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百年
繁体版

第七十四章 明律

    无论如何。

    即使最后解学士因为自己口无遮拦的这种性格,酿成了最后的结局。

    但是可以这么说。

    无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无论他在后世口碑如何,他至少在制度上解决了当时百姓无法依法办事的困难。一举扫拖了神元帝国留下的余孽。

    在神元帝国。

    中原大地上的百姓苦不堪言。

    神元帝国虽有律法,但是对中原原民的歧视充斥在法律之中。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同罪异罚。

    如窃盗罪,犯人均处黥刺之刑,而北贼人则免。北贼人因争斗或醉后打死中原人,只是“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若是中原人犯同等罪,则立即处死,还要照付烧埋银。北贼人犯轻罪,可以不受拘捕,犯死罪也可以免除拷讯,“仍旧给饮食”,在监狱中享受特殊的优待。

    另外在元律中有些法律条文因为立法技术的粗陋,没有明确的刑罚规定,仅泛称“禁之”、“罪之”、“重罪之’等。

    这样也给了当地官员很大的操作空间。

    地方官员一句话,能决定具体刑罚的形式。

    更别提作为蛮荒存在,存在许多法外酷刑,如“剥皮”、“醢”等。在刑罚适用上,恢复了许多野蛮落后的肉刑。

    虽说大明律开创,对原有的《元律》进行了废止。

    但是一些《元律》余孽还在有的条纹之中存在。

    但是等到永乐版《大明律》刊发,全文浩浩荡荡,共三百七十八万字。

    不与元同。

    是它当时宣传的特色之一。

    这部律法至今都是大学堂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一个法律经典。

    他上承洪武《大明律》为基础。

    又继承发扬了皇宋时期对于户律和商律的重视。

    积极恢复了天唐盛世时律法与行政一一对应的成文规矩。

    下接如今的《大明会典》。

    可以称得上大明帝国法律人不可不学的经典著作。

    但是即使在今日,也不得不否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律法巨典却在某些地方遭到人指责。

    比如说对流民入籍的问题。

    在形式上是允许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是违背的。

    这样的矛盾在这一版《大明律》中还不少。

    至于是不是故意的。

    坊间对此也议论纷纷。

    大部分的人认为这是故意的。

    毕竟解学士幼年时候就被监天司的那位大司长称为大明帝国三大才子。

    据说当年永乐帝曾经让他整理前朝藏书。

    共计书籍三兆余本。

    一日,永乐大帝巡查此处,见解学士竟趴着呼呼大睡。

    让身边侍卫将其叫醒,抽查书籍内容。

    连抽十三本,解学士无一字错误。

    永乐帝赏其金元十五枚。

    第二天就让他去兵马司管马去了。

    这等人物,哪能犯这种错误。

    还有一些细心的人发现。

    除了流民的入籍有这种矛盾外,类似还有兵役的一些脱役证明。

    商户北解商物的一些火耗证明。

    等等。

    都存在着要么难以办理,要么自相矛盾的情况。

    这种情况与永乐大帝那朝,数次北伐,打到长城外三万兆里的丰功伟绩一结合。

    就让人感叹了。

    不说其他。

    回到流民这点。

    对于流民入籍有相应的规定。

    虽然严苛,但是总有操作的余地。

    但是更能让王安之利用的是另一点。

    《大明律》中对于圈养流民的严厉处罚。

    圈养流民在历朝历代都是被严厉禁止的。

    虽说,当仙汉时期,蒸汽飞机完成了上天的宏愿。一些大企业家的资产甚至能支撑一个军团数年的开销。

    等到天唐初年,商品贸易经济发展到了堪比王安之原来世界的那个程度。人头税和农业税也在天唐时期被废止,朝廷的大部分都是由商贸税以及自己下场经商赚的。

    但是即使如此。

    百姓也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财富。

    他们是商品经济重要的支撑物。

    也是社会分工的重要部分。

    举个例子。

    在大明帝国。

    AI,机器已经发达到了王安之前世都觉得骇人的一个程度。

    许多原本的就业机会早早被机器夺走。

    就如同厨师这一行业。

    南北十大名厨齐聚,做了一十八大各具特色的名菜,最后却在观众鉴赏中败给了量产型机器做的一道后世人戏称为“虫粪”的蛋白质固体胶。

    这也导致除了一些高端场所。

    很少有餐厅会所再请人类厨师来制作美食了。

    至于高端场所,更多的是用人类厨师这个噱头罢了。

    实际上即使在现在,百姓监督十分密集的时代里,依然很多次出现过名义上是说人类厨师,实际上还是由机器人来制作食物这样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人类大部分人在鉴定出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后,早早躲到了清虚天中,快快乐乐地度过了余生。

    即使洪武大帝在《大明律》中规定清虚天每人每日登陆时间不超过八小时。

    也有一些人宁愿选择浅睡眠八个小时,等醒来再去清虚天玩耍。

    然后躺在床上用光网熬过剩下的八个小时。

    因此,如何让躺下的百姓站起来,成为历朝历代都努力的办法。

    为什么做这一点,不是因为统治者舍不得清虚天的算力耗费。

    而是舍不得这么多的韭菜白白荒废了。

    北上的边关需要士卒。

    南洋诸国的企业需要本土的人充当基石。

    封印妖邪魔怪的深渊大泽需要镇魔部队的驻扎。

    灵马饲养需要人。

    术甲打造需要人。

    天外的世界还要人。。。

    等等等等。

    也就是那位解学士,戏称过,只有这中原大地上百姓的房子里不需要人。

    天唐时期用高额的报酬来招募百姓。

    在天唐时期,为了招募士兵永久驻扎边境军区。

    朝廷是下了血本。

    对于愿意去的百姓,只要达到标准,朝廷会赐予灵田,甚至可以携家前往边境。

    王安之在学堂时学到这一课的时候,还有点好奇,这和普通的军屯有什么区别。

    但是当教习展示当时的影像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又被前世经验干扰了。

    专业的收割机器人在灵田中收割。

    天空中有飞行器材在喷洒着灵药。

    要知道,任何一亩灵田都能产生一定量的灵米灵植。

    在这个修行的时代,灵米灵植与黑石一样,就是一个硬的不能再硬的货币。

    而人们也不需要像前世一样,需要下地耕作,专业的机器人都能完成专业的工作。

    灵田的主人就算是躺着也能每天直观的看到自己的收获。

    这也是天唐一实行募兵制度后。

    边境士卒立刻充盈的原因。

    这些士兵主要来自流民、原来边防兵员。

    募兵制有力地保证了天唐兵员的来源,极大的鼓舞了士卒的积极性。

    要知道,因为很多分来的灵田就是位于边境之上。

    只有边境安定了,他们的产出才能稳定。

    而边境扩大了,能增加更多的灵田。

    于是乎,良性循环,天唐的边境士卒们进取心比朝堂上的老爷们都大。

    而且,因为吸纳了大量流民,也消除了社会隐患。

    另外,由于募兵制是一个比较拔高的过程。

    选拔必然会让兵源的质量越来越高。

    根据现有的历史档案记载。

    即使是修行高度发展。

    现有中原人的平均修为比天唐人高出不少。

    但是天唐时期募兵制下,边境士卒的平均战力还是高出大明帝国不少的。

    也正是因为此,天朝军队总体数量减少,但是核心战斗部队趋于稳定,战斗力大幅度提高。

    只不过,有得必有失。

    随着募兵制的推行,相应的节度使制度也成熟起来。节度使是军区最高指挥官,甚至也是当地的行政长官,权力集中,长期驻守,虽然说目的是加强与士兵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战斗力。

    但是因为灵田的分配,以及士卒的俸禄都是在边境获得。

    所以节度使本质上掌握了边境的军权和财政权。

    也由此,军队慢慢脱离中央政府的控制,为后来发生的让盛世天唐由盛转衰的内乱埋下了火药桶。

    等到皇宋时期,天子一看这样不是办法。

    于是在募兵制的基础上把节度使制度废除。

    把军队训练权与指挥权分开来。

    这样一来。

    武将作乱的可能性放到了最低。

    但是军事战力也低了下来。

    再加上皇宋上国时期,天外技术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繁华程度达到了一种恐怖的程度。

    灵田十年的收入都比不上走一趟天外航路所赚的钱。

    于是越来越多高深修士选择从商。

    这也导致皇宋上国虽然经济高度发达。

    但是一直被外族按在地上打。

    然后等到神元帝国。

    他一看。

    前面几个朝代给钱也不好使。

    算了。

    我不给钱了。

    你们爹干啥,儿子就干啥。

    整个国家通过剥削底层来养护上层以及军队。

    别说,要不是最后底层过不下去了。

    至少军队和上层人士生活得还是很精彩的。

    这一点倒是在大明帝国有所继承了。

    这也要夸一下洪武大帝。

    可能是流民出身。

    比较节约。

    就觉得神元虽然哪里都不好,但是这一点不错。

    于是乎,大明帝国也学习了这方面他觉得先进的经验。

    大明帝国在开国时候,划分了天下户口。

    按照一定比例实行了世袭的户籍制度。

    把一些必须要百姓出力出活的工作按照一定的比例安排下去。

    就比如军户制度

    为了确保军队维持在一定的规模,大明帝国实行了一项军户制度。简略地说,军户制度就是从民户中选出一部分定为军户,要求每个军户必须保证任何时候始终提供一名士兵在军队服役。如果在服役的士兵病死、战死或出现其他意外状况,对应的军户必须再提供一个新的男丁补充。

    这名正在服役的军户士兵被称为正军。当然,军户既然尽到了提供士兵的义务,也会得到相应的福利措施,比如说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免除其他出人的役。

    与此类似的还有匠籍等等等。

    而另外没有入籍的人士虽然不用从事参军养马,但是每当国家发起征役的时候,他们就是被抽选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