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国士无双
繁体版

第51章 欲掩金盘(尽管来试!)

    国恨家仇加诸于女子之身,似乎,太过沉重了些。

    甄玠宁愿秦可卿永远是现今这般爱恨随心的女子。

    淫丧天香楼……是骂她,如祸乱后宫的赵飞燕那般,脏了贾府?

    曹公好幽默!

    杨玉环,该不该骂?

    站在吴国的立场,西施该不该骂?

    甄玠以为,其实她们就像王昭君一样,根本做不了什么,只能屈从于命运的安排,甚至于屈从得理所应当。

    不然,何以堵住悠悠众口?

    莫不是,但只牵涉其中,反正都要挨骂?

    当真好幽默!

    甄玠横了一条心,既然要她,便要护得她周全,便也不必管什么茜香国的助力了。

    眼下并非夸口,既知林如海有贾雨村相助便能成事,扬州盐课便已被我视为囊中之物,至于南境,凭尔遗明尽出英豪拿来试我!

    正此时,杨二鲜面色淡然地从后堂过来,目光扫过甄玠凶狠的眼神时,脚步竟是不受控般滞了一滞。

    “各位稍安,我已命人严加搜寻,想必天亮之前便会有个结果。”

    “杨老,在下今有一言,想说与三位前辈一听。”

    甄玠悠悠然起身施礼,平静说道。

    “讲来便是。”

    杨二鲜似猜出此事与他有关,脸上却无不悦之色,只是声音稍沉。

    属实,天下事哪有这般巧的撞上?三人偷偷潜入进来,盘子偏偏就丢了?只是随行二人始终等在此处,一时不好为难。

    甄玠心知他所思所想。

    但天亮之前,真就未必会有结果,梁氏兄弟早先便曾来过此处,而今已经得了手,想要抓他二人,却也难了。

    小两千亩的园子,找两个小童,又尚且不知所寻者便是两个小童,要多少人来?

    他这态度,不过是诈我罢了。

    由是一笑:“方才听三位前辈说过许多安排部署,小子受教,但有一节,这许多事情,可都是要人去做的,眼下小年节,倘若下面做事的朋友因此无关紧要之事耗费了精神,来日万一有那么个小小的差池,万千心血便也随之付诸东流了。”

    猛偏头慨叹一声:“唉!在下,实在是不忍心……不过杨老方才也曾说过,今日便将盘子给我带走,这……”

    “行了行了。”

    杨二鲜见状连连摆手,自是知他不曾上当,无奈道:“和你父一般惫懒样子……说罢,你欲如何?”

    “尤家两位姑娘,自从和生母走失,已有许多年不曾见过,我去他家中,但见屋瓦之上愁云惨淡,亲友皆是面无人色,当真是惨绝人寰之景……”

    甄玠语调悲悲戚戚,满脸泫然欲泣,一瞟左右两位老人,心说这节目不能我一个人演,“二位老丈,亦是膝下有女儿的……”

    该你们说话了。

    秦业为人原本老实厚道,立时接言劝杨二鲜道:“老朽厚颜,还请杨宿老考虑一二。”

    “这……”

    杨二鲜颇显犹疑,若是魏期行说话倒也罢了,其人虽是上了年纪,却本就有些着三不着两的性子,无需顾虑,而秦业却是难得开口,一时不好驳回,只得解释说道:“那两位姑娘的画像,已入圣目,想要接走倒也不难,换两个相同相貌的处子回来便是。”

    这本就是以退为进的话,难度自不待言,其间风险更大。

    魏期行向甄玠略一摇头,笑道:“既是姑娘家,总没有时常侍奉父母左右的道理,如今便让她二人回去见一眼亲娘,亦算尽孝。”

    孝字一出,便碾压了无数道理,也容不得杨二鲜肆意推脱。

    甄玠见状元郎复又陷入深思,立时开口:“当今天子圣明,假使圣上知晓此事,即便不说,亦会暗地里称赞杨宿老有成人孝名之美。”

    稍顿了片刻,再度补道:“玉燕金盘再次丢失之事,也有在下承担寻找之责,并其中多少棘手之难,皆会妥善处理,请杨宿老宽心。”

    杨二鲜垂眉半晌,忽收了沉肃的表情,呵呵笑道:“便算我,又输了你家一程。”

    “既然,此间事已了。”

    魏期行缓声招呼了秦业起身,“老朽再不打扰你二人叙旧……秦老,回府与我小酌一杯,可好?”

    “我与姑娘还有许多话说,哪个和你这……”

    秦业瞥了一眼甄玠,似还想给魏期行留些面子,于是不情愿地改口,“待等说了话,再去找你。”

    过来扶了魏期行慢步出门,留下屋中一片静谧气氛。

    自是要等长辈先行开口。

    甄玠琢磨着离去那两位老人的关系,要说年纪,魏期行应该比秦业年长了二三十岁不止,可他二人的关系却像是忘年交一般,极为融洽,莫不是……估摸着,大概是和那‘磨豆腐’的旧情有些关系。

    一时猜不透其中玄妙,便听杨二鲜道:“应诚兄嫂二人常在扬州,不很往金陵回去,又不想让你卷在风波之中,或许,从没和你提起我来。”

    “印象之中,未曾有过。”

    甄玠直言不讳,“许是年月久了,在下记忆模糊也未可知。”

    “你父,与我曾有救命之恩。”

    杨二鲜点了点头,似思绪陷入往昔,又不纠缠于往昔,“彼时年少冲动……或许,还比你此时也长了几岁,却没贤侄这般好定力,当可谓,少年英才。”

    “世叔谬赞。”

    甄玠谦声低头致谢。

    “那时节,一封奏疏险些要了自己的命去。”

    杨二鲜嗤声一笑,“白老板……如今也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幸而培养出魏王这样的帅才,才叫人,省了几分脑筋。”

    忠顺老亲王,白楽番,素来治军有方,赏罚分明,颇有其祖白启的风范,主理北境边关九处重镇近三十年,山海关从未进来过满清一人一骑。

    其人深受麾下将领爱戴,甚至于,十年前便完全有能力取怀安而代之。

    不知是自幼受了忠君爱国的思想影响甚深,没有这般野心,还是有高于龙椅的追求,只想收复满清践踏的汉人失地,他与怀安兄弟二人君臣相谐,从不曾闹过龃龉。

    至于‘白老板’一号,则是手下人私下里对他的称呼。

    或是名字念得白了,或是严防鞑子侵扰之功,又有敬佩其人赏罚尺度十分精准的赞许,再加上为人开朗平易的性子,便有了这样似贬实褒的绰号。

    甄玠点了点头。

    想起对面这人曾被白老板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