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动庄洋
繁体版

第一章 留学生会

    在韩国的第一个春节慢慢临近,想家的情绪有一些蔓延,因为穷吧,再者来韩国也才半年,我是没打算回国,就想着在这边先过一个年。

    我得室友晓光有些想家了,他在担心并策划着怎么跟导师请假回国。

    中国留学生在大邱市有一个学生会,全体留学生,包括本科的小留学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大概一起有40多人。会长是一个博士,姓许,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也有一少部分的朝鲜族留学生单独自己玩,不太跟汉族留学生一起。

    韩国也过春节,不过放假的时间很短,只放三天假,不像中国这边这么重视春节。

    我们实验室里也有了一些变化,一个从印度来的博士后名字叫Rama,这人每天笑呵呵,住在博士楼,带着一个印度老婆一起,Rama每天早上来实验室比较晚,一般都在十点半,来了实验室都是从一大缸子咖啡开始,巨大的一杯咖啡,估计有700ML左右。

    Rama的英语熟练程度跟母语差不多,不过是浓重风味的印度英语。元音很短暂,ln也不太区分得了。习惯一段时间也就适应了Rama的风格,因为他不会韩国语也不想学韩国,到韩国来也就准备待一年多,主要是拿个博士后函另外赚点工资。实验室的其他几个韩国师兄弟都不爱说英语,跟Rama也不怎么聊天,所以我就成了Rama的好朋友,他每天都跟我聊一会,有点像英国人的习惯。

    来了韩国快半年了,孙教授开始给我正式的布置一个任务,是一个韩国的摩托尼克公司的一个传热分析项目。项目的甲方负责人在孙教授这边读一个在职学位,所以俩人的关系很微妙,彼此都用敬语沟通,属于比较少见的情况。

    课题的内容是一个冷热交换管,用来处理汽车尾气,一个外层水管走冷水,内管走汽车热尾气,达到一个冷热交换的目的。

    这个项目到我得手里已经三年了,超期了两年,因为我之前的两个师兄,也都尝试过用CFDACE软件来建模求解,不过建模过于复杂,俩师兄也都败下阵来,每天浑浑噩噩的糊弄,孙教授来检查一次,骂一次,骂一次,再拖几天,就这样拖了三年。这个项目已经卡到了极限的时间点,再不验收,教授也是尴尬的不行。

    我开始上手学习CFDACE软件,这个软件是美国一家公司开发的。因为我的宿舍没有电脑,我跟教授提出来想要一台旧电脑在寝室用,教授让校办的一个崔老师带我去了一趟学校的电子垃圾站,我从一堆垃圾里面攒了两台电脑,一个主板,一个显卡声卡网卡的拼凑出来。

    经过这俩电脑的拼装,我对电脑硬件也弄得门清,变成了攒硬件的小专家。各种系统安装驱动也都了然于胸。

    就从这堆破烂开始,我正式接手这个项目,快要毕业的四个字名字的师兄给我简单讲了一下软件大概这么用,怎么建设点线面,剩下的就靠自己领悟了,这个软件当时还是比较小众的,网上也查不到什么中文资料,我只能抱着厚厚的十本全英文资料,开始沉浸其中。

    我要把这个项目搞定,我心里默默的下定决定。因为三维空间想象力是我的拿手好戏,我在一张A3的图纸上开始绘制三维草图,把实验室的师兄弟都吓了一跳,没想到我会这两下子,我把三维透视关系琢磨的了然于胸。

    我用了大概不到两周的时间,我把CFDACE软件的前处理器ICEM就摸得很熟悉了。我开始按照我自己的考虑进行三维空间建模。为了完成计算需要三个关键过程,第一部就是要在三维数模空间里还原构建换热器的三维模型,这个过程繁琐复杂切消耗大量时间,需要精准的三维空间点线面建模,也涉及到很多的几何计算,这也是为啥我之前的师兄弟纷纷折戟的缘故所在。

    就在我紧张的筹备建模的时候,许会长有一天来找我和晓光,说是慈昂组织庆北大学的留学生搞一个联谊,具体的内容是在负一层的休息室搞一个茶话会,买一些小吃零食来,大家一起提前欢度春节。

    我们自然也没有意见,晓光老板批了假,他可以回家过年,这次活动并不冲突,许会长在休息室跟我们介绍了其他三个留学生同学的小头目,有大邱大学的一个朝族博士,清北大学的本科部联系人叫小天,说了一嘴散装的韩国语,不过特别能折腾。还有一个女生部的联络人叫吕老师,汉族的,韩国语好到让人崩溃,普通话大邱方言都拿捏到位,经常遇到跟韩国人解释几个来回都不相信她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