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08:从卖麻辣烫开始
繁体版

第五十章:思路

    这一段时间在张铭的店门口摆摊,李阳总结出了一个道理。

    摊子是需要养的。

    刚开始在张铭的店门口摆摊的时候,一晚上也就卖1000多串,现在涨了价,3毛钱一串。

    销量不降反涨,基本一晚上到了12点之前,都可以卖到2000串。

    赵坤鹏那边就更不用说,每天给他的量是3000串,他占着百货门口的位置每天都能卖完,成了每天盈利的大头。

    最近几天,李阳发现周围逐渐出现了一些摊位。

    稀稀拉拉的,每隔50米远有一个摊位。

    有卖小吃的,卖手机电池充电器、耳机、小音箱、内存卡、下载音乐以及正经和不正经的电影。

    但相对来说,并没有影响到李阳的生意。

    相反,卖东西的多了,一条街也热闹了,一热闹,人也就越聚越多。

    摆摊的时候,李阳抽空就让张铭帮他卖,然后他就用张铭的电脑和几位未来的大神白金作家聊着剧情。

    由于他对小说大纲剧情的了解,总能给他们提供到爽点和让人眼前一亮的设定和剧情。

    导致后面加他的作者也越来越多。

    时不时的,他又开始在网上匿名发布512的谣言。

    偶尔借助这个谣言,他和作家们解析这个话题。

    聊完后,作家们便开始在章节末尾与读者们互动探讨这个谣言的真实性。

    慢慢的,随着不断的传播和敏感的热议,话题逐渐在网络上发酵。

    大部分人都半信半疑,只有极少部分人开始揣测相信。

    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心里都期待着512这一天,到时候谣言是真是假,就能得到证实。

    地震局的也出来开始辟谣,但同时也开始特别关注了搵川地质的波动。

    韦甜甜倒是很听话,自那天聊完之后,她每天开始上晚自习了。

    中午没事的时候就给李阳打电话,晚上9点半,两人就开始视频聊天。

    现在她的宿友都知道了她有个卖麻辣烫的男朋友。

    几天下来,在韦甜甜不断的介绍下,李阳连她宿友的名字都不知不觉的给记了下来。

    韦甜甜的声音和她的名字一样,嗲嗲的很甜,闻声辨人,听她声音就让人觉得她是那种不会大声骂人的乖乖女。

    每天李阳接她电话的时候,嘴里总像是摸了蜂蜜似的,笑个不停。

    看的赵坤鹏一脸嫌弃,在一旁故作呕吐,有一次可能是装的太用力了,还真的就吐了出来。

    把他自己都给惊住了。

    这一天晚上。

    到了晚上11点50的时候,李阳发现,只卖了1400多串。

    他跟赵坤鹏打电话,赵坤鹏说,“我这也比昨天卖的少了些。”

    紧接着第二天,在晚上9点多的时候,李闯骑着外卖车过来找他。

    一到地方就开始说,这几天都快忙死他了,从早上10开始,忙到凌晨2点半才下班。

    宋铁山也把工资给他涨到了1000。

    他接下来就说。

    “李阳,宋叔也开始摆摊卖麻辣烫了。”

    “哦。”李阳轻描淡写的应了一声。

    这事他根本就不奇怪,因为王天旺前几天已经给他打过电话了,说宋铁山去他那里去做餐车了。

    这连续几天时间过去了,是该出摊了。

    “架子跟你的一模一样。”

    李阳不关心这个,对李闯问道:“他卖多少钱一串。”

    李闯竖着两根手指:“2毛。”

    李阳嘟囔了一句:“难怪。”

    随后李阳让李闯找了个桌子坐下,李闯说自己不能久留,一会就走。

    “马上就好,多待十几分钟,没事的。”

    李阳煮了一些麻辣烫给李闯端了过去。

    在李闯尝了一半的时候,他问:“味道怎么样?”

    “味道变了,比之前的好吃了。”

    李阳点了点头,又问:“那跟宋叔的比呢?”

    李闯又喝了一口汤,吧唧了会嘴:“你的味道要好一些。”

    李阳没再说话,盯着碗里的汤陷入了沉思。

    融金街和昆大街本就没离多远,李阳也不想跟宋铁山打价格战。

    毕竟成本在那。

    两毛钱一串,确实赚不到什么钱。

    好不容易提的价格,他可不想再把价格压下去。

    坐在外面沉吟了一会,李阳起身进了张铭的店里。

    “张铭,帮我做个广告贴纸,内容是买10串送1串,20串送3串,50串送10串,100串送30串。”

    一听到李阳要做广告贴纸的时候,张铭就将手放在了键盘上,听到内容后就已经开始在记了。

    对于内容,他大致清楚了李阳要干嘛,所以没有多问。

    对于背景,李阳选择的是红色,字体是黄色。

    这次他没要求加什么花里胡哨的图案,倒是省了不少时间。

    不一会,张铭就把打印好的广告贴纸给了李阳。

    李阳给了李闯一份,让他带给赵坤鹏。

    “跟他说,先别急着贴,等收了摊再贴。”

    促进消费,具体的详细事情,李阳打算等回去了再和赵坤鹏详谈。

    有没有效果,就看明天的了。

    张铭是个夜猫子,最近接了个展览活动的单子,对方的要求是独具一格,前所未有。

    对于客户的要求,张铭顿时有些卡头。

    在李阳没收摊的时候,他就跟李阳说了这个事。

    李阳收完摊,就坐在他的工作室里,两人聊着创意。

    李阳说话的时候,担心张铭听不懂,就开始找纸画图。

    平面、立体、亮化几类招牌,市面上大致都有,但创意都很低端,不够新颖。

    这是在李阳看来。

    最早的时候,上海滩电影里,香港电影里都是有的。

    但灯布,灯箱广告牌,炫彩重影立体效果,文字滚动,以及视频方式的招牌基本上没有。

    考虑到对方是展览活动,李阳从张铭口中问出对方活动的主题后。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幻灯片。

    张铭一听幻灯片,他瞬间就懂了:“投影的那种?”

    “对。”

    但张铭随后一想,发现制作幻灯片,自己执行起来十分困难。

    因为他不会制作!

    李阳在这点上也帮不上什么忙,他对幻灯片略懂,但要是让他去制作,无异于是一只蚂蚁搬家。

    “这个我可以找人做,可你刚才说的灯布,灯箱,炫彩重影,文字滚动,视频广告招牌,要怎么做啊。”张铭问道。

    “这个我也不会啊。”

    见张铭开始垂头丧气,李阳随后又道:“张铭,没掌握在手里的东西才更要去尝试,只有手里提前握着别人都没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市场。”

    李阳盯着张铭的眼睛,给他加油打气。

    实际上李阳也不懂怎么制作,他也没研究过,但想来也不难。

    提供思路,找专业人员制作就可以了。

    能不能成事就看张铭的了。

    “嗯,我明白了,回头我联系几个厂子问一下能不能制作。”

    “还是找你同学先问问吧,不行就去大学里找人,这玩意别看简单,还是需要一些技术的,弄成后,别忘了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