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动庄洋
繁体版

第一章 初到韩国

    2003年夏,我踏上了韩国的土地,韩国大邱广域市的庆北大学,大邱在韩国的东南角,挨着釜山,是韩国的第三大城市。庆北大学也是韩国的一名校,是排行前十的国立大学。

    因为韩国的工科生枯竭,导致韩国政府立项了一个21世纪大脑工程,从中国印度越南一些发展中国家大量公费引进留学生。我便是这样的一员。

    待遇方面有一些可怜,初到韩国每个月韩国政府提供40万韩元的奖学金,当时约合人民币3200元,不过每个实验室的情况不太一样,我还需要支付宿舍费和食堂费,还有实验室的开支,这样扣除掉所有的费用,我实际上每个月剩下不到16万韩元,大概1280元,生活上有点捉襟见肘,毕竟理发一次都要100多的消费水平,确实让我很是穷酸。

    虽然上课都是用英语来上课,教授也都是留学过得韩国教授或者是印度老师,但是生活免不了要用韩国语,晚上的时候我就参加了大学院安排的韩国语夜校。每天晚上7-8点有一个小时的韩国语课。

    前三个月实验室的工作很轻松,没有给我布置太多的任务,就还是可以从容的去上韩国语课,后来各种计算仿真报告的任务就多了起来,坚持上课就变得很困难,同去的十几个中国留学生还能坚持上韩国语课的也就剩下我自己了。

    在韩国一个多月的时候,新认识的几个中国师兄大家相互熟悉。其中一个叫张旭的博士,提议大家几个人凑钱买了剪刀和电推子,这样大家可以互相理发,就不用去花2万韩元理发了。我们很快落实了这个想法。在寝室里开始理发,因为我的父亲30多岁的时候干过几年理发师,我小时候耳濡目染的也学了不少,我就自告奋勇的给张旭和另一个兄弟理了发,从结果上看他们俩都很满意。

    不过我就没那么好运了,轮到给我理发,张旭有一些笨手笨脚,理完之后我从镜子里看有种知青的既视感,我有点接受不了。

    我就干脆让张旭把推子套上最短的1毫米卡尺,给我自己推了一个光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到还觉得比较满意。

    就这样晃着光头我在校园里游走了几天。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实验室的师兄看着我剪了光头也是欲言又止,不知所云,我也不在乎。

    有一天中午我在食堂吃过午饭,刚从出口出来。

    一个打扮的时髦的美女拦住我,开口就是中文问到。

    “你好,请问你是中国人么?”她笑呵呵的问。

    “啊,对,我是,怎么了?”我反问道。

    “你好,我叫柳青,是这边大二的本科学生,我有三个韩国女同学,他们说你长得很帅,很想认识你。”她说着笑得更厉害。

    “所以,你是?”我又问到。

    “是的,我是来搭个桥,不过我也顺便认识你一下。”她笑得更厉害了。

    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觉得她也不像要捉弄我的样子。

    “哦,那就认识一下呗,也没什么不好。”她得到我的认可就高高兴兴的拉着我跑到一边,在食堂侧面有一个乘凉的休息处,我跟着她走过来。这里的一个座位坐着三个女孩子,典型的韩国相貌,三个女生个子都不高,也就160下上,很均匀,其中两个面部扁平,长得无感,中间的那个让人略感舒适,长得还有几分姿色。

    “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来自中国在咱们学校读大学院的石洋,在国内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材生。”她虽然用韩国语介绍,不过也跟我复述了一边。

    “这三位姑娘是好闺蜜,他们都是大二学金融的,他们叫分别郑彩云、金尚花和崔智恩。”郭青认真的介绍着。

    我分别跟她们弯腰握手。

    我用韩国语问了你好,然后英文跟她们打招呼,因为我那时候韩国语刚学了个初级,别的还不太会说。

    他们三个有点过于紧张,我看三个女生涨红了脸,特别是彩云,脸红的像要熟了一样。他们三个竭尽全力的在用英语组织词汇,夹杂着韩国语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蹦了几个词语,我大概其知道了他们的意思。

    因为刚到韩国我还没有手机,我把宿舍电话和实验室的电话写给了他们他们三个也用一张纸条给我留下手机号码。

    就这样我认识了郭青,也认识了三个韩国小女生。

    分开的第二天郭青就邀请我一起吃饭,我喊上了宿舍同屋的晓光,我俩一个房间,还有刘老狗。