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禄
繁体版

第4章 潜龙OR飞龙

    时光匆匆,已经来到九月。

    某日,隗烨在田间种地。

    这是他自己弄的一块土地,约有一百多亩,按照后世说法,这算是实验田。

    一百多亩地,却并没有像一般人全种粮食,对于普通人来说,奢侈的过分。但附近的乡民却没一个嚼嘴根的,不是素质太高,而是吃人嘴短,你再说闲话,背后不得被人擢脊梁骨。

    那熬出的菜油,榨出的糖汁,谁家没有分润一点。帮着干农活,还会给点粮食,这样的地主老爷到哪里去找。虽说给的不多,但这年头油糖多贵,他们只是多费点力气,算起来赚的多多了。

    而且这些菜的种子,你想要些去自己种,他也大大方方给你,并不藏私,搞得有些小人之心偷偷藏起部分种子的人心里燥得慌。

    这些菜都是大秦出产的,一些大秦的商人吃不惯本地的吃食,带了一些种子过来,自产自销,隗烨偶然间看到,交流一番后就讨要了一些种子,因为隗烨意识到这些菜有着其他用途。

    这便是油菜和甜菜,至于名字都是隗烨取得。

    一开始隗烨将油菜也叫芸薹,因为两者长相类似,又都可以榨油。

    芸薹(音同“云台”)又叫胡菜,本是陇西羌胡之地特产,先秦时节就已经引进,逐渐从黄河流域扩散至长江流域,期间因各地水文地质不同,又逐渐区分成两大类,即油白菜(各地叫法不一,有叫小白菜、矮油菜等)以及蜀芥。芸薹大小品种实在繁多,既然榨油是其最突出的优势,那便直接叫油菜,也方便百姓理解。

    甜菜同样如此,因为可以制糖,乡人给其取了个浑名“糖萝卜”。说到萝卜,其本名莱菔,讹传为萝卜,部分地区民间反倒不知莱菔为何,也是咄咄怪事。

    这甜菜是十月份成熟,到时正好还能赶得及在补种一季冬小麦,两不耽误。

    现在已经九月了,隗烨也在叮嘱佃户,“无论是准备播种还是甜菜的收割,该做的工作都得提前备好,不能到时手忙脚乱,这地误不得!”

    几个农汉站在田埂上,用头上的斗笠扇风,驱散劳动带来的热量,“你就放心好了,都是一辈子埋地里吃食,误啥也误不了地。”

    隗烨来到另一边,看着金灿灿一片的油菜花,也不禁笑了,“看来今年长的不错,这些盐碱地也算是有了用武之处了。过几天就可以收割了,到时候籽榨油剩的饼粨谁家要喂鸡喂猪,直接去拿,还放在老地方啊。剩下的杆啊叶子都埋在土里,都是上好的肥料,再把麦种种上,过个几年,这地就变成一等一的肥地了。”

    是啊,这油菜花不仅能榨油,还能肥田,是宝贝啊!当初那大秦商人也想不到他满足口腹之欲的东西,居然能开发出如此多的功用。

    糖、油虽然贵,一斤都可以换好几斤小麦或大米,但真到乱世,还是粮食值钱,可以救命啊!尤其现在时节已经不太平了,东边还在闹叛军呢。

    事实上,这刘宏继位以来,这天下就没太平过,北边鲜卑崛起,南边山越五溪蛮你方唱罢我等场,西边老大难羌族,就东边的高句丽和苍海郡三韩旧民也要时不时闹上一场。偏偏他还不修德政,怕是以后得个恶谥。

    所以这粮食能种当然更得种。

    这时郑玄也来到田野上,隗烨赶紧吩咐一声,让他雇佣来的临时佃户干活,像是油菜田附近的深沟可得维护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油菜田最怕水了。

    当然,真下雨了,老百姓估计要乐开花,这青州都大半年过去了,就没下过几场雨,济南靠着济水还好一些,其他地方可就难了。只是若果真如此,到时候,就算是遭受损失的隗烨也估计不会在意这个了。

    就在田野旁的一颗百年槐树下,郑玄坐在一个相对平坦的石头上,隗烨处理完杂务,就又搬来一高一矮两个石墩,拿来做桌子和椅子。接过隗曲递过来的茶壶与茶杯,为老师和自己斟完茶,隗烨就老神在在的喝起茶来。

    郑玄看着却气不打一处来,都行了冠礼了,还不要考虑自身前途,天天埋首于田亩之中,有多大成就。

    郑家家道中落,郑玄出生时,已经三代无人出仕,以务农为生,他之前也是在东莱郡掖县耕读,所以倒不是郑玄瞧不起农事。只是凡是都有高下之分,士农工商终归是云泥之别。当初家族迫于生计不允许他不事产业,他被迫从事乡啬夫这样的小吏工作,也没有放弃苦读,这才有他被名士杜密赏识,才有他如今的地位名望。

    现在崔荛死了,朝廷意识到不能在任由阉党胡闹,坐视青州乱局继续下去,终于派了一个狠人来此地掌管全局。

    此人正是出身渤海高氏名门的高颎。他之前在冀州多地任职郡守,政绩优异,已经声名鹊起。后来又平定了刘宏继位之初几次叛乱,是朝野皆知的文武双全的奇才,不止一人赞其有宰辅之才。

    这次刘宏为了尽快结束乱局,还直接任命他为青州牧。州牧并不是刘焉独创的,而是有很多前例的,所以历史上的刘宏才会如此轻易同意其请求。事实上这是一个临时职位,只在碰到这种波及一州的大事才会设立,解决完就取消,官职也和郡守平级同为两千石。

    重点是,这人也是马融的学生之一,是士族翘楚。如今,恰恰是最好的步入仕途的机会,同出马融一脉,得其照拂,日后在朝廷的路要好走得多。

    这人都是如此,轮到自己,可能条理清晰,甚至可以做到淡泊明志,一轮到自己心里挂着的人,就难免进退失据。

    隗烨一眼就看出老师所思所想,也不待他说,“大人一生埋首于经卷间,不以名利羁绊,故能名重当时,我等倾慕不已。况且水清水浊,智者因时机变。若是逆浪而行,恐会有翻船之虞,智者所不取,吾不为也。尧制定历法,禹疏清水患,皆大功于稼穑之业,而成就圣王之名。盖社稷之重,就在陇亩之间,圣人之德自此出也。我虽一介小子,但如今既然不能匡社稷于将倾,那么能在此间,惠及周边乡党,亦可谓是君子了。果真如此,我平生已然无憾。”

    都多少世轮回了,何必再去官场那个大染缸折腾,又不想争这天下,还不如在这山野之间自在的多。逍遥一世,而又快活一世,这大概就是我的志向了吧。

    郑玄叹了一口气,“景焱,你不想出仕,却须知有时男子汉大丈夫,生于此间就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当年何尝不厌烦案牍之行劳,可家中实在无力养我,我又岂忍心一而再的难为母亲与兄长。你仲父不愿担当你隗氏复兴的重担,更不想争这个族长之位,更乐意自己另立门户,如今要去长沙郡任职郡守,顺带安家落户。这里的族长重担终归是要你一人担起,难道你想让你那几个弟弟出来撑门面嘛。”

    隗烨闻言瞟向隗曲与隗权,见他们眼神躲闪,看来不少人还是更看好已经证明了自己的隗璞,而不是他这个无心仕途的隗烨。倒也不奇怪,大家都要吃饭的,谁都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隗烨并不奇怪,也不伤心。

    郑玄顿了一下,仿佛在下什么决心,“这次我也会去长沙,我欠子玉太多人情。他想在长沙择址建一座学院,以此作为家族立身之本。这次他想借我的名望和学问,为荆南子弟弄个锦绣前程。如此,众人承了他的情,隗氏在长沙也就站住脚了。我同意了,不仅因为盛情难却,更因为自古教化本就是儒家所推崇的,我能立此功德,也算是不愧天地了。你那几个弟弟也都会随我一起,以完成未竟的学业。希望几年后,你能成长到能为他们遮风挡雨。具体如何取舍,就要看你自己了。下午就要出发了,我来此也是来跟你道别的,好自为之吧。”

    隗曲搀扶起郑玄,向隗烨道别,并转交隗璞以及隗煜等人的书信,就与隗权一起护着郑玄西去,准备追上大部队。

    又要离别了嘛,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我呢?

    历经万世的我,不知何时,确实对于世间一切,都渐渐打不起精神来,只觉得一切不过是梦幻空花,不值一晒。

    遇事不决,那就看看天意如何!

    老天爷,你若觉得我应该离开这里鱼跃龙门,就降下甘霖,否则,就让我在历山终老吧。

    是夜,隗烨被众人的欢呼声与外面电闪雷鸣叫醒,点燃蜡烛,支起木窗,看着窗外的水龙肆虐,忍不住哈哈大笑。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潜龙,终归是要飞龙在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