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国士无双
繁体版

单章 人物命运

    林黛玉

    玉带林中挂——翰林院第一位女翰林,干净了一辈子。

    薛宝钗

    金簪雪里埋——大埥第一富婆,第一交际花,终身未婚,有个女儿。

    贾元春

    白老四帮甄玠养在宫里,后来出宫了。

    贾探春

    扬州之事后,太子被废,白老四入军机处,白老板死了之后太子和白老大闹过一阵,细节没想好,不过贾雨村就是这时候背叛的甄玠,导致甄玠带着人进不了山海关,几经周折征服了一个草原小部落,受满清封王,后来的和亲就是嫁给他。

    史湘云

    甄玠到草原之前,有她一段江湖戏,和贾敏——她的师父,甄玠后来起家的马匹都是史家的马场供的,铁是戴权在建宁郡给他的,本来是为了研制火器火炮。

    妙玉

    织造苏家有个体弱多病的姑娘,苏妙玉。

    太子被废以后,苏家被义忠王派兵围困,不敢杀只能饿死苏家的人,后来被甄玠救了,判了流放却又结仇。这会儿薛宝钗也在织造府——因为选秀女的事情。

    完事后,最起码穿件衣服再来对付我。

    贾迎春

    迎春见了别人。啊?啊?

    见了甄玠。哥哥抱抱。

    贾惜春

    雌小鬼。

    打小就是整天半死不活的状态。

    崔九醒的反面——贾珍死了就死了吧,贾敬死了就死了吧,哥哥不爱我了吗?那你也死了吧。

    说着掏出一把漆黑的三眼火铳。

    王熙凤

    写休书休贾琏,甄玠站她,贾母分家把贾赦贾琏撵出去,凤姑娘兴奋地浑身颤抖。

    后来去了真真国,风云际会之时攫取了某个国际性大公司的大比例股份。

    十万两银子。

    走之前,甄玠给她拿了十万两银子:玩儿够了就回来吧。

    贾巧姐

    军统。小皮靴。整个人像是一把秀气的小手枪。愿意让她打一枪。甚至你会觉得这一颗子弹根本打不死你。

    李纨

    女教师。

    秦可卿

    继承了茜香国,这段戏里还收了个东洋的,老师。

    会积攒一个矛盾让她和甄玠闹别扭。

    副册

    香菱

    香菱是个乖宝宝。

    薛宝琴

    扬州之事后,薛家的皇商资格补偿给了甄玠,薛昌给他打工,后来又见过一次。

    感情质变在三进或者四进贾府。

    十年之后。

    “甄哥哥。”

    “哎——我姓杨。”

    当然是一群姑娘谁也听不懂,只有他们两个能听懂。

    一见杨过误终生。

    尤三姐尤二姐

    扬州之事后被怀安赐给了甄玠。

    宅斗主力军。

    邢岫烟

    鹿鼎学宫想要帮苏妙玉报仇。

    收不收不一定,薛蝌还是挺可怜的。

    李纹李绮

    引出这两个人的扣子,不是李池飞,而是莲荷会。

    收夷州回来之后,东南局势平定,莲荷会没什么生存空间,向西南发展,就是这一段剧情带出了史湘云的武侠。

    李纹李绮作为‘莲’‘荷’会的圣女出现。

    宝蟾

    这人出场时间太远了,应该是和夏守忠扯上关系。

    宝珠瑞珠

    小肥小妖不说了,宅斗主力军。

    平儿

    宅斗主力军之一。

    娇杏

    这人……可以在贾雨村背叛之后收,但是没这个必要。

    又副册

    晴雯

    云玖。

    其实前面暗示还是挺多的。

    新朝第一面国旗的绣娘。

    这二十多万字感觉写得最好的感情戏,就是她过年闹着回金陵那段,‘看你心疼还是我心疼’,这段不安的伏笔在前面,家具用着不安心,算是个呼应。

    袭人

    会拿甄家丫鬟带上一笔,不一定细写,不太喜欢这人。

    甄家四个丫鬟,喜诗、筠酒、婵歌、幼茶,宅斗主力军。

    幼茶年纪最长,个子最矮,瑞珠笑话她个儿矮,她笑话瑞珠胸大。

    输的一败涂地。

    婵歌……声音很好听,比鸟雀会叫。

    小红

    暂时没安排,提一句贾芸和贾瑞吧。

    贾芸应该算是个正面人物,虽然不太要脸,但是有他不要脸的原因,怎么说呢……和很多人,很像。

    生活嘛,不丢人。

    贾瑞其实是个双商减配版的贾芸,想找出路直接奔着王熙凤就去了。凤姑娘玩俊俏小哥的事情,很有可能存在,被贾瑞知道了。

    他的意思是,他长得也不差,凭什么就不行?

    能管明白学堂,也不能说他完全就是个废物。

    关键是看作者怎么写。

    窈窕小嫂,君子好逑,也不是不行。

    鸳鸯

    喜诗带了一笔,不一定细写。金老汉后来有交代,让她和金文翔向甄玠靠拢。

    紫鹃

    想撮合林黛玉和甄玠,类似宝珠,但是……也算是宅斗主力军吧。

    金钏玉钏

    银钏的两个妹妹,到最后也不知道姐姐具体的死因,安排给云玖了。

    莺儿司棋茜雪麝月

    暂时没安排。

    柳五儿

    关系挂在柳大愣身上了,不一定明写,就是留了个扣子。

    愣子是白老四的人,按吩咐跟着贾珍回长安,拎花盆砸了他两次,甄玠来的时候,因为贾史氏和他说话的态度不好,差点挨揍。

    后来在扬州保护贾敏死了。

    这本书,有名字的角色都有人生轨迹,比如涂飞甲仰慕林黛玉,但是因为商人身份自卑,后来去了北京投军,战功赫赫但是少了条腿。

    比如崔九醒的商人天赋,替甄玠管账,后来类似萧何。

    姚恩之带着金陵府半个幕厅去建宁郡帮甄玠,类似张良。

    赵墨白‘先灭贼寇,再灭贾府’。

    这种人物交集其实挺难写的。

    像是红楼,其实对手戏真就没多少,人情世故也是避重就轻,人际关系并没有多复杂——按理说应该比原书复杂得多。

    还是强在行文,留白,隐喻等等。

    比如闹学堂和省亲两折真的是,一丝不乱,感观十分顺畅。

    至于隐喻。

    感觉红学界,唯一可以称得上共识的观点就是,红楼没有,也不会有确定的共识。

    如果可以明确解读的话,就不存在红学了。

    讲红楼的‘学者’,哪有几个正经学者。

    本事都不如考据派——考据派中,自称精通《易》的大仙儿,熟读二十四史的活圣人,真不少见。

    假如,真像是自己吹的那样有本事,至于扒着红楼不放,一副想出名想疯了的嘴脸?

    笑。

    中间一本红楼,左手摆着本明史,右边放着本字典,赶老郭讲话,再来本怎样查字典,街舞都练出来了。

    都这份儿上了,还教育这个教育那个呢?

    《红楼梦》,就仅仅只是一本好书而已,为什么要想方设法让它变得不好看呢?

    悼明?

    不觉得格局小了吗?书中角色,如果代表的是某一类人,而不是某一个人,不是更能证明‘学者’的本事?

    对了。

    四千万字,别说精读,看都看不完是吧?

    感觉人生苦短,再不抓紧时间教育别人就到了入土的时候了是吧?

    没劲。

    没劲。

    最后说两句红楼吧。

    其实老曹是很懂网文的一个人。

    代入感,爽点。

    当然,不是现代人的代入感和爽点——那个时代,能看上红楼的文人,估计都得有点家底,哪家都称几个丫鬟。

    那么,谁是晴雯,谁是袭人,我又是哪个,是贾赦还是贾政?

    甚至于,老仆要是认字,也会琢磨着有没有焦大的勇气,忠心为主怒骂出声。

    代入感这就来了。

    爽点。

    其实爽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一家子人看红楼,看宝玉挨打,脑子正常的老爷都得认为没错,但小姐丫鬟看了估计要心疼。

    砒霜蜜糖。

    更别提什么爬灰之类的禁忌话题,那时候深宅大院的,这么刺激的东西可不多见。

    按网文的逻辑胡扯下去。

    为什么没有后文。

    写崩了。

    贾宝玉身上其实没有人性,而是神性,代表着皇权,很多场景之下女子代表着皇帝或大臣,这应该算是很明显的隐喻了。

    前面一直保持得很好。

    问题出在晴雯之死。

    曹忍不住想给贾宝玉写出一些人性。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作者自身的创作理念和深层情感的冲突。

    但他只写了芙蓉女儿诔——在前面几首诗词还空着的时候。

    他是真喜欢晴雯。

    这样。

    感谢一路看到这里的几位。

    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