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禄
繁体版

第6章 战争与臆想

    战争是极可怕的事,却也同时是极诱人的的事。

    战争是极致的邪恶,因为只有这时杀人才是合法的,甚至受到褒扬的。这种对道德的扭曲难道还不够令人心惊。

    战争也可能是一个崇高的事,因为它总是寄托了一方甚至双方的美好愿景。驱除鞑虏、保家卫国、反抗暴政、活下去....每个理由都无懈可击,甚至充满了正义感。

    所以有人畏之如虎,有人却甘愿以血肉筑就长城。

    很少有一个事物像战争这般矛盾而复杂,偏偏双方又都能自圆其说。

    那战争到底如何?谁知道呢。

    或许一千年后,还会有人类探讨这个问题。

    言归正传,战争对隗烨意味着什么呢?

    啥也不是,反正死了重开一局,不死就继续活着呗,好好活着呗。

    自杀是不可能自杀的。那么多人想活着却活不了,你却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太过自私,太过怯懦,也太过无情,最重要的是蠢。

    没错,是蠢啊。

    你想想,周围碰到这种人,大家是不是会说诸如这傻孩子咋想不开这样的话。

    重点来了,当你干了这件事,你周边的人甚至包括你自己其实就已经默认你这人傻,或者说缺根筋。这就算侥幸不死,也相当于直接社会性死亡了,跟你在广场上那个大喇叭大声宣示自己是个智商捉急的人区别真不大,后者或许还更好,毕竟没有生理上的痛苦。

    隗烨这智商杵在那里,你说这样干,谁能同意,大家只会觉得他在忽悠。

    在不断的轮回中,隗烨明白了一个理,生与死不是开始,也不是终结,只是单纯的天道下的一个存在而已。

    生死就是生死,他只是一个客观地存在,就存乎这天地之间。

    植物汲取大地的营养,却会被食草动物啃食,食草的又被食肉的捕猎,食肉动物也不免为人类所享用,而万物却终归于大地,天地便是一个大循环。甚至天地也会老,星球也会崩塌,宇宙也会终结,熵增熵灭,终于归墟,等待下一次大爆炸。

    然后呢,一切都好像变了,一切又都没有变。归根到底生死只是人类对天道循环里一根枝丫的朦胧认知而已。

    (貌似扯得有点远,反正也没人看,无所谓。)

    好吧,以上只是隗烨在走神而已。

    当你在浴血拼杀,全神贯注,真正在刀尖上跳舞的时刻,你理所当然觉得你的敌人也是如此。

    但事实却未必如此。

    就像你与某人线上对线,自己觉得棋逢对手,可别人可能只用了一只手,一边打一遍在吃饭,还能抽空吹个水,聊个天。

    是吧,哦,你已经扑街了。

    将斧头从一个没有姓名的尸体身上抽离,隗烨终于稍稍回过神来,第二十个了。

    这绝对不是大意或者轻视,这只是纯粹的放任肌肉反应。

    或许这就是放轻松,享受生命的律动。

    当你还要主观意识去驱动你的身体,隗烨却已经能依靠无数世界磨砺下的潜意识做出反应,所以他始终快对手一步。

    最重要的是,隗烨不喜欢杀人。

    一个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却厌恶杀戮,不合理吗?很合理呀。

    而这时连杀了于玉麟、安士荣、安士隆、褚亨四将的王进,正被因亲信被杀而暴怒的钮文忠、董澄合力圈住,三匹马在一个小圈子里纵横往来。

    即使如此,王进眼角余光始终盯着隗烨,毕竟隗琻的死他心中有愧,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隗氏白发人送黑发人。

    正因如此,他才更加惊讶。

    大战至今,他也不过是手杀十余人,而隗烨却已经手杀二十余人,且都非一合之敌。

    虽然,他杀的大都是喽啰,其中最强的也不过是四个小头目费珍、薛灿、叶清、池方。但这依旧很可观,尤其是他那把斧子确实舞得出神入化,连自诩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的他在斧子上都只能甘拜下风,就凭这一手,他的武艺已经超越其父。

    隗烨却不知道,也不在意王进的目光。

    毕竟现在的形势十分危急,哪里有闲心关心这些无谓事情。

    马车车厢到底不是像另一个时空的清军使用的盾车一般点满了防御属性,而且防守的虽是老卒,但兵器却缺少长兵器,这意味着交战距离的拉近,更进一步减弱了车厢建立起来的防御优势。

    这也是没办法,这是私人武装,现在也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堡遍地,私军林立。你要是弄着军制战车,手拿长兵,招摇过市,那不是明摆着为有心人送功劳吗。更遑论若真如此,那些山贼还敢出来露头吗?

    而这些劣势在敌众我寡时更是会无形放大,伤亡也就无法避免。

    那百余忠心耿耿的老卒,如今已经有一半倒在了地上,剩下的也几乎人人带伤。

    虽然他们也造成了对方将近三百人的伤亡,但随着体力下降以及伤势的影响,抵抗却越来越微弱。

    不知战后有多少人能活下来,活下来的人里又有多少人会留下终身残疾。

    无论是隗烨还是王进,其实都很心痛,只是慈不掌兵,战争本就是注定了要有牺牲的。能零伤亡不战而胜,除了倚强凌弱,大势压之,可能也就只存在于小说家之言。

    隗烨所能做的,就是用这柄特制的武器斧枪,斩杀更多的敌人。

    顺带一提,关于斧枪,其实另一个时空也有类似的武器,瑞士长戟,也算是古代欧洲步兵常用武器,其实用性已经经过战场检验。

    瑞士长戟是枪刃处,加装枪头之外在枪头尾端一边加装有月牙斧。

    斧枪则其实是在马槊的基础上改的。

    何为槊,丈八之矛即为槊,也就是四米多长的矛,张三爷用的就是这种。

    但一般槊锋至少有二尺长(即五十厘米),若是在加装一个斧头,则未免前重后轻,于是不得不缩减槊锋,从两尺减为一尺六寸(40厘米),并且为了左右平衡,在斧头相对另一端装上了一个六寸的破棱锥。

    斧枪的材质其实是来源于隗琻在安西都护府任职时偶然得到的一块乌兹钢,以及加上一整块天外陨铁。这个都是隗琻送给儿子的礼物,隗烨花了两个月锻打,融为一体后,便有了如今这杆通体银色遍布团云花纹握感极佳的斧枪,只是槊杆因为是金属杆身,考虑到重心以及材料限制,所以不能像木质杆身一样长,改为了一丈,这样斧枪就成了通体一丈二,可砍可刺可劈的大杀器。

    隗烨将其命名为丈二亮银滚云枪。为啥不叫槊,单纯为了与另一杆武器名字相配而已,暂且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