怕大宋的命运还是如原来那般,和他也没关系了

    胡思乱想中,马车停了下来,李安刚下马车,门房就迎了上来,行礼道:“二公子,今日顾家派人前来,说是请二公子回来后过去一趟”

    李安闻言一愣,难道顾廷烨想通了?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顾廷烨想要劝他打消念头,具体的还得见面后才知道

    “你告诉爹娘,就说我有点事要办,晚些回来,晚饭就不用等我了”

    李安也顾不上回家换官服了,跟门房说了一声,再次上了马车

    来到顾家见了顾廷烨,因为有下人在,李安也没急着询问

    等顾廷烨把下人打发下去后,李安才问道:“仲怀,你找我来是?”

    “子谦,你之前那番话,我这几天仔细想过了现在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顾廷烨说道

    “什么问题?”李安问道

    “第一,如何确定兖王动手的时间?”顾廷烨问道

    李安说道:“这种事情不能拖得太久,不然走漏了风声,就是死路一条,因此兖王不可能拖的太久”

    顾廷烨点了点头,这点他很认同

    造反虽说要准备周全,但是兖王是要发动宫变,只需要拉拢住一部分禁军能够快速掌控皇宫就可以了

    拖得越久,一旦有人露出马脚,或者有人后悔告发,官家知道后,不管有没有证据,必然会放着兖王和荣家

    因此不宜拖得太久

    “今年十月初,是皇后娘娘寿辰,虽然不是大寿,不会大操大办,但是汴京的诰命夫人都会进宫为皇后娘娘祝寿,那个时候对兖王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不仅能掌控官家,还能把汴京大多数贵妇都控制起来,让汴京勋贵官员投鼠忌器”李安说道

    原剧中并没有提兖王是什么时候动手的,这些是他这段时间根据剧情,仔细分析的答案

    原剧中兖王造反,就长了个很多贵妇

    要说是荣妃骗进宫的也不现实,毕竟贵妃虽然身份高,也没有召见那么多贵妇的资格,只有皇后才有这个能力

    兖王假传皇后旨意召那些诰命夫人进宫也不现实

    兖王要动手,肯定会等宫门落锁后才动手,那样即便有人察觉到不对劲,但是宫门已经关闭了,也无法打听消息

    不年不节的,哪有大晚上召那么多贵妇进宫的

    因此李安断定,皇后寿辰是兖王最好的机会

    之所以不选在官家寿辰动手,不是不选,而是不能

    官家寿辰文武百官都会去,宫里也会戒严,不可能只有荣显一个副都指挥使在

    至于兖王会不会选在明年皇后寿辰,前面就说了,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不太可能会拖那么久

    “第二个问题是,你怎么确定官家不会写下禅位诏书?要知道,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可是直接就写了传位诏书”顾廷烨说道

    李安能告诉他我看过剧么,沉默了一会,说道:“不一样,人家那是父子,李世民可是李渊的儿子,而且李世民把两个兄弟杀了,其余的都是庶出,且年纪不大,李渊反抗有什么意义?”

    还有点李安没说,人家李渊禅位不会死,但兖王造反,哪怕官家写了传位诏书,兖王也不可能留下官家

    兖王虽然不敢直接杀了官家,对外说病逝了,谁敢去探究真假?

    官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活命,还是为了不把江山交给一个谋逆之人,这个诏书他都不可能写

    可能有人会说,那兖王难道不能找别人代笔,盖上玉玺不就完了么

    实际上古代传位没有那么简单,传位诏书要么是官家亲笔,要是找人代笔必须得有数位大臣做见证

    这个见证的大臣还不是随便找几个就成,得朝堂相公和各部尚书见证才行

    不然兖王也不是傻子,难道不知道这样干么,何必逼着官家写

    后来赵宗全平叛后,官家也是着急众多大臣,宣布让赵宗全继位,并在众人见证下让人代笔写下的诏书

    顾廷烨点了点头,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如何确定,官家一定会选择禹州团练使,并且兖王一定会刺杀禹州团练使?”

    “官家被软禁,不知道外面的情况,肯定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城内的宗室身上禹州团练使离的最近,是官家唯一的选择至于兖王会不会派人刺杀禹州团练使,这重要么?”李安反问道

    “是啊,确实不重要”顾廷烨喃喃道

    不管是官家会不会选择赵宗全,还是兖王会不会刺杀赵宗全,这一切都不重要

    只要兖王会反,并且官家不会很快写下诏书就行了

    “需要我做些什么?”顾廷烨问道

    “仲怀,这一切最关键的是禹州团练使能不能在关键时刻抵达汴京,若是他不来汴京,一切皆休我需要你想办法离开汴京,在关键时刻引导他来汴京”李安说道

    顾廷烨闻言沉吟片刻说道:“离开汴京我有办法,也不会引起别人怀疑但是以我的身份,禹州团练使应该会避而远之,我要如何引导?”

    之前就说过,朝廷对于宗室防范甚严

    而宗室也十分谨慎,不敢和勋爵大臣这些接触

    顾廷烨的身份赵策英知道,这种情况下,他就算去了禹州,赵宗全对他也会避而远之,根本不会和他接触

    甚至还会怀疑这是朝廷派去试探他的

    “伱不需要去的太早,只需在距离皇后寿辰前半个月去禹州就行了据我了解,禹州团练使此人非常谨慎,一旦兖王遭遇刺杀,你以此为引导,为了活命他肯定会答应来汴京告发兖王”李安说道

    李安说的已经比较委婉了,赵宗全何止是谨慎,他那完全就是胆小

    顾廷烨张了张嘴,本想问万一兖王没派刺客去怎么办,话还没出口,他就反应了过来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派不派不重要,只要时机恰当,他可以让人扮作刺客

    “对了仲怀,你打算用什么办法离开汴京?”李安问道

    原剧中顾廷烨是因为气死父亲,被赶出了家门,根本没人关注

    如今他是分家出来的,就算别人不留意,顾偃开也会留意

    若是被有心人察觉到什么,那就不妙了

    他们做的事甚至不能留下任何破绽

    别以为他们帮了赵宗全,赵宗全就会感谢他们

    若是让赵宗全知道是他们在背后操纵,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和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是一个道理

    太祖觉得那些人能支持他上位,若是对他给的好处不满,也能再玩一次黄袍加身,捧别人上位

    这个念头换了谁都会有

    “前些日子陪我家娘子去余家,她祖父祖母准备回老家颐养天年我会想办法拖延一段时间,到时候以娘子不舍为由,和娘子一起送他们回去到时候一路游玩回来,出现在禹州就合情合理了”顾廷烨说道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不过你们夫妻走了孩子怎么办?”李安说道

    “孩子一起带着,总不能单独留下我娘子祖父那边虽然对此有些不高兴,但是在娘子的劝说下,也算是接受了”顾廷烨说道

    李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