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些时候的故事
繁体版

第五章偶像崇拜

    想了很多,昨天晚上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写出这章来。

    就是关于崇拜与偶像这件事。

    我所认知的偶像,算起来是比较肤浅的,就是单纯的明星。

    不过我自己还是去百度查了一下偶像的基本含义(老百度百科了)。

    偶像是指为人所模仿的对象。用属加种差做分析,偶像为种,对象是属,为人所模仿是种差。偶像总共分为三类:第一种是指自然物,如,太阳,月亮等。

    第二类是人造物,如,明星。

    第三类是思想物,如,神仙,天使等。

    (不知道在这里用了百度百科的话,算不算侵权?)

    偶像分为三种,第一类中,把自然看作偶像的人我想是少之又少的,倒是不少文人骚客才会说自己信奉自然吧,至于这是真是假,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里不排除一些坚定的自然科学捍卫者对于自然的崇拜,他们的那种信仰一定是付出真心的。)

    至于第二种,就是我们当今所能看到的了,各种娱乐明星,漂亮的身材,帅气的脸蛋。

    再就是第三种,我们逢年过节祭拜的天地财神,可以说是迷信,也可以说是各自的传统文化,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传统文化。

    第一种,第三种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倒是第二种,普遍流行。

    明星,这个词如果深思细究,你会搞不明白该把它当做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产品。

    首先,我的感觉应该是,明星并不一定都是人,(这里就是字面意思,没有任何讽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去我们都会说唱歌,唱戏,演电影,演电视的,这些人都是明星,但是到后来,尤其是最近这几年,你会发现,一些动物也成了明星。

    最广为人知的比如说,熊猫。现今为止,很多我们人工饲养的熊猫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它们可能在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动物园供人观赏。

    还有一种,就是虚拟人物,一些动漫角色,开始有它们的手办,以及周边产品,比较出名的有洛天依等等。

    于是我个人又觉得可以把明星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人为基础的职业类,一种是以非人类存在的产品类。不得不说,这么终结感觉有点冷冰冰的。

    那么再继续深究下去,是不是这样的呢?

    明星真的算是职业吗?他们的性格,外形,整体人设,真的是他们原本的自己吗?

    还是,他们为了迎合整个市场而打造出来的类似于品牌形象之类的效果。而追逐他们的,为他们付出时间,付出金钱的人,又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什么?

    我前面就讲过,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完全依靠信仰和理想做下去,得到最起码的回报是应该的。

    如果我们从一个偶像,明星身上学到了他的拼搏,他的优秀品质,那样才算是有所得。如果仅仅是从他身上学到了如何把自己打扮的更帅气,如何把自己整的更漂亮,那我们是不是要思考一下这是不是自己太愚蠢了。

    贪图物质享受和贪图精神享受其实大应该是差不多的,两者都是单方面付出而没有回报,或者回报和付出永远不成正比。

    追星就是一种精神享受,它会让你亢奋,愉悦,沉迷,有的时候甚至会因此而失去理性判断,这也是为什么老是会有许多粉丝为了自己的爱豆会说出种种不可思议的言论,乃至做出许多奇葩的行为。

    追星,就是崇拜,我曾经也崇拜过许多的明星。

    但直到我看到了一位教授讲的一个故事,我才发现自己追逐的东西有多么肤浅。

    这位教授曾经在一位美军中校的陪伴下,参观了美国西点军校的纪念馆,在里面看见了上甘岭五九七点九高地和五三七点七高地,两个高地的模型摆在西点军校纪念馆内。

    那位美国中校向教授讲了一句话:“我们上课学过这个战例,我就知道你们山上两连守卫,我们七个营轮番进攻攻不下来。我不知道是为什么?

    我们问了教官,教官也参加我们小组讨论,我们讨论到最后也不明白,为什么七个营夺不下两个连的阵地。”

    那位教授说:“我们中国人凭什么立足世界,我们就有钱,人家就看得起我们了?人家七个营夺不下我们两个连的阵地,这才是我们的根本。

    这是两军的相识,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相识。

    过去,18811人十天之内攻陷北京,我们就赔款4亿5000万两白银,旧中国就是这么个局面。

    你看看新中国,完全不一样了!

    跨过鸭绿江展现的新中国意志完全不一样!

    上甘岭,指挥上甘岭的美国将军范弗里特,典型的火力制胜论者,多次以极大的弹药消耗量在美军内部创下纪录,被称为范弗里特弹药量。

    43天的上甘岭战役,范弗里特就在我军两个连队,三点七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航空炸弹五千多枚,阵地山头削低两米,坑道被打到五米至六米。

    我军就是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坚守不退,反复争夺,打出国威,打出军威。

    我们表面阵地全部丢失,最后部队在反斜面挖坑道,因为敌人的炮火打不到反斜面上来,敌人的炮火一下去,我们就上去把敌人再打退。

    但是这个反斜面坑道里就非常困难,坑道里给养进不去啊

    后来就发现,坑道里送给养最好的给养是什么?

    刚开始送些萝卜,吃萝卜不行,吃完萝卜烧心,很难受。

    后来发现最好的是苹果,苹果又解渴又解饿,当时15军军长秦基伟讲过一句话,上甘岭战役上特殊的战役他既是敌我双方的力量较量,又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观两种思想体系的较量。

    秦基伟把15军机动经费全部拿出来,在平壤采购了两万多个苹果,往坑道里送,更是立下军令状,谁能送进坑道一篓苹果,记二等功一次。

    一直到上甘岭战斗打完,一篓苹果都没进入坑道,送果员全部牺牲,美军火力封锁非常严。

    最后进入坑道,只有一个苹果。买了两万多个苹果,最后进坑道只有一个苹果,是一个弹药员滚进坑道之前,看到到处滚动着苹果,他随手抓着一个塞在怀里。一骨碌滚到坑道里去了,最后跟着这名弹药员进去的只有这一个苹果。他们指挥员、伤员传来传去。

    上甘岭电影里,那就是个真实的镜头。一人啃一小口,都不敢多啃。”

    这个故事给我很大的触动,我并不是说,我们非要追逐一些特定的人群,但我们要追逐的有力量有价值。

    就像你现在问我,我的偶像是哪些人,我一定不会如十几岁的时候一样,告诉你我喜欢那个演员,那位歌手。

    现在的我更多的是把那些为民族,为国家带来利益与安定的那群人当做偶像。

    更多的是把老子、孔子这些人当做偶像,其他的就当图一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