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繁体版

第112回 制科延期

    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苏轼26岁。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刚过,为了专心致志备考,苏轼苏辙兄弟移居怀远驿。

    怀远驿,为京都四驿馆之一,位于丽景门河南岸。

    兄弟俩在怀远驿生活十分清苦,一日三餐就吃“三白饭”,即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

    石火光阴,一晃就是半年。

    这半年间,苏轼和苏辙各自作出《进策》二十五篇、《进论》二十五篇,集中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系统性地提出了自己的革新主张。然后将各自的五十篇策论请举荐人(苏轼的举荐人是欧阳修,苏辙的举荐人是杨畋)上奏朝廷,由两制官员(翰林学士为内制,中书舍人为外制,两者合称两制)进行第一轮的制科审读。

    这天夜里,怀远驿屋外刮起凄厉的西风,疏疏密密的雨点不断拍打着窗棂。

    苏辙正好读到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韦苏州集》,“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不禁触景生情。

    兄弟俩心灵相通,苏轼第一时间觉察到了苏辙情绪的变化,微笑着问:“怎么了弟弟?为何突然黯然神伤起来?”

    苏辙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垂头丧气地说:“哥哥,打我出生以来的这二十三年,咱们兄弟俩一直形影不离。就连哥哥当初去中岩书院求学,我也步履不离。”

    听到苏辙说起此事,苏轼会心一笑,苏辙这个小拖油瓶当年就已“尾大不掉”。

    苏辙无精打采地继续说道:“这半年来,虽然咱两挤在一间小屋里面苦读写作,但天天与哥哥为伴,我非但不觉得生活艰辛,反而乐在其中。”

    苏轼拍了拍苏辙的肩膀,给其无声的安慰。

    苏辙情绪有点蹦不住了,语气带着哭腔地说:“哥哥,咱兄弟俩马上就要步入仕途从此天各一方了,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这样的风雨之夜,可以轻松惬意地相知相伴?”

    苏轼亦是感慨不已,一把搂过苏辙的脖颈,给了苏辙一个大大的兄长拥抱,哭笑不得地说:“弟弟,你都二十三岁娶妻成家了,还哭鼻子呢?放心吧,只要咱兄弟俩将来不留恋仕途,争取尽早功成身退,到时一起衣锦还乡继续过那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岂不美哉?”

    “当真?”苏辙破涕为笑。

    “当真!”苏轼宠溺地揉了一把苏辙的脑袋,语气毋庸置疑。

    怀远驿的“夜雨对床”之约,是苏轼苏辙兄弟情深的标志,但人生诸事往往事与愿违。

    苏轼苏辙毫无意外地通过了两制官员的第一轮制科审读,顺利拿到了准考证。此次制科共有三十三人取得了考试资格。

    策论考评通过后,考生即将迎来八月初的制科考试第二步“秘阁六论”。

    眼见八月初的“秘阁六论”即将来临,意外突发,苏辙在七月底不巧染疾,且病情较重,极有可能无法按期应考。苏洵和苏轼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直转。苏辙自己更是急火攻心,病情愈发加重。

    苏洵和苏轼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欧阳府。

    苏轼心怀希冀地问道:“阿爹,老师今日传唤,说是与子由制科考试相关,不知老师是否有办法解决此事?”

    苏洵眉头紧锁,摇头说道:“通过别的办法解决此事难于登天,估计老师也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子由在开考之前病情能够好转。咱们也别胡乱猜测,面见老师就知所谓何事了。”话虽如此,但苏洵内心依然心存侥幸地抱有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

    欧阳府书房。

    苏洵父子二人推门而入时,见欧阳修和杨畋正在茶座旁谈笑风生地饮茶。父子二人原本沉入谷底的心如同死灰复燃一般,没来由地升起一丝希望。

    “明允,子瞻,来来,先品茗一番。”欧阳修笑着招呼父子二人落座。

    杨畋无奈笑道:“你啊,就别卖关子了。明允,子瞻,先说结果,官家同意将秘阁六论延期至子由病情痊愈后再举行了。”

    “啊!”苏洵父子二人同时惊骇出声,随即瞠目结舌地望向杨畋和欧阳修。仁宗皇帝为了苏辙个人的病情将制科考试延期,这太过匪夷所思。如果此话不是出自杨畋之口,估计父子二人立马就得撸起袖子上前干架,这不摆明了消遣人吗。

    欧阳修抚须快慰大笑:“哈哈,确实如此,武叔所言非虚。”

    苏洵父子二人由震惊转为狂喜,慌忙俯身一躬到底,迫不及待地说:“还请老师和杨大人解惑!”

    “还是我来说吧,此事多亏武叔和韩琦韩大人了。”欧阳修便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详尽无遗地说与苏洵父子二人。

    原来苏辙刚刚病倒之时,杨畋就已忧心忡忡,并积极思虑解决之法。富弼在今年三月由于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韩琦由次相升为主相。说服韩琦向仁宗皇帝进言,是解决此事的唯一办法。

    杨畋带着苏辙参加制科考试的五十篇策论,以及印成册子广为流传的《南行集》,特意拜会韩琦。

    韩琦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两朝顾命,在北宋中期的政治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与范仲淹率军抵御西夏,在军中颇负盛名,素有“韩范”并称之美誉;在政治改革方面,他积极支持庆历新政;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广施仁政;在朝廷为相之时,他勤劳王事、辅佐三朝。

    韩琦本人亦是少年得志的才子,二十岁即以科举榜眼开启仕途,在朝中一向敢于直言。通过这五十篇策论和《南行集》,胆识才情兼备的苏辙仿佛让韩琦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于是,韩琦向仁宗皇帝进言:“今岁召制科之士,惟苏轼、苏辙最有声望。今闻苏辙偶病未可试,如此兄弟中一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欲展限以俟。”

    制科是比科举等级更高的国家考试。仅仅因为其中一个考生生病,宰相居然向皇帝建议推迟举行,这只能发生在“不杀士大夫”的宋朝。更加令人震惊的是,宋仁宗竟然欣然同意,这也只能发生在宽柔仁善的仁宗朝。

    苏轼事后深思此事。仁宗皇帝乐于笑纳韩琦请求延考的建言,既给老臣面子,也给新人机会,更加坐实了自己为政宽仁的人设,可谓三全其美。果然,能够坐上坐稳这天地间第一把交椅之人,绝非易与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